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和北周都是漢化國家,為何國運卻大不同?

我們愛歷史 發佈 2019-12-31T05:24:55+00:00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遠公元524年,北魏的戍邊六鎮玩了一把大起義,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六鎮軍變,或者叫六鎮之亂。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遠

公元524年,北魏的戍邊六鎮玩了一把大起義,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六鎮軍變,或者叫六鎮之亂。之後又過10年,龐大的北魏帝國分裂成了東魏、西魏,延續了148年的帝國,分崩離析。

對於這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國人對它的感情很複雜:它是一個嚴重漢化的帝國,它是一個存在了148年的王朝,但它畢竟是一個「胡人」政權。

而對於它的滅亡,更有學者稱,這最大的鍋,必須「漢化」來背。

一、什麼是漢化?

漢化要不要背鍋,首先得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漢化?

關於魏孝文帝遷都漢化的事兒,咱小學歷史課本就學過,而課本上關於他漢化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改漢姓、穿漢服、用漢制、說漢話,以及胡漢通婚。

這看起來,不就是「移風易俗」嘛。但其實——這都很表面。

真正的漢化很硬核:

首先,是政治制度。所謂政治制度,就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上層建築。中原文明,之所以能在北方民族強大的武力壓制下,始終屹立不倒,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政治優勢。

因為「活久見」嘛,在漫長的文明發展史上,各條路都試過了,艷艷鮮血和烈烈長煙,最後總結出了東亞區域最先進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制。只有這套制度體系,才是最適合時代發展的。

咱換句話說:

咱遊牧部落兄弟選老大就比較耿直了,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強者為尊!上任老大的後代如果不夠霸氣,抱歉,你的屁股就得挪位置,不服就干。兄弟相殘、主僕易位的狗血事件,那比中原王朝多了去了。比如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燾、敬壽帝拓跋余,就都是不得善終。爭來斗去,這國家也就差不多要玩完了。這也是「胡人無百年國運」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中原這邊選皇帝,那是有規章制度的,必須符合流程、禮法,皇帝才是皇帝,老大才是老大。相比較而言,中原王朝皇位繼承方面,那是非常平穩。反之,像李世民,通過弒兄殺弟得位,即便功業無雙,也是被後人不斷詬病。

所以,施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改革,絕對延長國祚的大手筆。

二、其次,我們來說活經濟習慣。

北方兄弟的經濟習慣,咱都知道,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這種生活習慣決定了其生產組織方式。牛啊、羊啊,找幾個放牧的就行,多出來的人口乾啥用——自然都是伺候大爺的奴隸啊!

可北魏皇帝從內蒙古一路遷都平城(大同),又遷都洛陽,那是擺明了要當中原皇帝,堅決告別苦寒高原的!甚至於連死人,都要就地安葬,還回什麼草原!

既然如此,那就得告別當年北方草原的經濟習慣,拿起鐮刀種莊稼,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最後,自然是文化方面的改變。這其實是最沒爭議的,鮮卑兄弟畢竟開化的晚,到魏晉時期,都還只有語言,沒有文字,這種連文字都木有的文明有啥好自豪的?

《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謂軻比能時,「部落近塞,自袁紹據河北,中國人多亡叛歸之,教作兵器鎧,頗學文字」。

也就是說,自打與中原文明接觸,鮮卑人就已經在學中原文化了。

而魏孝文帝,也不過是更進一步,把家鄉老土話放棄調,全部改說「官方普通話」!

其實用腳趾頭想也知道:放著千年歷史的文明不利用,卻非要守著自己連文字都木有的破文明,有什麼意義?

至於什麼漢禮、儒學、通婚、改姓,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接受中原文明文化遺產,融入中原文明,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總的說來,想要長治久安,漢化是鮮卑人入主中原的必然選擇,無論慕容鮮卑還是拓跋鮮卑——都一樣。

後來,陳慶之北伐進入洛陽之後,驚訝的發現:漢家的禮法、典制、衣冠,與自詡華夏正統的東晉相比,毫不遜色。(始知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禮儀富盛,人物殷富)

