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地球上的蚊子消滅,會對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嗎?

佳哥在線 發佈 2020-02-03T08:11:30+00:00

蚊子不是有益的動物,因為它傳播很多疾病,登革熱、瘧疾、黃熱病,它都能傳播。瘧疾大多發生在熱帶地區,它是一種蚊媒傳播疾病,每年感染瘧疾的人數有2億人之多,2016年全球因瘧疾死亡人數超過44.5萬人,蚊子對人類造成的傷害遠比其它動物要大得多。

蚊子不是有益的動物,因為它傳播很多疾病,登革熱、瘧疾、黃熱病,它都能傳播。瘧疾大多發生在熱帶地區,它是一種蚊媒傳播疾病,每年感染瘧疾的人數有2億人之多,2016年全球因瘧疾死亡人數超過44.5萬人,蚊子對人類造成的傷害遠比其它動物要大得多。

蚊子有沒有用處,雄性蚊子在傳播花粉上有用處,蚊子的幼體在水中以碎屑為食,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潔凈水體,蚊子還是其它動物的食物,雖說有一些用處,但並不是無法替代的。

蚊子既然那麼壞,可不可以將其消滅,如果消滅了對自然生態有沒有影響呢?

蚊子,分布範圍極廣,全球範圍內有3600多種蚊子,雌性按蚊是傳播瘧疾的唯一媒介。蚊子的起源歷史悠久,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一億多年,比人類還要早一些出現在地球上,它們已經進化得足夠精巧,完美的適應了現今的生態環境。

消滅蚊子,以前人類曾經做過這件事,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全球很多國家為了減輕病蟲害以及減少瘧疾的發生,廣泛使用了DDT,DDT在消滅蚊子上做出了很大貢獻,也基本在這些國家消滅了瘧疾,但是這是一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這種殺蟲劑對於鳥類等其它動物的傷害也同樣嚴重,當春天來臨時,幾乎沒有鳥叫聲。於是,使用DDT被廢止。

消滅蚊子有的是辦法,比如有實驗人員就將攜帶有病毒的雄性蚊子放飛出去,這些雄性蚊子會與那些野生雄性蚊子爭奪雌性蚊子的交配權,然而這些攜帶病毒的雄性蚊子是人類精心培育的,那些病毒會導致雌性蚊子無法生育,這樣的話,用不了多久蚊子就會瀕臨滅絕。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也已經在做了,目的就是儘可能地消滅蚊子以減少瘧疾等蚊媒傳播疾病的發生。

但是也有很多質疑聲,質疑者們認為如果消滅了蚊子,會不會對生態產生很大影響?

對於這個問題,一些科學家們也表了態,他們認為蚊子在生態中的地位沒有大家認為的那麼重要,蚊子在地球上也就只存在了一億多年而已,在沒有蚊子的時候,生態環境照樣很美好。有人說,蚊子在食物鏈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其實不然,就蚊子作為食物來說,一些動物的菜單中並不是只有蚊子這一種,哪怕是食蚊魚、蜻蜓、蟾蜍、青蛙以及各種吃蚊子的魚類,它們的食物多了去了,就算沒有了蚊子,它們依舊可以活得很好。所以,消滅蚊子,對於生態環境的穩定來說影響甚微。

理雖然是這個理,人類也想到了各種消滅蚊子的辦法,但是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的實力能夠消滅蚊子嗎?

實際上,真正做到消滅蚊子比想像的困難得多,蚊子的繁殖能力實在是太強了,適應力也強,基本上沒有天敵,這使得蚊子在世界範圍內分布廣泛,它們就像老鼠、蟑螂那樣,繁殖速度比消滅速度還快,這是它們蚊子的先天優勢。

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是在需要的時候控制蚊子的數量,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積極的研發新型藥物,以治療疾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