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關注」實地探訪天津市區多個市場 蔬菜水果供應充足價格平穩

津雲新媒體 發佈 2020-01-30T11:19:44+00:00

這兩天,有網友反映天津市場菜價大漲。1月29日,津雲新聞記者走訪了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北辰區等多家批發市場及菜市場,發現蔬菜、水果價格平穩,供應充足。

  這兩天,有網友反映天津市場菜價大漲。1月29日,津雲新聞記者走訪了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北辰區等多家批發市場及菜市場,發現蔬菜、水果價格平穩,供應充足。

  據了解,僅昨日到今天凌晨,就有300噸玉田大白菜運到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現場批發價格,普遍在每斤1.8元到2元之間。28日,來自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的100噸大白菜,就已經運到本市金鐘農產品批發市場,讓津城百姓的菜籃子有了保障。

  韓家墅海吉星批發市場

  1月29日上午,津雲記者來到位於北辰區北辰西道與外環西路交會處的韓家墅海吉星批發市場。在進入市場的兩個入口,均有身著防護服帶著口罩和帽子的工作人員,對每一個進入人員進行測溫,測溫通過後方可進入。

  蔬菜交易區內的攤主們都帶著口罩,早晨7點剛過,有的在忙著擺放貨物,有的在忙著寫價簽。除了一些原本就經營單一品種的攤位外,一些綜合攤位上,不僅有大白菜、土豆、茄子、藕、白蘿蔔等易儲存的蔬菜,荷蘭豆、西蘭花等也都應有盡有。各種蔬菜,在攤位上碼得整整齊齊,每一種蔬菜旁邊也都能夠找到一目了然的價簽。

  相對於其他攤主,靠交易區外側的李老闆經營的菜品更多樣一些,李老闆告訴津雲記者,往年自己初五才營業,但今年面對疫情,自己初三就開始營業了,「往年每天能賣3000多塊錢,最近幾天每天都能賣5000多塊錢。」李老闆一邊給各種菜品標註價格,一邊說,「之前沒有價簽,現在要求每天每種蔬菜的價格都要標得明白,讓顧客能夠看得清」。

  早晨7點20分許,一車500斤的白菜拉到了李老闆的攤位處,對於蔬菜供應是否充足,李老闆連連點頭,「充足,充足!菜品都很全,也很多,不會斷貨。」李老闆說,不僅菜品齊全且充足,價格也比較穩定,「我們這市場現在白菜每斤3.5元,土豆每斤4元,基本跟每年正月里的菜價也都差不多,我們全市場價格都差不多,最大差價也就是5毛錢這樣。除去成本和損耗,每樣菜的利潤大概是幾毛錢。」

  同樣經營綜合品種的康老闆,在蔬菜交易區擁有2個攤位,攤位旁的兩個板車上,分別放著500斤土豆和1000斤大白菜,康老闆說,「一天賣不了這麼多。之前百姓可能有擔憂,但現在看大家理智了很多,我們蔬菜現在供應很足,百姓們不用囤那麼多。」


  除了蔬菜,水果在生活中也扮演著必不可少的角色。在韓家墅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水果交易區,張先生的兩車砂糖桔正在卸貨,「砂糖桔的價格比年前已經降了,一箱5斤,年前都是25一箱,現在15塊錢一箱,草莓18塊錢一斤。」張先生說,水果的供應一直很充足,「每年,年後的價格都是會比年前降一些,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多數人都不走親戚串門了,水果價格比往年降的會多那麼一點,但也沒差太多。」

  早晨8點多,前來買菜的市民越來越多。「這是批發市場,價格能更便宜些。我買了9顆白菜,批發價2塊5一斤,回去跟家裡人分分也就沒了。」從紅橋區趕來的趙女士因為路遠,一次採購了不少。更多的市民像鄭先生一樣,住在附近,只採買了一天所需的水果和蔬菜,「都已經說供應充足了,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隨吃隨買,避免浪費。」

  金鐘批發市場

  記者從天津市金鐘批發市場得知,目前蔬菜價格趨於平穩。由於1月28日下午開始,已經由河北、山東、內蒙古運來了大量蔬菜,蔬菜的價格已經逐步下降。

  29日早上六時,記者在金鐘批發市場看到,在農產品批發區域,數百輛大車錯落排放,大白菜、土豆、菜花等蔬菜在車廂內整齊碼放。

  批發商張大爺告訴記者,他是28日23時從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拉來的這車品種為北京3號的大白菜,29日凌晨3點到達批發市場。在村裡拉菜時遇到了村裡的路卡,是賣菜的農戶幫忙聯繫村裡,讓他們一一進行體溫測試,才順利把菜拉回天津。這是他鼠年第一天出攤,此前他已經回家過年,聽到群里的其他批發商通知,才知道大年初二初三,菜價飈得很高。「聽說昨天有的白菜批發價都要3塊、4塊,我們家今天拉來的2萬斤白菜批發價一塊七。」他這樣告訴記者。

  另一位專供超市和飯館的批發商劉女士表示,今年春節沒有歇業,沒有回老家,過年賣的基本都是年前的存貨,忙活一宿,上午八點終於吃上了不知道哪一頓飯,她邊吃家裡帶來的餃子邊告訴記者,今年的大年初三初四,白菜蘿蔔等品類賣的特別好,但是她家也並沒有特別多的存貨。「過年前每樣存了一些,大白菜統共就幾百斤,賣沒了就沒了。」

