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遇冷「原創」欠火候,歌荒導師也荒,音綜陷入「僵局」?

娛樂產業官方 發佈 2021-09-18T09:33:40+00:00

作者 / 小藕作者 / 阿筆《樂隊的夏天》今年不會再來了。但這個夏天,「舞台的夏天」、「嘻哈的夏天」、「新生代樂隊的夏天」以及「原創的夏天」等等,蜂擁而至。有一說一,音樂綜藝的數量仍舊有增無減。

作者 / 小藕

作者 / 阿筆


《樂隊的夏天》今年不會再來了。


但這個夏天,「舞台的夏天」、「嘻哈的夏天」、「新生代樂隊的夏天」以及「原創的夏天」等等,蜂擁而至。



有一說一,音樂綜藝的數量仍舊有增無減。這邊《好聲音》還在繼續,那邊《黑怕女孩》《爆裂舞台》,雙雙聚焦女性音樂人;這邊忙著從草莓星球跨越到說唱宇宙,那箱《明日創作計劃》《我的音樂你聽嗎》展開了原創音樂之戰……這個夏天的音綜讓人「耳花繚亂」。


作為經典的綜藝賽道,音樂綜藝能追溯到電視綜藝時代,從2012年開始,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一直穩定更新到現在,而經歷了接近十年的發展,音樂綜藝賽道已經從衛視出品轉向衛視、長短視頻平台各家的一場場混戰。


有道是音樂乃氛圍的最佳締造者,而音樂綜藝則是最能與夢想結合起來的最佳真人秀題材,還有一大核心,受眾面廣。無論是《中國好聲音》實現的草根翻身,《我是歌手》中觀眾愛上的現場演出,或是《中國有嘻哈》帶動起來的小眾音樂走向大眾化勢頭,音樂綜藝過去的留下的輝煌戰績,可見一斑。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垂類綜藝的突圍,短視頻的崛起,成功搶占用戶碎片化時間,音樂綜藝的路,變得越來越不好走了。娛樂產業編輯部(ID:yulechanye整理了今年各家頭部音樂綜藝,試圖洞見這其中發生變化的具體緣由。



冷空氣降臨


先來看整體表格:



一如表格顯示,目前已播的音樂綜藝中,豆瓣評分達到七分以上的僅有在北京衛視播出的《最美中軸線》得到7.5的最高分,與一更新就能實現微博熱搜霸屏的《披荊斬棘的哥哥》同分,同時,B站接棒《說唱新世代》的新原創音綜《我的音樂你聽嗎》喜提7.1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豆瓣上給《最美中軸線》打分的觀眾僅367位,隸屬所有統計音綜中人數最低的一檔綜藝。


除了這三位7分檔外,其餘的綜藝均得分不高,其中豆瓣分最低的,為優酷今年與摩登天空合作的樂隊綜藝——《草莓星球來的人》,在豆瓣僅僅得到了3.9分,而打分人次也僅有5443人。更有意思的是,今晚《草莓星球來的人》收官,但幾乎無人知曉。



而騰、愛、芒互相對標的三檔嘻哈音綜——《黑怕女孩》、《少年說唱企劃》與《說唱聽我的第二季》,節目數量增多,但,熱度與效果,實則再難現當年《嘻哈》盛況。


實際上,表格中盤點到的頭部音樂綜藝,在豆瓣參與評分的觀眾均不多,除了《披荊斬棘的哥哥》一檔節目收穫了超過兩萬人評分之外,大部分音綜都以幾千人次的評分收穫了一個並不理想的分數。更別提其他非頭部音綜的處境了。


就音綜的製作模式和玩法而言,同樣也陷入了難創新的困境。政策使然,選秀模式的消失在此基礎上,更是給不少音綜潑了一盆冷水。


樂隊遇冷,嘻哈不熱,隨著偶然突發疫情導致的音樂現場又一次集體「離家出走」,難道人們已經不再期待音樂了嗎?


也不盡然是這樣,在抖音上,搜索「音樂現場」,會看到今年由用戶自己拍攝上傳,原創歌手房東的貓的代表歌曲,得到了87.7W人點讚。在緊接其後的一系列在搜索信息流中,無論是節目片段或是音樂節現場,都有過萬的點讚率。



人們不再關注音樂了嗎?或許人們只是在有更多選擇的前提下,傾向於直接選擇在音樂綜藝中最想看的短短几分鐘現場,而不是整集漫長的綜藝。


縱觀當下的綜藝時長,平均每周更新兩期、分為上下兩集,一期時長均在兩個小時以上。除此之外還有舞台純享版、會員版或plus、衍生綜藝,追一檔綜藝,跟在短視頻上看完自己想看的藝人演出相比,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成本實在要高出太多。


