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蘇聯的軍工水平,軍工專家以及軍事裝備都值得欽佩

歷史深度揭秘 發佈 2020-02-03T09:06:40+00:00

其實蘇聯的裝備打大仗往死里打的傾向特別明顯,這個前提下搞一些又貴又難的東西明顯不合算,但也因為這個前提,蘇聯基本上把應付全面戰爭所需的各種裝備都一一備齊了,實在備不齊的也因替代方案頂上去了,基本上沒有無兵器可用的作戰領域。

其實蘇聯的裝備打大仗往死里打的傾向特別明顯,這個前提下搞一些又貴又難的東西明顯不合算,但也因為這個前提,蘇聯基本上把應付全面戰爭所需的各種裝備都一一備齊了,實在備不齊的也因替代方案頂上去了,基本上沒有無兵器可用的作戰領域。

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會反映在方方面面。俄羅斯很長時間以來受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時影響,俄羅斯人豪放而細膩,理性而極端,驕傲而溫順。由於蘇聯時期意識形態的作用,提倡國家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價值觀念,俄羅斯人的精神特質中會有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元素。他們的戰略思維特彆強,軍事上的大縱深理論就是典型體現。二戰時期德國的虎式坦克單兵作戰完勝T34,但T34適應環境能力強,技術要求低,皮糙肉厚,適於戰時大批量生產,戰役戰略層次上T34優於虎式坦克。這也為我國當前條件下的戰略規劃提供了參考,即在科技工藝落後的情況下,優化排列組合,增強整體合力,用劍法彌補劍的劣勢。


德軍坦克系統設計一塌糊塗,噸位相似的四號坦克(湊數貨,產量德軍坦克第一,45年還在造)壓根不是T-34的對手,能不吃虧至少得是40多噸的豹,裝備這類武器的部隊離了鐵路打不了仗,徹底喪失戰略機動能力,進攻打不遠撤退跑不動。有的選他們也不想要虎豹啊,可是類似噸位情況下他們的坦克不是對手啊…

蘇聯人和美國人各有各的戰略,影響了他們各種裝備體系的發展,就比如說現在各種人噴米格29腿短,人家設計就是一個蘇聯特色國土防空軍的前線戰鬥機你讓他飛那麼遠幹嘛?另外真是不得不佩服蘇聯人在數學方面的造詣,沒有厲害的數學蘇聯的國防根本沒法發展到讓世界為之發抖的程度啊!

N1火箭最後失敗的關鍵原因好像是因為蘇聯造不出大推力發動機,只好用多個小發動機進行捆綁,但是又解決不了由此帶來的共振問題,然後到了真正發射的時候,就沒有然後了。既然是說暴力美學,我覺得這個該提一下,雖然結果是不太美的。

這些現代飛彈仍然都是只靠慣性制導等幾十年前的傳統手段,而沒有任何衛星定位、目標特徵識別、地形識別等等主動制導和糾偏技術被應用?反之,如果有了自動導航技術,那「更小的圓機率誤差」還有意義麼?我實在無法想像這些技術竟然還沒用到這麼重要的地方。難道人類現在都這麼熱愛和平啦?技術上說,就算在後半段衛星信號可能被干擾,但是前半段總是可以用的吧。而且除了衛星等外部輔助工具,飛彈內部也可以配備機器視覺、地形識別等等各種自動導航和糾偏技術吧。

蘇聯的軍工專家並不都是只會喝伏爾加的傻子。為了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在許多方面作出了取捨。但並不是盲目和跟風的,自有其的閃光點。

不過蘇聯的核潛艇其實靜音也是非常出色的,並不比美軍差多少,海狼是幹嘛用的呢,是為了幹掉蘇聯當時的靜音潛艇塞拉級才搞出來的,是專門為蘇聯量身定做,不惜成本搞出來的,比現在的維吉尼亞強得多,然而後來蘇聯也針對海狼搞雅森,但是還沒出來就解體了

說蘇聯生產質量控制不行,產品質量波動較大,採取的策略就是放大安全係數,比如原來要求的係數1就可以,生產時放寬的話美國可能放到1.5,甚至1.2,而蘇聯為了保證安全,他敢放到10.。


1971年3月26日,以色列和美國的設備監測出MiG-25的速度3.2馬赫,記得貌似是被追擊的偵查型號,落地後發動機報廢1971年11月6日,以色列空軍的F-4E發現並鎖定了一架MiG-25並發射 AIM-7E空空飛彈,出擊吧比比鳥!但是比比鳥表示我跟不上啊!造就了史上第一例也很可能是唯一一例因為飛機比飛彈快而規避了飛彈的戰例,留下F-4E的灰行員在空中凌亂……隨後沒幾年,F15服役,當空打爆MIG25在蘇聯解體之前,這一龐大的登月計劃一直不為人所知,連美國人都不知道

MIG25用不鏽鋼的原因並不是鈦合金工藝不夠,而是沒錢!實際上MIG25上同樣有鈦合金部件,只是沒有同時期的美國SR71那麼高的比例。而同時期蘇聯的核潛艇上大量鈦合金部件,也可以說是美蘇的國家策略不同。

