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拉開序幕,壞消息接踵而至,考研黨如何直面未來?

教育有故事 發佈 2021-09-18T10:09:11+00:00

時至9月,一年一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拉開序幕,官方正式對外發布了《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明確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9月24日至9月27日開始在網上預報名,10月5日至10月25日在網上正式開始報名。

時至9月,一年一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拉開序幕,官方正式對外發布了《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公告》,明確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9月24日至9月27日開始在網上預報名,10月5日至10月25日在網上正式開始報名。

這邊考研剛剛拉開序幕,對於考研黨來說,壞消息卻一個一個地的接踵而至,主要有下面這點:

第一,報考人數逐年增加

從最近幾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情況來看,考研的難度似乎逐年在加大,報考人數持續增加,從2016年的177萬人增至2021年的377萬人。而這兩年大學生就業壓力也在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本科生在畢業的時候都開始選擇了考研來躲避暫時的就業壓力。不出意外,2022年的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仍然有可能繼續保持一定數量的增加,有人大膽預測2022年可能會超過400萬。

而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高校研究生招生也在同步增長,8月份公布《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增加19萬人,增長超過20%。僅從絕對值來看,擴招的人數顯然趕不上報考人數的增加。

第二,保研率持續上升

其實在每年考研大幕拉開前,保研卻早一步提上了日程。要知道,對於很多重點大學的學生來說,保研是比考研更直接、更便捷的一種深造方式。從最近幾年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名校開始更加青睞保研的學生。從高校層面上來看,今年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985名校日前已宣布,2022年將進一步擴大推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

從地區層面上來看同樣如此,上海、安徽正式官宣,將進一步擴大研究生推免比例。譬如安徽省7月公布《推動結構優化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共同行動方案》,提出安徽省將適度擴大碩士生推免名額。上海市三部門8月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時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上海市將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

那麼,名校在接收研究生推免方面,已經到了什麼程度?下面列幾組數字,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據統計,清華大學2020年保研率達56.2%,北京大學為54.73%,均超過50%。武漢大學2017年接收推免生數量占比49.91%,2018年占比50.00%,2019年增加至52.85%,超過半數。可見,越來越多的985名校的保研率正朝著「破五」局面推進,從趨勢上來看,這個比例未來可能會更高。

一方面是985名校的保研率不斷的上升,如果你以為這是好事那可能就錯了,因為另一方面每年名校最後保研成功的學生,更多的是以本科出身名校的學生為主,也就是對於985大學這些名校來說,最後錄取的保研學生中,要麼是自己學校的本科生,要麼是同樣來自名校的畢業生。比如:中山大學2021年擬錄取推免生中,95.5%來自「雙一流」高校。北京大學2019年接收推免生中,本科來自「雙一流」高校的占比達94.8%。

985名校保研趨向「近親繁殖」,長此以往,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也只能望著保研這條路興嘆吧。因為對於普通高校的畢業生來說,每年保研的比例和名額是非常有限的,內部競爭就非常激烈。就算最後獲得了保研資格,還得出去跟其它學校的學生再競爭。截至目前,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一共366所。全國有3005所高等學校,87.82%的高校沒有推免資格。顯然,最後的結果,大部分的本科生是無緣保研的。而畢業生於類似985、211、「雙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的保研率卻在持續上升,不斷擠壓著考研大軍的名校夢空間。

因此,有的考研黨感嘆:當年高考沒考好,一路兵敗如山倒。

第三,不斷變革的研究生培養方式

最近這幾年,「直博、碩博連讀」這些字眼逐漸被大家熟悉,那麼什麼是直博?什麼是碩博連讀?

所謂直博,是優秀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開展長周期貫通培養,本著拔尖創新人才早發現、早培育機制,精準遴選科研「好苗子」。也就是說,很多優秀的學生在參加完高考,剛進入大學後就已經確定了將在這所大學一直從本科讀到博士畢業。而對於很多名校來說,一般來說,更加青睞自己學校培養的學生,一來比較熟悉,對他們的能力知根知底;二來培養起來更加有連貫性,本科到博士期間不需要中斷,少了適應期。這樣自然也會擠壓掉很多學生的考研機會。

同樣,碩博連讀是指從碩士開始,一直讀到博士畢業,一般培養年限需要5年以上。

除了直博、碩博連讀,目前很多高校在研究生培養方式上也在不斷的變化。2020年全國研究生擴招19萬人,就是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而很多985大學本來就是將更多的學術型碩士留給了保研生,不僅如此,在專碩招生中還是更傾向於招收保研學生。譬如西安交通大學2021年會計碩士就明確了全日制只招收保研學生,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同樣如此。

考研報考人數不斷增加、名校保研率逐年上升、高校研究生培養方式不斷變革,以及現在研究生就業也開始出現了很大壓力,此類種種,對於考研黨來說都不算是什麼好消息。考研黨,特別是普通高校的考研學生應該如何直面未來?這確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難道本科無緣985、211、「雙一流」這樣的名校,未來的求學路就註定要遭遇更多的坎坷嗎?

隨著就業市場競爭增大,以及越來越多的學生本身對知識和學歷的追求,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學生踏上考研這條路。考研會不會成為跟高考一樣競爭異常激烈的大考?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各自的想法和觀點。

更多有用的教育內容,歡迎點擊關注@教育有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