而在用戶的娛樂時長並沒有增多的前提下,劇、綜、影等內容爆炸,讓內容不得不面對現階段,無論是長視頻之間的互相分流或是同類型綜藝之間的互相分流。同時,短視頻平台本身的快節奏與碎片化更能切合用戶的娛樂場景,導致對於長視頻內容整體的用戶注意力轉移,音樂綜藝正在遇冷是現階段的現實。



重新思考如何做好一檔綜藝


有著注意力優勢,短視頻平台也想分一杯綜藝的羹。


今年3月,由浙江衛視與抖音聯合出品的綜藝《為歌而贊》播出,跟長視頻嘗試的音樂真人秀節目不同,抖音期待將小屏幕內容與大屏幕內容結合起來,並將這種內容形式稱為——跨屏互動音樂綜藝。


「節目集結了30餘組音樂人,實力歌手與新世代音樂人,以熱歌VS新歌的形式進行正面對決,由百贊團現場點讚與互評,獲得榮耀盛典的歌曲將獲得百贊團的聯合推廣。」這是節目的官方介紹。節目組想要通過短視頻實現音樂的二次營銷,輔助網紅矩陣的推廣,怎麼說呢?現實與理想往往總是要背道而馳一些。《為歌而贊》播出後,起初以為的亮點,即不專業的「抖音網紅」們對「專業歌手」的演唱與改編,做出評價和點評,被詬病用腳投票,嗯,觀眾並不買帳。



除了短視頻,作為中視頻代表的B站也在綜藝賽道上繼續探索自己的道路。在娛sir看來,用帶有平台強屬性的內容實現圈層突圍,是B站正在講的長視頻內容故事。但客觀看來,B站出品的內容,叫好不叫座似乎正在成為新痛點。無論是去年的《說唱新世代》或是今年的《我的音樂你聽嗎》,某種程度上而言,前者距離真正的爆款,似乎還有一步之遙,而後者,目前仍在更新,需要努力突圍。


誠然,結合當下的長短視頻趨勢而言,注意力資源正在重新分配,但在內容製作的賽道上,長視頻仍然有著領跑的資本,畢竟,經驗是需要時間、需要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如何製作一檔綜藝,如何滿足觀眾的需求,對於新加入的玩家來說,仍需要探索。


但經驗在內容賽道上並不等於「一定會爆」的保證書。無論是長短視頻平台,在音綜穩定輸出多年之後,內容創新難上加難,長視頻平台在2021年的音綜賽場上也出現了水土不服。


以嘻哈賽道為例。作為擅長綜藝的芒果TV出品的續集,《說唱聽我的第二季》也想嘗試創新。在第一代節目的「旋律說唱」策略下,節目誕生了有幾首還算有水花的音樂。比如俞天時KOZAY與Rarpid望江晴合作的《天上的星星不說話》,曾在QQ音樂公布的《2020Q3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中拿到季度綜藝歌曲TOP10的前三名。而第二季,芒果TV選擇讓《說唱聽我的第二季》全面流行化,整合了龔琳娜、胡彥斌與不同嘻哈歌手,卻沒能討好觀眾。



而賽道另一頭,愛奇藝主打「嘻哈少年」,騰訊主打「嘻哈少女」,兩者的共通之處,在於原創。但擅長原創的音樂小天才會誕生在一年三選的嘻哈綜藝中嗎?目前看來,難。


押寶原創的策略從《明日之子》拓展到更多的綜藝中,隨著平台之間對標同類綜藝的情況越來越多,音樂綜藝之間的內容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大雜燴」成為當前音樂綜藝的共同特色。


最突出的特色為,在2021播出的音樂綜藝的明星陣容中,熟悉的面孔越來越多。


嘻哈一定會有熱狗、潘瑋柏,樂隊一定會有張亞東,經常作為導師出席的張藝興、李榮浩、胡彥斌等,搭配上之前垂類綜藝中走出的音樂人,按照自己的定位排列組合,就能形成一檔新的垂類綜藝。



在統計的在播綜藝中,每位藝人都有正在播出的兩檔綜藝,甚至有的有三檔,對於音樂人來說,綜藝的確是能提高曝光度,也有更多的舞台機會,但頻繁地參加帶有競賽性質的綜藝,對於音樂人本身來說也確實是一種消耗。


另外,除了內容方面,在招商上,音綜也處在困局之中,娛sir曾觀察過,說唱綜藝的招商正在面臨品牌贊助數量快速減少的現狀,受眾細分,熱度不再,越來越多的贊助商開始理智投資內容市場,「沒錢」或許會成為未來音樂綜藝新的難題。


音樂綜藝還能玩出什麼新鮮的花樣?養一養新人、挖一挖新的導師面孔,總而言之,是時候放棄一些老套路了,觀眾乏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