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千萬的明末大鼠疫是怎麼消失的?看明朝的應對之法

望古今 發佈 2020-02-04T02:29:00+00:00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次鼠疫,它起於崇禎六年,最初起源於山西,崇禎十四年傳至河北,同年傳入北京城,史書上對這次鼠疫的形容是:「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

自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直至崇禎時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總共存在了276年。

這個朝代的滅亡的原因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說是因為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也有說是因為李自成,在眾多嘈雜的聲音中有著這樣一股聲音,那就是「老鼠亡明」!

這裡的老鼠,指的就是明末崇禎年間發生在中國北方的大鼠疫,又稱明末華北鼠疫、京師大瘟疫、明末大鼠疫、疙瘩瘟!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次鼠疫,它起於崇禎六年,最初起源於山西,崇禎十四年傳至河北, 同年傳入北京城,史書上對這次鼠疫的形容是:「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餘萬。」整個北京城因此死亡了1/5的人口,隨著與李自成之間的戰爭,這場災難並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最終此次鼠疫造成的人口死亡更是超過了千萬。

那麼這場浩大的鼠疫最終是如何結束的呢?根據記載,是一個來自福建的名醫使用了」刺血法「,每日救助上萬人,最終在崇禎十六年的冬季結束李北京城這場令人聞之色變的浩劫!

說簡單點就是放血療法,這種方法是否有效,我們這些外行人就不做評判了!但是明末鼠疫最終被抑制了的確是事實,我們大中醫還是有很多地方是肯定的!

同樣對於近期冠狀病毒大家還是要抱著謹慎的態度,研究新藥物,預防傳染等各種事情都有專業的人在做,我們不添亂保護好自己就行!

生活在紅旗下,我們還是幸運的!加油,朋友們,加油武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