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售房暫不靠譜,「線上租房」轉變為「線上租房交易」大有可為

勇談房產壹貳叄 發佈 2020-02-04T12:42:27+00:00

對於線上購房這件事從一開始我就感覺是「不靠譜」的,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合在線上進行交易的,尤其是房產這樣的大宗商品,需要經歷過很多複雜的手續。

大家好,我是勇談。對於線上購房這件事從一開始我就感覺是「不靠譜」的,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適合在線上進行交易的,尤其是房產這樣的大宗商品,需要經歷過很多複雜的手續。「線上看房,線下成交」是我對於未來房產銷售的趨勢判斷。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線上售房為何說不靠譜?起碼說如今的條件的不具備,是不靠譜的

開始之前大家可以回想下「為何電商能夠興起?」包括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台解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信用問題」。簡單來說大家願意把自己的購貨款先暫時放到這些平台上(假如是一個禮拜),然後大家得到的好處是購買方能夠更快、更便宜的拿到產品,出售方能夠擴大自己的銷售額,而且可以降低本身的營運成本(歸咎於物流的快速發展等)。簡單來說誰來充當這個「中間人」的角色很關鍵。幾點觀察:中介和售樓部的渠道競爭會不會成為倒逼房價下降的理由?

第一、房產銷售的最關鍵環節在房管部門和銀行手中,僅僅依靠開發商和購房者是很難完成交易的。不同於一般商品買賣,房產銷售是一個相對複雜的事情,從繳納首付款——簽訂購房合同——貸款——交付使用;這個環節的持續時間至少是2年起。誰能有這麼大的資金量來墊付?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如今我國所有房產的估值已經逼近我國GDP總量。

第二、哪怕是在理想狀態下,二手房也很難實現快速交易,就目前的操作方式來看。大家需要明白的一個事實是「哪怕是線上售房也繞不開房管局備案和銀行貸款這個流程」,簡單來說哪怕是線上把所有的文件、資料、資金都進行了交易最後還是需要線下進行操作的。根據數據顯示,如今二手房交易的平均時限在3個月左右,那麼問題就出來了「誰願意把幾十上百萬的資金在某個平台上免費使用幾個月」?

線上售房困難重重,線上租房(線上租房交易)就未必了,可操作性很強

線上銷售的本質還是「平台化」,如何搭建全國性平台是關鍵,目前來看傳統的網際網路房產平台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資金和技術方面都不夠)。就以目前市場上主流的58、安居客、房天下等平台來說,他們僅僅解決的是「把房源信息分享到網上這個問題」,從本質上來說這些並不能叫做「線上銷售」!!這點從這些平台的主要收益來源就可以看出來,這些平台多數的收益來源是:廣告費和管理服務費。那麼是不是說線上售房真的就實現不了呢?其實可以退一步從「線上租房」開始。幾點愚見:

第一、在房管部門和銀行等機構管控著房產銷售主要環節的背景下,租房市場操作空間卻要大得多。相比於房產銷售必須通過房管部門和銀行等機構來說,租房的手續就簡單的多,僅僅需要出租房與承租人之間的合同協議,線上支付租金,平台賺取服務費即可。目前來看已經有不少的區域租房平台開始在做了,但是距離真正的做大、做強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第二、58、安居客、房天下等全國性房產平台如何為租房客和房東打造良好的交易氛圍是關鍵。以如今的淘寶來說,基本上每一件商品從選購到最後下單都是可以進行有效溝通的。這些房產平台完全可以參考淘寶模式,吸引大量的房東進入平台直接與租房客進行對接,平台作為監管方監督雙方行為,在確認交易完成後,讓購買者給予評價。模式很簡單,關鍵是看如何整合這些資源。首先第一步「如何吸引大量的房東進入線上等?」。

目前線上售房僅僅停留在「把房子銷售信息放到網上」這個階段,透過「線上租房」到最終實現「線上售房」,未必沒有可能

我國目前的網際網路企業有點缺乏「挑戰性和狼性」,尤其是最早開始的一批網際網路企業,比如:58同城、網易、搜狐等,在企業達到一定程度後往往選擇了安逸,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方向。目前來看網際網路企業中真正還具備「狼性」的或許只有阿里系和頭條系了,阿里通過支付寶挑戰了傳統銀行被視為成功,頭條系通過今年購買《囧媽》版權挑戰了傳統影視播放行業;說句實話「網際網路企業就是要挑戰傳統,要不然就沒勁了」。

就像阿里透過螞蟻金服搞的支付寶後逼迫傳統銀行進行變革,最後阿里旗下的網商銀行獲得認可這就是典型的例子。你說阿里最開始是做什麼的?不過就是一個電商平台而已,最終涉足金融行業。那麼作為生活服務類的網際網路平台為何不能呢?打造線上租房生態,然後用海量的資金量和流量來挑戰傳統售房模式。

綜上,從目前來看線上售房僅僅是停留在「把房子銷售信息放到網上」這個階段,距離真正實現線上房產交易還有巨大距離。通過「線上租房」打造線上租房生態,進而利用海量資金量和流量來挑戰傳統售房模式或是出路。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