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胡歌配音,近滿分的高水平紀錄片,讓你和孩子在這美好時節感受書的魅力

閱讀第一 發佈 2020-05-11T04:45:06+00:00

《但是,還有書籍》,觀眾評分接近滿分,記錄了這個時代中,豐富多彩的人與書的故事。點擊文章標題下方「閱讀第一」,然後「進入公眾號」,點擊左下角鍵盤圖標,會出現像微信聊天一樣可以打字的地方,在那裡輸入 書籍 並發送,就會有這部紀錄片的觀看連結發給您了。

文源 | 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

文丨陸以沁 編丨Mia

如果說,BBC的自然系列紀錄片適合明媚的春天,歷史主題的紀錄片適合金黃的秋天,熱騰騰的美食紀錄片適合寒冷的冬天,那麼這部飽含活力與治癒力量的紀錄片一定最適合萬物生長的初夏。

《但是,還有書籍》,觀眾評分接近滿分,記錄了這個時代中,豐富多彩的人與書的故事。本文挑選了其中三個片段記述,希望這部紀錄片能給孩子帶來一段美妙的假期時光。

儘管疫情還未完全結束,但春末夏初的暖陽、肆意生長的綠樹紅花,多少掃去了人們心頭的陰霾。

城市,在病痛後跟隨自然一同甦醒,令人欣慰。

在長長的紀錄片分享單上,有這麼一部尤其適合當下觀看。

《但是,還有書籍》,一共5集,每集約30分鐘。通過獨具匠心的拍攝手法、回味悠長的旁白與生動有趣的後期動畫,講述了一個又一個,這個時代中人與書的故事。

而片中靜謐流淌著的治癒人心的力量,更在後疫情時期顯得彌足珍貴。

沒有大張旗鼓的宣傳,《但是,還有書籍》於去年年末悄然上映,許多人知道它還是因為胡歌的配音。

如今,B站上的總播放量已經高達817.2萬,追劇人數超過55萬,並且拿下近乎滿分的9.8評分。

在五月愜意的午後或睡前時光,不妨和孩子一起,跟隨《但是,還有書籍》的鏡頭,感受那些與書有關的成長與探索、理想與熱愛。

祖孫三代的舊書緣

舊香居——在台灣舊書界無人不曉的名字。

卻像書店版「深夜食堂」,安安靜靜地藏身於台北一處小巷。

書店第二代「掌門」吳雅慧,微卷的長髮、隨性的穿著,在暖黃的燈光下,忙碌於書架之間。自小從書堆里長起來的她,曾赴法國習畫、主修藝術市場,舉手投足間散發著別樣的魅力。

泛黃卷邊的書頁、壘得比人高只留出窄路的書牆、油墨味混雜著霉味,蜷腿坐在地上,這是吳雅慧的童年天堂。

在吳雅慧的記憶里,由於自己長得高,所以四年級時父母就放心讓她看店。但對一個書蟲來說,這可不是件簡單的差事。

「我媽說,你不要每次都不顧店在看書,前面的書被偷走了都不知道。」於是,小雅慧和同學說好,輪流值班,「我看好了你再看,然後你要負責看前面。」

童年時期的吳雅慧

而在層層疊疊的舊書中,意外發現好書的驚喜,更是深深印刻在吳雅慧的記憶中,她也逐漸開始明白,舊書的價值與魅力。

事實上,吳家人與舊書結緣的故事開始得更早。

吳雅慧的爺爺,早年經營紙類生意時,便已注意搜集舊書;父親吳輝康耳濡目染,年輕時就想開古書店。

從廢品站收書、到路邊擺攤、再到有了固定門店,吳輝康憑藉著自己的獨到眼光與經營理念,立起了舊香居這塊金字招牌。

吳輝康(右)

不同於其他舊書店論斤買賣的交易方式,吳輝康始終堅持,以本計價,只收購好書。於是小販們都習慣把「好貨」挑出來,先拉到吳輝康的店裡來賣。

優質的書源、用心的經營,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書友光顧,還讓一些收藏家,主動願意將自己的書賣給舊香居。

吳雅慧和父親

2003年,吳雅慧和弟弟一起,從父親手中接任已聲名遠揚的舊香居。辦書展、策劃講座、開新書發布會......

