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農業發展大國,為何糧食安全不如日本?

白鹿原上寧采臣 發佈 2020-02-05T02:22:49+00:00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我國的糧食生產並沒有完全實現自給自足,相反,中國每年都要大量進口外國糧。

雖然我國大力發展農業。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是我國的糧食生產並沒有完全實現自給自足,相反,中國每年都要大量進口外國糧。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上億噸糧食,光是大豆就占了很大一部分,近兩年來,我國每年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數量都維持在9000萬噸左右。之所以要從國外進口這麼多糧食,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的耕地面積不足,雖然我國設立了18億畝的耕地紅線,但是人多地少的局面相當明顯。如果傳統大豆的單產量按一畝地300斤來算的話,我國至少需要6.3億畝的土地來種植大豆,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一點對中國來說並不現實。

在人多地少的局面十分明顯的情況下,國內糧食產量不足,就必然需要進口糧食,不過一旦過度依賴進口,我國的糧食安全又會不可避免的受到威脅。在保證現有的飲食水平不受明顯影響的情況下,中國該如何擺脫對進口量的依賴呢?關於這個問題,日本這個國家倒是給出了答案。在2018年全球糧食安全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46位,日本排名18位,明明日本的人均耕地面積更少,為何糧食安全指數更高呢?

一方面,因為土地面積不多,所以日本對土地利用率很高,在長達四十年的土地改良計劃中,每一塊耕地都進行了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為了高效利用農業土地,日本近年來一直在大力發展農業技術,從很早的時候開始,日本就成立了完善的農業科研機構,在指導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在全國各地推行小型的農業機械,農業技術的進步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

另一方面,考慮到國內可利用的耕地面積不多,日本還在海外瘋狂囤田,光是近十年來,日本就有好幾次囤田的行動,2013年,日本企業以租賃的方式與巴西簽訂投資合約,將22000公頃的農田用於糧食生產。2014年,日本又與安哥拉簽訂合約,將75000公頃的農田用於糧食生產。根據數據統計,日本在外國的囤田面積已經達到了1200萬公頃,差不多是國內農田面積的3倍,通過海外囤地的方式,極大的提高了進口糧食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糧食貿易方面,日本也經常採用併購的手段,參與到各大糧商的經營中,這些做法都為日本換來了更高的糧食安全係數。

與日本相比,中國雖然同樣面臨著人多地少的局面,但是對土地的利用程度還遠遠不夠,甚至存在農村土地被拋荒的現象,另外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東北人開始到俄羅斯遠東地區承包土地種大豆,但是這種囤地和投資的規模都和日本有很大差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