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過程中的幾條建議,房地產真有抄底一說嗎?

凌風商業手記 發佈 2020-02-24T15:22:34+00:00

現該,樓市很低迷,二手房成交量暴跌,陣陣寒意瀰漫了整個房地產界。可現實是,想要抄底的人,總是買不到房。

為什麼想抄底的人總是買不到房?

巴菲特有句名言:「當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現該,樓市很低迷,二手房成交量暴跌,陣陣寒意瀰漫了整個房地產界。

最近很多人問,調控政策仍在加碼,限購令升級,樓盤成交量不景氣,現在是不是買房的好時機?很多人的抄底心態又出現了:樓價不大跌,就不出手。可現實是,想要抄底的人,總是買不到房。

「抄底」一詞曾在股市中盛行,目前在樓市也是家喻戶曉。

抄底買房,似乎成了樓市奉行的一個宗旨。無論是開發商、專家還是媒體,天天把「抄底」二字掛在嘴邊。大家往往在樓市興旺的時候選擇追高;而當樓市下滑的時候,抄底便成了很多想快速致富的人夢寐以求的事。

但是當樓市真正處於整體下行的時候,大家都不太敢動,即使敢動,也是在稍有利好且樓市仍然沒有太明顯回暖的時候。


但是,買房這件事情上,真的有抄底一說嗎?

其實就當前樓市而言,抄底房價都更像是一種空中樓閣,臆想式的美好。

第一,房價沒有底,抄底更是一種噱頭;

第二,買房自住主要看經濟實力和需求,買房做短線投資風險極大;

第三,調控市場期的優質房源減少。

因此,對於普通買房者來說,不要抱有抄底的思維,這才會讓你的買房過程更順利。

為什麼說房價沒有底?

年年都說房價要漲,趕在房價上漲之前就是最佳抄底;一旦趕上房價要跌,此時買房肯定要虧,這就是常說的買房「買漲不買跌」。

在樓市遭遇「降價潮」的時候,全國各地樓市的成交量跌至谷底,買房者紛紛選擇觀望;然而等到來年房價上漲之時,買房者蜂擁而至,害怕自己搶不到好的房源。

可是如果在房價下跌之時買房,會不會比房價上漲之時更划算呢?

只有專注才有出路

可以說,樓市永遠沒有頂和底,也沒有哪個人知道未來會跌多少漲多少,只要你不貪婪,買房就不會存在買漲不買跌。

另外,現在房貸申請變得容易,首付也開始下調,進入房地產市場的門檻降低。也就是說,當門外的人都在等待著進去的時候,門口開啟的寬度越來越大,就看你進不進去了。

這時可能有人心裡嘀咕:「哎,房價以後是不是要下去了,是不是等等要抄下底了。」

一般有這種想法的不外乎兩種人:一種是急著想買房結婚或自己住的,另一種則是想趁著市場降到最低點等著反彈投資的。



大家都在想,但敢動的人卻並不多,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槍打出頭鳥。但觀望者也非常糾結,因為時機往往稍縱即逝。可以說,現在很多人在期待著樓市「第三春」,往往又不知道該何時下手。

為什麼不建議買房自住的人抄底買房呢?

事實上,買房並不是真的那麼難決定,不要說是專家,即使是對地產這個行業稍稍有點認識的人都會明白。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買這個房是用來幹什麼?

自己住的話根本不用說,錢夠了買就行,而如果是為了投資賺錢,就關乎你想賺多少。有些人很聰明,總想在房價最低點的時候再來抄,那總是不太現實的。即使你是股神,去買股票,你也很難抓到最低在哪一點。

巴菲特也是長線投資,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更不用過於計較賺多一點或賺少一點。前不久我在跟一個房地產開發商老總聊天的時候,發現他說的一句話比較有道理,「只要你不是太貪,現在買房肯定會有錢賺的,但貪了可能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所以對於自住的人來說,最關鍵的是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買房需求;而對短線投資者來說,抄底買房風險極大。因此不建議等樓市下降,抄底再下手。

雖然樓市成交量大跌,但房價卻沒有大跌,甚至還穩中微升了。即使從房價總體走勢來看,我們也會發現:幾個公認的「抄底年」,房價也沒有大跌。

之所以稱之為「抄底年」,是因為當年房價略微平緩,接下來的年份又有了明顯的漲勢。坐等抄底往往痛失良機,部分原因在於調控期市場的優質房源減少,買到合適房子的難度增加。



市場上的賣家更多的是「賣一買一」,也就是說先將現有房源出售,再換一套新的。但如果當前市場不好,價格達不到心理預期,賣家的惜售情緒會越來越濃,根本不會讓房子賣出「白菜價」。

無論賣家著急用錢還是不著急用錢,他們都可以通過持有的房產來獲得收益和資金。

總的來說,只要房價長期是往上走的,這個時候就可以直接買入。

其實對於買房者來說,最好的底是什麼?

最好的底就是自己能力夠得上,並且有買房意願。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個人能夠決策的部分,就是個人能夠改變的部分,而不要去關注個人無法改變的部分,而樓市的漲跌就是屬於個人無法把控的部分。

在樓市當中,如果你不去抄底,你的收益會比抄底人的收益要大得多。因為抄底的人總是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但在投資這個行業裡面,合適的時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時間夠長、期限夠長。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等樓市經常等一年、兩年、三年、四年,等到後面憋不住了才買,這又是何必呢?