舊香居承載著過去的記憶,又被姐弟倆賦予了新的時代特質與使命。

「我跟爸爸說,我希望能夠把古書做得更精緻、更專業。不只是把書當成二手書,或者使用一種很廉價的方式,而是用更文化的方式去呈現它。不是只是一個買賣,可能對更多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生活應該有的態度。」

蔡皋奶奶的「桃花源」

如果說,舊香居是台灣島上的一方人文歷史棲息地,那麼繪本藝術家蔡皋的屋頂花園,就是長沙水泥灰居民樓中的「綠島」,也是她的靈感之源。

拍攝時正值春天,深深淺淺的綠中,晃動著星星點點的黃與白。風大一些,又落下紛紛揚揚的紅。

「有花開的日子我就會上來,寫生嘛。一個人在樓上坐的時候,安安靜靜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會來。文字也會來,陽光來,蜜蜂來,香的味道也飄過來......捨不得下樓。」

脫口成詩,下筆成畫。年過七旬的蔡皋是中國繪本屆當之無愧的先驅。

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繪本」一詞還未被大眾所熟知時,蔡皋就已經開始了她的創作。

1993年,憑藉作品《荒原狐精》,蔡皋為中國繪本摘得了第一個,同時也是國際上門檻最高最重要的插圖獎——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

從取材自《聊齋》的《荒原狐精》,到《百鳥雨衣》、《曬龍袍的六月六》,再到勾起湖南人兒時回憶的方言童謠《月亮粑粑》。

蔡皋的繪本,汲取大自然與中國民間文化的養分,又從畫筆中流淌出色彩艷麗、底蘊深厚的圖畫與故事。

其中尤為特別的一本,是蔡皋與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合作的作品《桃花源的故事》

不同於其他作品的濃艷,《桃花源的故事》用色清爽。嫩綠、淺粉,還有借鑑自中國畫的留白,良田美池就這樣呈現在讀者眼前。

改編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蔡皋的「桃花源」,畫的其實是自己被分配到鄉村當美術老師的六年經歷,同時也被賦予了蔡皋對當代大眾生活的期望。

「這是我非常熟悉的田地......草籽花開稻穀香。」蔡皋的手指撫過書頁,「烘茶葉、稻穀割,都是很累人的,但是都變成了美麗的東西。」

蔡皋說,《桃花源的故事》中最難畫的是桃花,畫得寫實出不來氛圍。在廢了一張又一張畫稿後,終於表現出山谷里濕潤的空氣、迷迷濛蒙的粉。

「我要畫的是安寧平和,老人和孩子都很快樂,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這是我們的願景,我們希望的生活就這樣子的。」

