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會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領域:為中國西部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1-09-18T08:45:24+00:00

中新網成都9月18日電(單鵬 岳依桐 陳靜)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萬畝柑橘園鬱鬱蔥蔥,在這個雨量充沛、氣候濕潤的地方,手機變成農業生產新「農具」:哪塊土地缺水缺肥,手機就接到「警報」,農民動動手指在手機上「下單」,便完成水肥一體化灌溉。

中新網成都9月18日電(單鵬 岳依桐 陳靜)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萬畝柑橘園鬱鬱蔥蔥,在這個雨量充沛、氣候濕潤的地方,手機變成農業生產新「農具」:哪塊土地缺水缺肥,手機就接到「警報」,農民動動手指在手機上「下單」,便完成水肥一體化灌溉。「我們用網際網路技術對這裡的柑橘園進行改造,提高當地農業生產效率。」18日,聯通(四川)產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軍君接受採訪時表示。

第十八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博會)16日至20日在成都舉行。因西部大開發而生的西博會是中國西部展示發展成就與機遇、尋求經濟交流合作的舞台。本屆西博會,新技術是一大亮點。在中國聯通展台,眾多數字賦能案例通過一張張大屏幕展示出來:學生戴上VR眼鏡,便清晰觀察到試管中化學反應的細節;養豬場安裝的人工智慧攝像頭可以智能點數,還能監控牲畜的生長狀態;基於5G、無人機測繪、人工智慧識別等技術的「智慧應急」能準確識別災後人員位置、房屋損毀程度,並利用三維建模提供救援建議,「這些項目不是PPT,而是真實落地的項目。」蔣軍君表示,新時代的西部發展要擁抱新技術,把握數字經濟轉型機遇,「抓住了,就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本屆西博會的舉辦別有深意。「中國最大的市場、最具開發潛力的區域就是西部。」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認為,西部要搶抓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時代機遇,通過網際網路信息化賦能各行各業,推動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

在本屆西博會雅安館,一個大數據產業園區的沙盤模型擺在場地正中央。四川雅安經濟開發區經濟合作局副局長鄭儀告訴記者,沙盤上林立著的數據中心「復刻」了雅安大數據產業園區的真實場景。「園區運營2年來,先後引入主要通信運營商和頭部網際網路企業,數據中心存儲已達到70%。」地處茶馬古道要衝、以茶葉聞名的雅安,近年來搭上「東數西算」的東風,雅安濕潤的空氣、富餘的電量、低廉的電價以及一級骨幹節點網絡,使當地大數據產業發展由小到大。「西部作為東部數據的存儲基地,與東部形成產業互補。」鄭儀透露,致力於打造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的雅安還將發展多元化雲服務、智能算力等產業,延長大數據產業鏈。

除了新技術與新產業,中國西部地區資源稟賦和傳統產業基礎也將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扮演重要角色。本屆西博會,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楊紅新帶著項目來到成都,並與成都東部新區簽署項目投資協議。他注意到,越來越多的鋰電池、氫能、光伏、風電等能源行業企業向西南地區聚集。「四川豐富的水利、鋰、磷等資源以及成渝地區眾多汽車生產廠家,吸引我們這家研製動力電池的企業落地。」楊紅新表示,未來將立足四川,在西部繼續擴大產能,「參加西博會幫助我們對各個省、市、區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四川是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在傳統工業基礎上,我認為新材料領域有巨大發展潛力。」振燁國際產業控股集團(深圳)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鄭毅表示,該集團計劃投資80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設銅基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園,「全部達產後,該園區年生產總值將突破200億元,所生產的新材料將廣泛用於新基建、鐵路運輸、電子信息等領域,賦能西部發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