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識才的曹操為何不招攬諸葛亮?這與諸葛亮14歲時的經歷有關

青梅煮酒論天下 發佈 2020-02-05T03:52:22+00:00

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是絕不可能加入曹操陣營的,很多人會認為是因曹營人才濟濟,諸葛亮難以充分發揮,又或者諸葛亮心存漢室,不願投效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

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知天下事,以超凡的智慧提前預測到未來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不得不說諸葛亮的能力是很強的。但可惜,諸葛亮最終投奔了最弱的蜀漢陣營,諸葛亮雖有逆天改命之才,卻也回天乏術,最終,弱小的蜀漢還是最先滅亡。所以,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設想,假如諸葛亮加入曹操陣營,那麼歷史又會怎樣演進呢?


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是絕不可能加入曹操陣營的,很多人會認為是因曹營人才濟濟,諸葛亮難以充分發揮,又或者諸葛亮心存漢室,不願投效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

這或許算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實際上,諸葛亮之所以不願意投靠曹操,根源在於曹操是諸葛亮的仇人。


首先,諸葛亮並不一定心存漢室,因為諸葛亮心中的漢是劉備的季漢,而非東漢延續下來的漢朝。有一件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公元229年的孫權稱帝事件,孫權稱帝與曹丕篡漢稱帝性質是一樣的,因為在漢臣心中,天子只能姓劉。所以,當孫權稱帝的消息傳來時,蜀漢很多大臣都建議與東吳斷絕關係,甚至出兵討伐,但諸葛亮卻力排眾議,繼續與東吳修好。

可見,在諸葛亮心中,並無死忠漢祚的愚忠,他在處理這一問題上顯得更為靈活和變通,知道東吳是蜀漢的盟友,他要保的是蜀漢的江山,為之奮鬥統一的也是蜀漢。


接下來再來說說諸葛亮和曹操的仇恨。

按說諸葛亮躬耕南陽,與曹操似乎沒有什麼交集,但實際上,早在諸葛亮14歲那年,就與曹操產生了交集。那麼這一年發生了什麼呢?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原本是兗州泰山郡丞,但可惜在諸葛亮6歲時去世,使得原本生活安逸的諸葛亮一下失去了生活支柱。好在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特意趕來琅琊照顧諸葛兄弟,讓他們能夠衣食無憂。


但這種境況很快被曹操打破。公元193年,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北上途中被徐州牧陶謙派兵擊殺於琅邪,曹操震怒之餘發兵攻打徐州。不過年輕時候的曹操明顯火氣過旺,居然下達了沿路屠城的命令。

就這樣,曹軍經過的琅邪、東海、睢陵、夏丘等地,屍橫遍野,史載曹軍「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泅水」,琅琊、下慮、睢陵等地「雞犬亦盡」。


而當時14歲的諸葛亮正生活在琅琊,他親眼見到了曹軍的兇殘,安逸的生活也被打破,先後流落南昌、襄陽、南陽。不僅如此,諸葛原本是琅琊大姓,而在這次屠城行動中,諸葛亮的宗族成員可能也有不少人命喪曹軍之手。

所以,後來諸葛瑾在回憶這段過往時,曾經這樣說道「瑾與殷模等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可見當時的慘況。


也正因年少時的這段經歷,讓諸葛亮對曹操產生了仇恨,這也就就解釋了為什麼與荊州牧劉表有親戚關係的諸葛亮,寧可躬耕等待弱小的劉備,也不願與劉表產生瓜葛。因為諸葛亮很清楚劉表的能力,其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被曹操吞併,而劉備則不然,他的志向絕不會是成為曹操麾下的一個州牧,唯有劉備,才會與曹操對抗到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