蔡皋和小孫子

身為繪本創作者,桃花源還寄託了蔡皋的繪本理想。

懷抱著小孫子的蔡皋說:「我願意我的小書,像一本本的小船,劃到你那邊去,被小孩子看到。然後窮極究竟,像追尋桃花源一樣去追尋圖畫書的美好,跟圖畫書一起成長。」

美國書籍設計師的藝術世界

鏡頭從海上推進,大洋彼岸的美國,華盛頓州,聖胡安島。

和市井氣息濃郁的長沙相比,聖胡安島完全是另一種景致。

灰藍的大海、淺褐的海灘、暗綠的植被,靠近加拿大邊境的聖胡安島吸引著一眾自然愛好者。

也難怪薄英把家安在這裡,出生於1971年,薄英原名Ian Boyden

從耶魯大學藝術史系畢業的他,有著許多身份——視覺藝術家、書籍設計師、策展人、作家,但所有這些,都不過是從他與自然的天生相親中生根發芽而來。

薄英成長於俄勒岡海岸的一個入海口,父親是陶藝師,母親是音樂家。小薄英看到的蒼鷺、鮭魚和其他海岸動物,都會在父親的陶胚上神奇地旋轉出來。

他和父親一起帶著小桶和鏟子去挖土,尋找藝術創作的原料。

而對大自然的敏感與熱愛,便在無數個這樣的時光里滲透進薄英的內心。

「我喜歡清晨,因為這時候一個人也沒有,非常安靜。當太陽這麼低,陽光從這個角度照過來。當你蹲下來,蹲到這麼低,就像這樣。」

薄英向前一步俯下身,「你往前看,你可以看到所有的那些蜘蛛網。」

與此同時,薄英對中國藝術也愛得深沉。兒時在中國書法展的一次參觀,給薄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大學中,薄英修習的正是東亞研究與中國藝術史,還學習了漢語與書法。

1998年,薄英創辦了只有他一人的蟹羽出版社,出版第一本書時,就想到了自己的老師——張充和

「民國最後的才女」,張充和與姐姐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一樣,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書法、詩詞、崑曲皆造詣深厚,

張充和

1993年,機緣巧合下,薄英與張充和在一場書法展上結識,並跟其學習書法。

對自然之美和中國藝術的共同追求,開啟了這段亦師亦友、惺惺相惜的情誼。

而最終耗時三年、重金難求的張充和詩歌集《桃花魚》,既是這段情誼的見證,也是作者與設計師間的完美合作。

安格爾米白色重磅毛邊紙、極黑的墨、朱紅色方章,無論是視覺還是質感,都精準妥帖地轉遞著張充和書法所帶來的震撼。

而纖細靈動的英文字母,也相得益彰地在一旁流淌。

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薄英用心搜尋紙與墨、親自修復了一台手搖曲柄凸版印刷機,又請來鑄字師設計鑄造與張充和手跡相配的英文鉛活字。

更令人稱奇的是,薄英使用可被製成樂器的木材,為《桃花魚》製作了三個版本的封面,分別是阿拉斯加雪杉、印度紫檀和非洲沙比利木。

「她是一個很棒的崑曲藝術家,她喜歡唱歌,她喜歡音樂。我想,也許我該做的是把書的封面,用做樂器的木頭做出來。」薄英用手指敲擊不同的木板,木板回以不同的聲音。

1943年,張充和在嘉陵江畔有感而發,寫下了《臨江仙·桃花魚

「記取武陵溪畔路,春風何限根芽,人間裝點自由他,願為波底蝶,隨意到天涯。」

事實上,桃花魚不是魚,而是一種水母。錢幣大小,像落入江中的桃花花瓣,薄英以此為書取名。

因為在他眼中,張充和的生活中有一種飄然的感覺,正如桃花水母一般。

皮革與亞麻、山羊皮與泡桐木板、黑欖仁木與皮革,薄英的書籍設計總是取材自然,且出人意料。

但回想起薄英自小生活的那片海灣、父母耳濡目染的藝術創作,這一切又不過是薄英兒時與父親一起挖過土的森林、父親陶罐上的蒼鷺罷了。

心甘情願坐冷板凳的古籍編輯、經歷著「艱難的快樂」的翻譯、開著移動書店漫遊中國的80後夫妻、地鐵上捧書就讀的乘客......

人與書的故事還在繼續發生,講也講不完。

《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的名字只寫了一半,「但是」 的前半句究竟是什麼?恐怕每位觀眾都有不同的答案。

對於大人而言,可能是人到中年的彷徨、朝九晚五的疲憊;對於孩子而言,可能是難以排解的學業壓力、對人生方向的迷茫......

而正如《月亮與六便士》的作者毛姆所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因此,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內心多麼焦慮不安,都要記得——

但是,還有書籍;還好,還有書籍。

點擊文章標題下方「閱讀第一」,然後「進入公眾號」,點擊左下角鍵盤圖標,會出現像微信聊天一樣可以打字的地方,在那裡輸入 書籍 並發送,就會有這部紀錄片的觀看連結發給您了。

* 本文轉載自: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並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優質在線課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