事實上,一旦民族通婚和文化認同二者同時滿足,無論是什麼民族,最終都會與腳下的這片土地融為一體,成為新的漢人。

三、魏孝文帝的敗筆

但是,我們知道,魏孝文帝的改革,難稱完美。有人說,也正是他的改革,埋下了北魏覆滅的種子。

這其實,源於北魏全盤繼承了魏晉時代的士族政治,這種體制之下,選拔人才——看出身。世家大族永遠是世家大族,而寒門子弟想跨階層實現飛躍,那是難比登天!但這種制度,前代的魏晉已經用生命終結來說明——它不行。

因為,絕對的權力,誕生絕對的腐敗。

魏孝文帝盲目照搬門閥大族制的結果,就是傳統士族的權力愈發膨脹,最後門閥大族和一些鮮卑貴族掌控了北魏帝國,而很多低層鮮卑人甚至一些老貴族,則被邊緣化。

這些邊緣化的老油條後來組成了一個反政府組織「北方六鎮」,而這成了北魏分崩離析的第一推手。

四、徹底鮮卑化行嗎?

那麼,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徹底讓漢人鮮卑化,又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嘿,這個根本不用假設。北齊老高家,就是一把「開倒車」的老司機。

老高家,就出身於曾經造反的鮮卑六鎮。而且老高家的人,由於久居邊塞,長期和鮮卑人混在一起,他們成了鮮卑化非常徹底的漢人。

舉個例子:北齊繼承的是從北魏分出來的東魏,此時距離北魏漢化已經一百多年了,大部分鮮卑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祖上姓啥了,平時也早就講漢話了。可是老高家的高歡,就覺得鮮卑人才是上等種族,強烈鄙視漢人。甚至於他掌權之後,要求朝臣使用鮮卑語交流(除了老高家的異類——高昂)。

在政治制度層面,「鮮卑化」的高歡,嚴重依賴北方六鎮,實行的則是軍事強人統治。漢家的禮法、制度,也被老高家廢除的七七八八,老高家殺人從來都是只憑喜好,不問理由,老高家的臣子們,每上一次朝堂,都要戰戰兢兢好半天,真不知道哪天就要腦袋搬家。

這歷史倒車開的吧,甚至連老高家自己都沒法平安駕駛:高歡的兒子輩互相殺成一鍋粥,孫子輩又殺成一鍋粥。

本來從東魏那裡繼承來的產業也不小,可是自打強行鮮卑化之後,老高家在自廢武功方面,簡直就是不遺餘力,最終被北周成功反殺。

五、持續漢化的北周

相比之下,與北齊長期對峙的北周,則正好走了另一條路——持續漢化。

北周繼承的是西魏,可無論是西魏還是北周,他們走的是另一條路——繼續漢化。

西魏掌門人宇文泰,也是出身北方六鎮,但他與高歡正好相反——他是嚴重漢化的鮮卑人。

宇文泰與高歡,之所以有這樣的截然分野,在於宇文泰起家的時候,實力不如高歡,想爭天下,那就得團結力量,而宇文泰正是在這過程中,嘗到了關隴大族的甜頭。他不但重用漢人、漢制,甚至於還在魏孝文帝的基礎上,玩「深化改革」。

比如關隴大族出身的蘇綽提出:一清心、二敦教化、三盡地利、四擢賢良、五恤獄訟、六均賦役的「六條詔書」,宇文泰就欣然接受。尤其其中擢賢良一條,分明是在向曹操的寒門政治靠攏。此外,宇文泰和他兒子宇文邕還徹底廢除了「奴隸制」:以前西魏打仗虜掠的人口都是個人財產,但在北周這裡,則統統釋放為平民。

這樣的政體,與東方宿敵北齊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別。

也正因為此,北周相比北齊,才有了後發優勢,最終反殺北齊。

結語

總體來說,北魏的漢化其實是順應潮流的大勢所趨。事實上,如果沒有北魏的持續漢化,而任由北魏朝堂的混亂模式發展,北魏的國祚恐怕會更短。

歷史總有很多偶然,「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很改革者並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而往往就是這些疏忽,可能會最終帶來覆亡。但歷史的滾滾車輪,始終不停,即便曾有波折與意外,但最終的指向,仍將是潮流涌動的方向。

參考文獻:《南北朝,為什麼最後統一中國的是鮮卑化的漢人》,程應鏐《南北朝史話》、韋琦輝.《北魏漢化與反漢化》,段銳超,段元秀《北齊亡國的內因剖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