澳洲堅果栽培技術,掌握以下幾個關鍵因素,可產出優質堅果

農民李哈哈 發佈 2020-02-25T05:49:36+00:00

1澳洲堅果種植的基本氣候指標澳洲堅果在我國屬於新進農產品,從地理範圍來看,種植區多位於E98°10'48"~122°12'、N18°'~34°24',海拔在600m以下,一般集中在低山丘陵地帶,土壤pH值為4.5~5.5。澳洲堅果樹培育要求年平均氣溫16~23℃,花期平均溫度在1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對各個地區均有重要影響。近年來,由於國際化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外農產品在我國的銷售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間接增多了國外農產品在我國的栽培數量。澳洲堅果屬於經濟效益較高的一種農產品,但是因為品種、種植地區的不同,在種植方法、技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為了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本文簡要分析澳洲堅果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1 澳洲堅果種植的基本氣候指標

澳洲堅果在我國屬於新進農產品,從地理範圍來看,種植區多位於E98°10'48"~122°12'、N18°'~34°24',海拔在600m以下,一般集中在低山丘陵地帶,土壤pH值為4.5~5.5。澳洲堅果樹培育要求年平均氣溫16~23℃,花期平均溫度在10~20℃,最適宜的溫度為12~13℃,氣溫穩定在10C之後開始抽發春梢;年平均降雨量在800mm以上,年日照時間在1500~2200h,盛花期的日照時間應超過100h,盛花期的陰雨天數量應不超過13d,盛花期的相對濕度為75%~85%,無霜期在200d以上。

2 澳洲堅果栽培技術要點

近些年,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打響,廣西壯族自治區扶綏縣不斷提高對澳洲堅果種植產業的重視度。目前,扶綏縣澳洲堅果種植面積達1000hm2,年產值1.4億元,主要分布在昌平鄉,其中龍頭企業廣西扶綏夏果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完全實現了產業化、標準化種植,並在2013年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澳洲堅果標準化生產園」。因此,持續提升扶綏縣澳洲堅果栽培效益極為重要。

2.1 選地與整地

澳洲堅果屬於南亞熱帶樹種,根系呈盤狀,主根不發達,抗風能力較差。為了提高澳洲堅果的種植效益,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要保障種植地土層深(80cm以上,至少要超過40cm),土質疏鬆、肥沃、濕潤,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不少於1.5%,土壤的保、排水效果良好,地下水位在1m以下,土壤pH值為5.0~6.5,土壤以水稻土、沙壤土為主。應儘量避免種植在山頂沙粒含量高、不保水的沙性土和排水不良地塊

提升果園的利用率,在距離堅果樹100cm以外的空地上間、套種短期作物,控制種植成本。在種植之前保障澆水以及施加底肥的合理性,肥料成分應全面,儘可能包含氮、磷、鉀。而且在維持土壤含水量適宜時,需要預防溫度下降導致的爛種問題。種植時,挖坑要深,一般在50cm左右,挖坑時應將雜灌翻入土底,讓底土翻於土面,土層中間有隔層土地,挖地必須穿透隔層,可以先用小型挖機沿等高線開2m寬的步道,步道外高內低,每百米下降0.5m,步道長不超過100m。採用水泥或草皮建立泄水通道,保障澳洲堅果種植地的合理性,為澳洲堅果豐產提供支持。

2.2 保濕育苗

播種完成後,應及時開展除草工作,在種苗之前7~10d,利用內粉封閉性除草劑進行滅草,如每667㎡噴洒30L41%草甘膦除草劑水溶液。保障土壤濕潤,並保障除草劑形成薄膜,並確保除草效果。在苗長出兩三片葉後進行苗後除草,噴洒高度要均勻,保障高效率噴洒。澳洲堅果樹在幼苗期對水分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需要定時灌溉,每天的供水量為5~9mm。灌溉方式以機械性噴灌為主,噴洒農藥、施加化肥可以同時進行,夏季可以在夜間灌溉,以保證灌溉效果。在初秋時期需要採取抗旱措施,以保護幼苗,可以適當利用營養土保證土覆蓋率與防寒效果。

