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神秘數據來了,揭示防守端壓迫感最強之人,巴特勒第7保羅第5

明尼蘇達森林狼老球迷 發佈 2020-01-29T07:52:02+00:00

NBA官網有一項很不起眼的數據叫做Deflection,大致可以翻譯成「破壞球權」,官網推特上給出的定義是這麼說的:防守的球員在對方非投籃出手的情況下觸碰球的次數。

NBA官網有一項很不起眼的數據叫做Deflection,大致可以翻譯成「破壞球權」,官網推特上給出的定義是這麼說的:防守的球員在對方非投籃出手的情況下觸碰球的次數。(The number of times a defensive player or team gets his hand on the ball on a non-shot attempt)

我們大概分析一下官網所描述的這個場景,有以下幾種情況。首先是對方傳球時(活球或死球)防守球員試圖搶斷,雖碰到球但沒有成功搶斷,或幫助隊友搶斷。第二就是對方在持球時,防守球員將球打掉,未直接搶斷但幫助隊友取得球權。第三種情況是對方運球,防守球員將球打掉,直接製造或者未製造對方失誤。而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官網的定義,即便這個回合沒有造成球權轉換,只是碰到了球,也算一次成功的Deflection。

一句話概括,Deflection也就是破壞球權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直觀看到一名球員對於持球人的壓迫,或者對對手傳球路線的威脅干擾能力。與傳統的搶斷數不同,破壞球權數據可以衡量一名防守者的真正威脅,而搶斷數據則包含了一些比較冒險的搶斷,以及隊友將球破壞掉後輕鬆撿到球的情況。

本賽季截至目前,公牛後衛克里斯-鄧恩以總共186次破壞球權高居聯盟榜首,遙遙領先其他球員。更值得注意的是,鄧恩場均出場時間僅25.6分鐘,他的數據若折算成每36分鐘則為5.3次,仍然是聯盟第一,而且領先第二名的優勢會更大。鄧恩確實是一位打球很拼的球員,外線投射是他目前最大的短板,也是制約公牛繼續進步的最大問題。

另外,活塞中鋒德拉蒙德是破壞球權次數前十的球員中唯一一名內線球員,共173次高居第二,每36分鐘破壞球權4.2次,排在聯盟第7(與兩名球員並列)。德拉蒙德和曾經的戴維斯一樣,都是數據非常好看但球隊戰績不僅如人意的球員,也被人視作「刷子」。看起來,只有換隊能夠拯救他的職業生涯了。

鵜鶘後衛霍樂迪以170次破壞球權排在第三,他每36分鐘破壞球權是聯盟第6位(4.5次)。雖然打法有點粘球,但是霍樂迪的防守實在是沒必要質疑。鵜鶘目前有球哥這個梳理進攻更好的後衛,霍樂迪或許不在球隊的長期計劃中,不過如果能去到一支季後賽球隊(比如熱火、步行者、魔術),霍樂迪絕對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舞台。

這份榜單上我們還看到了76人的本-西蒙斯、雷霆的克里斯-保羅、森林狼的考文頓和熱火的吉米-巴特勒。這些比較有名的防守悍將出現在上面,看到他們幾個出現大家應該也是絲毫不意外。尤其是保羅和巴特勒,這兩位老將的求勝欲給球隊氣質帶來的轉變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另外范弗利特、烏布雷和沃倫這三位人氣稍差的球員,實際上本賽季在防守端也有著非常努力的表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