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鼠遊戲》:從三點分析弗蘭克如何成為FBI歷史最年輕的詐騙犯

lsy方舟 發佈 2020-02-12T11:32:20+00:00

電影《貓鼠遊戲》是由斯蒂文·史匹柏導演根據現實故事的主人公弗蘭克·W·阿巴內爾寫的自傳體小說《有種來抓我:最非凡騙子的真實傳奇故事》改編而成,正是因為當時此書一舉成為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被專門獵奇的好萊塢片商買走了電影改編拍攝權,才有了這部電影。

電影《貓鼠遊戲》是由斯蒂文·史匹柏導演根據現實故事的主人公弗蘭克·W·阿巴內爾寫的自傳體小說《有種來抓我:最非凡騙子的真實傳奇故事》改編而成,正是因為當時此書一舉成為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被專門獵奇的好萊塢片商買走了電影改編拍攝權,才有了這部電影。

該片講述了少年罪犯弗蘭克16歲因父母離異而離家出走,在21歲之前冒充泛美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免費乘坐飛機好幾公里,不僅如此,他還製造假支票,詐騙了310萬美金,任由自己在旅途中揮霍,而且他為了掩人耳目,他也不斷變化自己的身份,時而是飛行員,時而是醫生,時而又成為了律師......後來FBI探員卡爾為了抓住他,從而與他開展了一場貓抓老鼠的較量故事。

這部電影正面向我們說明了一個離異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會有多大,但是弗蘭克成為FBI歷史上最年輕的通緝犯除了家庭影響之外,他的高顏值以及高敏感性格更是促成了他成功騙人的因素,今天我們就從弗蘭克的家庭、樣貌、性格入手,來剖析他的詐騙成長之路。


第一層原因:父親做的「榜樣」,弗蘭克有了模仿的行為

在電影中,弗蘭克的詐騙手法:給女人送項鍊、發射迷人的微笑,其實都是向自己的父親學來的。在弗蘭克一家即將要破產的時候,他的父親帶他去一家西裝店,用迷人的微笑以及贈送項鍊讓本來不答應租借西裝的老闆娘淪陷,也是他的父親對弗蘭克說明了支票的重要性,所以當弗蘭克因為父母離異而離家出走,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想起自己崇拜的父親是如何用這種手段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因此模仿他,開始了自己的詐騙之路。

為什麼弗蘭克會去模仿父親的行為呢?

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家賈科莫·里佐拉蒂的實驗小組解答了這個問題,他們通過對猴子模仿行為的觀察,發現了猴子腦中存在一種能夠模仿他人行為的神經元細胞,被稱之為「鏡像神經元細胞」。隨後研究證明了人腦中也有相同的細胞,而這種細胞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模仿其看到的行為。

正是這種細胞的存在,讓弗蘭克把父親的行為深刻地記在了自己的腦海里,並模仿父親的行為去欺騙他人。

孔子的徒弟,曾子說過: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同樣也是孩子模仿學習的第一對象,加之朝夕相處,自然而然孩子們都會學習父母的行為舉止。在電視劇《都挺好》裡面,蘇明玉就被蘇大強說過:你和你媽是一個德行!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和父母會有多像,但正是因為我們是父母養大的,或多或少都隨了他們的模樣、舉止。


所以,沒有孩子會變壞,只是環境在讓孩子變壞

第二層原因:弗蘭克的高敏感性格為他的詐騙之路做好了鋪墊

弗蘭克能夠成為一個詐騙大師,還久久未被FBI抓到,除了他高明的手段之外,更多的也是他的高敏感性格使然。

在電影細節處我們可以看到,當弗蘭克看到一群空姐和飛行員走在大街上受到他人敬仰的時候,他明白了一個人的高等身份足以讓他人信任自己,所以他裝成了學生利用採訪套取飛行員的信息,把自己扮成了一位飛行員;當他知道自己飛行員的身份即將暴露的時候,他看到了憧憬愛情的護士布倫達,讓她向自己透露醫院的信息,好為自己的下一個醫生身份做準備;也正是因為和布倫達親密接觸之後,弗蘭克知道這個女孩的身世,更是為了自己的下一步做好了準備,也是在即將被抓的時候,他搖身變成布倫達的未婚夫,改了自己的學歷,成為了他岳父事務所里的一名律師,弗蘭克能每次都躲過卡爾的追捕,其實並不是機緣巧合,而是弗蘭克善於觀察,能從細小的地方看出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在哪裡。