2.3 定植

定植一般是在雨季或者雨季之前,小雨天或陰天最佳。首先要回填細土,分層壓實。栽植深度以不埋葉或露根,且苗木的根系不觸及肥料,要做到苗正、根舒、里緊、表松。栽苗時應將多個無性系順序打亂或間隔栽植,以提高坐果率。

2.4 幼苗撫育

澳洲堅果幼苗撫育過程中,需要強化落實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濕工作,每年開展兩三次撫育處理,具體操作如下:首先,覆蓋樹盤,儘可能保證樹木生長效果,一般覆蓋樹木直徑應保持在100cm,其次,處理雜灌,儘可能減少雜灌對幼苗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後,採用塊、帶狀方式除草,除草頻率控制在每年兩三次,第1次在5月左右,第2次在8月。

2.5 整形修剪與補植

整形修剪是保障澳洲堅果樹健康生長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澳洲堅果質量品質的有效環節。做好枝葉修剪工作,可以保證澳洲堅果養分分布合理,保證澳洲堅果品質。為了使養分集中在主要枝幹上,需要及時修剪澳洲堅果樹,一般在成熟期、幼年期2個階段做好樹冠的控制,在接口位置以50cm為標準進行修剪,剔除多餘枝條,留下三四根生長較好的主枝,優化生長效果。在栽培過程中,還要觀察樹木的生長情況,及時修剪調整,規避大小年問題。在澳洲堅果樹補植方面,需要重視病株問題,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控制和補救。

2.6 施肥與除草

對澳洲堅果樹幼苗進行施肥,肥料以氮、磷、鉀肥為主,春季需要適當添加速效肥,用量為50~150g/株。冬季可以通過施加農家肥,提高澳洲堅果樹苗生長效率。成熟期的樹木,需要進行土壤深翻施肥,一般土壤深翻時間為春季,深翻深度控制在20~25cm,深翻過程中需要注重水土質量。另外,還要在深翻後做好墾復撫育,改善澳洲堅果樹土壤質量,提升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發生機率,提高生產質量。

2.7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危害農業種植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農業生產經濟的主要原因。澳洲堅果病蟲害的危害性比較高,控制病蟲害是栽培的基礎工作,也是決定最終栽培質量的重要環節。目前,病蟲害防治多採用農藥噴洒技術,但是長期使用農藥會影響澳洲堅果的品質,特別是農藥殘留物,所以要不斷探討和創新病蟲害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栽培效果。

首先,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品種,提高澳洲堅果樹病蟲害預防能力,以提升產量。同時,可以通過適當減少農藥用量的方法,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其次,做好預防工作,嚴格控制農藥使用量,並通過燈光、塗抹白石灰粉以及修剪枝葉等方法預防病蟲害,將病蟲害的影響降至最低。最後,採取針對性防治措施。蚜蟲一般發生在春、夏、秋季節,會為害嫩芽、嫩葉,導致澳洲堅果生長發育受阻,可以採用50%抗蚜威可濕粉劑3000~5000倍液防治。薊馬主要發生在6—11月,以幼蟲或成蟲為主,會吸取葉汁,預防措施是噴洒20%康福多2000~3000倍液。木蠹蛾一般發生在1—2月,幼蟲普遍集中在樹幹分叉位置,會隱匿在樹幹中,可以採用鐵絲刺殺坑道中的幼蟲或蛹,同時用黏土添堵坑道,促使幼蟲或蛹無法呼吸外出而死亡。同時,可以加入特丁磷兌水灌入其中來殺蟲。蛀果螟主要發生在5—7月,會導致幼果提前墜落,防治措施主要是採用殺滅菊脂2000倍液進行噴霧。

2.8 適時收穫

開花之後220d左右果實會成熟並落果,此時便可以採收,果皮會變成深褐色,果實堅硬。採收期一般為8月中旬到10月底,果實收穫後要在24h內取出外果皮,並攤開晾曬,晾曬時間不能超過2d。

3 結語

澳洲堅果栽培技術對我國農業的發展以及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應持續性改進與優化澳洲堅果栽培技術。在具體栽培過程中,為了提高種植效益,必須優化種植方式,改進各項栽培技術指標,滿足市場需求。同時,還要控制各種影響產量的因素,以不斷提升澳洲堅果種植效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