與圖160對應的是B1A,這倆都是高速突防型轟炸機(B1A在麥克納馬拉時代被砍掉,但為B1B做了技術儲備),B1B最大速度1,.25馬赫,只能做音速衝刺,屬於低空突防型,體積重量比圖160也小得多,更接近於圖22M逆火,但航程比逆火遠一些。

感覺蘇聯和西方國家戰略思想不一樣,蘇聯比較強調高生產力,一旦打起仗來,所有資源武器都會以極高的速度消耗掉,所以武器不用做太精緻,差不多就行了,關鍵得可靠易於生產,方便維護……而西方國家對細節要求比較高,冷戰若變第三次世界大戰,蘇聯應該會用量來彌補質量差距,誰贏真不好說。


看著拉風但不實用的奇葩設計不算暴力美學,看著粗又硬但其實性能平平的也不算暴力美學。米-26、安-124/安-225、米格戰機和蘇-27、T字頭主戰坦克和BMP步兵戰車,低調奢華的鈦合金核潛艇,這些是蘇聯軍工的精華。而像那些堆砌發動機的運載火箭、傻大黑粗的防空飛彈反艦飛彈以及性價比極低的巡洋艦,劍走偏鋒的地效飛行器,甚至是颱風級奧斯卡級核潛艇,只能證明蘇聯軍工的落後一面,說科技樹點歪都是恭維他們了。

阿庫拉級潛艇屬於典型的攻擊型核潛艇,其目的在於對抗美國的洛杉磯級核潛艇,也包括獵殺對方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蘇聯共4型13艘鈦合金潛艇,661型航速最快44.7節,705/705K型阿爾法級41節持續水下高速以及液態金屬反應堆,685型麥克級1027米最大潛深,(後來失事了),945型塞拉級是與海狼匹敵的尖端核潛艇。

二戰後除了AK和RPG等一些輕武器,其它如坦克等好像沒太大建樹,例如中東戰爭。第三代及以後的固定翼戰機除了宣傳好像沒經歷過什麼值得一提的戰鬥,作戰效能尚有疑問。暴力美學也好,戰鬥民族也罷,科技發展到今天,質的提高才是重要。

​蘇聯,當時完全是一個bug...核彈頭破萬一個國家能炸翻地球幾十遍...

當量最大的氫彈是它引爆的...人類史上唯一一次實戰核演練,對你沒聽錯就是實戰。引爆一枚氫彈後幾千個士兵完全模擬戰爭狀態開著坦克就往爆炸區域進發了...演習後士兵得病的,豈止數百?

蘇聯貌似在軍備競賽中迷失了頭腦,甚至連防空飛彈都有裝核彈頭的,起了個「戰略防空飛彈的名號」。簡直逆天到沒朋友好吧。

現在哪怕俄羅斯最新的武器,大多也是照搬蘇聯時期的圖紙。T-50也是蘇聯的圖紙後期蘇霍伊公司修改了一下而已。海軍甚至就是把蘇聯後期的爛尾軍艦又動動工就拿來當新船了。

看看現在俄羅斯的軍力水平,把它放大個幾百倍,就是蘇聯軍力水平了。

而美式暴力美學的代表,則是超級航母、宙斯盾巡洋艦、B-52/B-1/B-2轟炸機、F-14/F-15/F-22戰鬥機、A-10攻擊機和AH-64武直、悍馬越野車甚至二戰時的道奇卡車……這些是美國先進科技和強大國力的體現。同樣美國也有一些看起來很拉風很暴力但沒什麼用的武器,那些確實不值得吹。

蘇聯也有各種華麗的想像,不過蘇聯軍隊的要求是,簡單可靠有效足夠便宜,戰爭時期更是如此,蘇聯不是造不出精細東西,而是現實的需求讓他們的產品看上去粗糙,戰爭時期突擊生產和為外貿出口大量製造的猴貨讓人產生了蘇聯產品質量差的感覺。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幾近崩潰,好在葉爾欽留下了普京,然而俄羅斯的軍工產業仍然四分五裂。軍工重點的東俄扯垮了工業頂點,就是這樣苟延殘喘,俄羅斯仍然在用軍工的紅利幾近30年,而且還將持續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可見蘇聯軍工的可怕。

我覺得俄羅斯的現在軍備部分是不如中國的,但是大部分蘇聯時期裝備技術水平我們還有部分距離,我覺得目前中國需要在防空飛彈和水下部分要依靠俄羅斯來發展,航母技術我認為俄羅斯的技術可能不如中國,畢竟我們研究多年,甚至從烏克蘭高薪請了很多造船方面的專家,俄羅斯本土基本上沒有大型水面艦隻的建造經驗,蘇聯時期的十艘航母(當然有很多夭折或者沒完工),有七條都是在烏克蘭建造,現在的俄烏關係應該讓俄羅斯難以實現水面大型艦隻的計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