這些觀察都離不開他的高敏感性格,因為高敏感人群對於外在的周圍環境有很強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對細節的感知力強,總是可以察覺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細節,能夠迅速發現一些場合的異樣,並能迅速調節好自己的狀態來適應環境。

其實弗蘭克的高敏感性格更是可以從一個經典片段能夠看出。當弗蘭克第一次與卡爾見面的時候,卡爾拿著槍在房間裡尋找弗蘭克的蹤跡,而弗蘭克恰好躲在衛生間裡聽到了外面的響動,立即反應過來,明白有人找到了他,於是在腦海里想好一套說辭,謊稱自己是情報局的追查員艾倫,與卡爾一樣也是在追查詐騙犯的下落,並用自己的口才說服卡爾相信,讓自己逃脫卡爾的追捕繼續逍遙法外。

荷蘭大腦認知及行為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 Judith Homberg 在綜合大量研究文獻之後總結出:具有高敏感型人格特質的人,往往具有敏感度遠遠高於常人的信息處理機制、高度活躍的情緒處理系統、以及對環境變化的高感知力和高識別力,他們因此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表現更為出色。

所以正是弗蘭克用自己的高敏感性格感知到身邊的危險,迅速調節好自身的情緒,掩藏好慌張,面對卡爾的時候面不改色,淡定的恍如一點事情都沒有的樣子,要不然卡爾也不會輕易相信他的話,並讓他從自己的手下逃掉,為之後抓捕他費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警力。


第三層原因:弗蘭克在「暈輪效應」下,用高顏值迷惑被騙者

騙人是一門技術活,除了高超的詐騙手法和細心的善於觀察,弗蘭克還有一個致命的誘惑點,那就是他迷人的外表。

在電影裡面,弗蘭克總是挑一些年輕女性下手,當時的他正值17歲,外表陽光,身段迷人,臉上的笑容更是有蠱惑人心的魅力,再加上他的詐騙手法---贈送美麗的項鍊,抹了蜜一樣的小嘴,很難有女性會拒絕這麼一個有錢又有魅力的帥哥,於是她們會迅速地沉淪在弗蘭克的溫柔鄉中無法自拔。

其中第一名受騙女性是名空姐,為他提供了飛機上的便利服務,第二個女性是銀行工作人員,為他提供支票信息,補習了支票知識,為他做假支票技術提供了進一步的成功,第三個是名性工作服務者,被弗蘭克的假支票迷惑,反倒支付了400美元給了弗蘭克,好不可憐,而最後一個就是小護士布倫達,為弗蘭克提供了假身份的渠道,讓弗蘭克順利逃脫FBI搜查官卡爾的追捕。


這些女性怎麼就願意如此死心塌地的幫助弗蘭克呢?原因就在於弗蘭克的高顏值,讓她們進入了「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其實就是認知錯誤的一種。它通常都與第一印象有關。比如外在的吸引力:我們在看見長得好看的人時,也會情不自禁的認為對方有其他優秀的品質,例如溫柔,有才華之類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第一印象很重要。一旦你對某個人形成一種好的整體印象,那麼你對這個人的認知都很有可能會趨向於正面的評價。這種情況通常是無意識的,你並非故意去忽略別人不好的地方,或者故意去過度美化他人。

再加上男人們都是天生的謊話家。心理學實驗研究表明,男性在實驗中說謊的比率達42%,女性則是38%。即使差異不大,也證實了男性有比女性更會說謊的傾向。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說謊與身份維護、自我呈現和印象管理有關,通常人們會根據當下所處的環境來調整自己的表現和表達方式以塑造恰當的形象和身份、獲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響他人的偏好、贏得他人的贊同。

因此弗蘭克用自己的美色欺騙這些姑娘時,她們都不會懷疑弗蘭克所說之話的真假,而是一心撲在了弗蘭克為他們承諾的美好未來中,無法自拔。

她們相信弗蘭克,從而忽視掉不對勁的地方,把自己陷入弗蘭克的愛情漩渦,等她們回過神知道弗蘭克欺騙自己的時候,才會痛苦不已。

結語

叔本華說過:天才的真正本質就在於直觀認識的完美和力度。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思考比常人更加快捷和準確。

可以毋庸置疑地說,弗蘭克就是一個天才,因為當他看到父親的詐騙手段之後,就會思考該如何運用到自己的身上,也更是會思考該如何讓自己的詐騙看上去更加完美,如何找到一個詐騙突破口,讓自己的詐騙之路更加順暢,擁有捷徑可走。

所以說愚鈍的人成不了騙子,而聰明的人只要他想,他一定可以成為詐騙大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