房子是用來住的,抄底的心態往往讓買房者錯失良機。



致想買房的朋友幾條建議:

理性消費觀

樓價多年的走勢說明,房價大跳水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避開快速上漲期下手,基本等於「抄底」。自住的買房者要考慮價格,但不是一味等降價,理性和有規劃的消費是我們選房和買房的前提。

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支出等實際情況選擇自己可承受的價格,以確定適合自己的樓盤。

切記,房子能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就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額外負擔。一定要培養有梯度的消費觀。

買房首付款的積累

買房首付款的積累是我們購房的關鍵,我們可以先為自己定一個初步的目標,然後根據目標合理分配自己的收入,比如每個月都將工資的40%放入買房帳戶。

這樣不僅能限制自己,做到理性消費,還能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積累出一筆財富。

此外,大家也可先向父母借首付款,日後陸續返還,因為房價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不斷上漲,這樣做可以縮短積累時間和降低潛在的漲價成本。



買房範圍的篩選

買房時,一定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樓盤。

很多人的買房目標不現實,喜歡買戶型大、地段好的房子。事實上,面積小、首付少、總價低的樓盤更適合年輕人,比如市中心的二手小房子或是新開盤的小戶型。

通常二手小房子的優勢是交通便利、配套設施成熟、價格相對優惠;此外,由於年輕人的工作流動性相當大,關於交通的問題要考慮得多一些,應儘量選擇交通便利的地方,即使因工作變換而搬遷,出行還能依舊方便。

以平常心買房

心理學上有個有意思的實驗,實驗者通過隨機訪談,調查一些人對自己的看法,結果發現80%的人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很獨特。

其實這個結果恰恰說明了大多數人的想法是一致的,也就是說80%的人都認為自己跟別人不一樣,80%的人都覺得自己是特別的,80%的人都覺得自己是桀驁不馴的。

相比之下,出奇制勝的反倒是那些以為自己跟大多數一樣的人,他們認可自己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沒有心存妄念,做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這些人帶著一顆平常心去買房,從不想著投機取巧去抄底,他們反而比大多數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也早早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現在的房子和未來的房子

對我們而言,居住環境反映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因為家不僅僅是我們歇腳的地方,還是我們工作之餘的港灣。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地影響和便利了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的生活開啟無限可能。

而我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升的。以前買房者總會問:「未來房子還會漲價嗎?

」自貫徹新理念「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後,更多的問題換成了「未來的房子長什麼樣?」想要知道現在房子跟未來的房子有什麼差別,我們先去看看以前的房子跟現在的房子有什麼差別。

從「居者有其屋」到「居者優其屋」,中國房地產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第一代住宅

時間:20世紀90年代之前

類型:茅草房

特點:戶型簡單、功能未分區、幾乎沒有裝修

第二代住宅

時間:1992—2008年

類型:磚瓦房

特點:戶型多樣、功能分區、裝修風格多樣

第三代住宅

時間:2009—2019年

類型:電梯房

特點:戶型人性化、布局合理、裝修豪華

其實,第三代住宅就是我們現在大多數家庭的住房模式,又被稱為「鳥籠式」住房。因為我們的居住環境與自然環境分離,只能透過窗戶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因此第三代住宅並不能成為人們理想中的住宅。而未來的第四代住宅產品有哪些特點呢?

第四代住宅

時間:2019—未來

類型:人本生態型品質房

特點:小而精緻、更注重住房體驗、科技感、環保型住房

小而精緻

現在人們的審美普遍提高,房子的精裝修會越來越普及。

人們平時工作的快節奏與周末慵懶的生活狀態差異巨大,選擇小房更易打理;由於高房價,城市住房壓力大,小戶型更加經濟;現代家庭結構也較之從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以前的家庭結構中,常常是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可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會和年輕人住在一起。但現代人的居住理念發生了很大改變,中國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即使國家實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那最多也就是四口之家了。

另外,現在的父母不喜歡跟孩子一起住,孩子也不喜歡跟父母擠在一起;而且比起以前動不動就有三四個孩子的家庭,現在的居住環境自然是清靜得多。

另外,年輕人普遍有積極的消費觀,沒有太多存款購置大房,所以小戶型是極佳的選擇。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房子也會越蓋越高,買到小戶型的房子比較容易轉手或出租。所以未來的小戶型房子應該是一個大的趨勢。

更注重住房體驗

未來的房子面積小了,那空間利用就會成為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因此未來的家具更注重空間的多重疊加和實用性。隨著工業技術和結構學的發展,可摺疊以節省空間、方便使用的家具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可摺疊自行車、可摺疊餐桌和可摺疊座椅等。

我們在設計房子的時候,可以借鑑這些創意,這樣家裡不但看起來美觀,還更有個性。例如在家裡放一張摺疊床,需要用到的時候就放下來,不需要就推上去,這樣客廳能變房間,房間也能變成客廳,非常實用。

另外,我們能夠用到的房間高度大約在2米左右,可是現在的房屋高度一般是3米,也就是說,房子將近1/3的空間是被浪費的,未來的設計也會考慮到這一部分的使用。

如今,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他們大多眼界比較開闊,喜歡一些比較有個性的設計。

如今越來越流行一種房型,就是開放式廚房的房型,這種房型更受歡迎。因為這種開放式的房型會使得整個廚房看起來寬敞明亮,空間感也比較舒服,也不會顯得太過壓抑。這種開放式的廚房看起來還會更加個性、美觀,也更讓人容易接受。

買房,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甚至需要奮鬥終生,就為了在心儀的城市擁有一套心儀的房子。他們缺乏買房技巧,不懂買房的秘密,辛辛苦苦為了湊夠買房的錢而兢兢業業工作,一分一分省,一元一元攢。可年復一年日益暴漲的房價卻破碎了很多買房人的夢,讓他們活在焦慮和壓力中。

我一直認為買房的過程就像是開公司,有太多坑和陷阱,又有太多挑戰和磨難。我相信每一個懷揣買房夢的人,都可以夢想成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