  而一位批發商李先生告訴記者,29日的蔬菜種類已經比較齊全了。在他經營的批發商鋪里,記者看到,大白菜、大蔥、菜花、蘿蔔、茄子、青椒、豆角、西紅柿等蔬菜都有較多存貨,李先生向前來批發蔬菜的菜攤攤主說:「今兒這些菜價都不高,而且有些菜昨天你有錢都買不著。」

  金鐘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理周彤告訴記者,往年蔬菜市場都是初七初八才開始營業,今年由於特殊情況,市場從初二就開始聯繫商戶進行蔬菜補給調運。從28日下午開始,已經累計調配了300噸菜品作為春節天津市民菜籃子的補充,批發一級的菜品供應絕對保證充足,不會讓老百姓吃不起、買不著。

  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

  市場的入口處設置了體溫檢測點,外地車輛進入批發市場時,車內人員都要經過體溫檢測和登記。

  記者在紅旗農貿批發市場上看到,客流量及攤販比平日明顯減少,蔬菜的品種齊全,但價位比春節前有所增長。

  蔬菜攤主告訴記者,蔬菜的價格每天都不一樣,從年前開始就在逐步增長,一位攤主向記者出示了蔬菜的進貨價格,他告訴記者,基本每種蔬菜的價格都比年前有幾毛至一元的增幅,但攤主表示,今天比前一天的菜價有所回落,「很多地方都進了大量的蔬菜,所以今天的價格便宜了一些。」從今日的價格看,大白菜、黃花、芹菜等價錢都所有降低。

  從批發市場來看,大白菜的批發價基本都為2元一斤,一位來自西青區的攤主表示,他平時只賣水果,但在此疫情時刻,特意從西青區的種植地產地買了一批白菜,雖然從產地收菜的價格比平日略高一點,但依然以2元的價格賣給天津市民。「關鍵時刻也要做點什麼,白菜價賣白菜,幫點小忙,大家眾志成城對抗疫情,」攤主介紹,他是凌晨2點半將大白菜送至紅旗農貿批發市場,一共到了2萬多斤,一個上午賣掉一半。

  對於蔬菜的品種和價格,顧客們表示,蔬菜的品種齊全,價格有漲幅也可以理解。

  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的水果區相對蕭條很多,大部分水果攤主表示,今年的水果價錢與年前持平,甚至更便宜一些,且受疫情的影響,買水果的客流量很少,一位攤主介紹,去年的進口車厘子賣到80元一斤左右,今年只賣到35元左右一斤。

  中山路菜市場

  29日上午10時,記者走訪了河北區望海樓中山路菜市場,此時菜市場有部分商鋪貼著回家過年的通知,沒有營業。留下營業的七成商戶前,購買蔬菜的消費者也並不是很多。


  菜攤攤主劉女士告訴記者,昨天菜價較高,有些攤位白菜賣到4元、5元,因為昨天去批發市場批發價格就比較高,而今天她攤位上的大白菜售價僅2.5元,因為今天的批發價也已經降到1.8至2元左右。她坦言,往年過年菜價較高,都是因為菜攤攤主一年都在營業,過年往往回家休息,各個崗位的人力成本都很高,而批發市場初一初二也會歇市,市場上供應本身就會減少,消費者也習慣於在春節前採購一些蔬菜應對過年時的需求。而今年由於肺炎疫情,不少家庭取消了在餐館的年夜飯,改為在家做菜,對新鮮蔬菜的需求也變得較高,因此就產生了兩天的真空時期,推高了市場蔬菜價格。好在目前隨著大白菜等蔬菜的供應到位,蔬菜價格趨於回落,她預計菜價會越來越平穩。

  另一位店主則表示,有些市民之所以搶購白菜蘿蔔,也跟有人認為這些蔬菜清肺去火,能夠提前預防肺炎,所以大量採購囤貨,才推高了價格。

  一位前來買菜的女士告訴記者,29日是大年初五,由於市民有「破五」吃餃子的習俗,所以很多人對大白菜有需求,昨天她在家附近的菜市場購買了兩根大白菜,2根白蘿蔔就花費了60餘元。另一位買菜的女士則表示,她昨天是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說蔬菜價格較高,今天來看沒有發現6塊一斤的白菜,感覺價格比較平穩,她把菜價發到群里,昨天搶菜的親戚朋友都有些後悔。

  體北菜市場

  29日上午,記者在河西區體北菜市場內看到,水果、蔬菜供應充足,超九成的商戶都在正常營業,消費者絡繹不絕。菜市場入口處有工作人員正在發放「呼吸道預防知識明白紙」,這份由河西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製作的「明白紙」,向市民普及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市民馬先生說,他要把這張「明白紙」帶回家貼在牆上:「家裡孩子能上網,這些信息都了解。但是我爸媽這個歲數的人,不上網,電視也看的少,還是這種寫在紙上的文字他們看得進去,貼在家裡,隨時給他們提個醒。」

  記者發現,與河北區相比,河西區菜市場的部分價格略高。體北菜市場內的大白菜價格在3元到6元一斤之間,5元較多,不同攤位要價不同。菜市場內唯一一家賣3元一斤的攤主告訴記者,「這是我自己老家種的大白菜,沒有中間商,所以我賣的便宜,他們上貨就貴,所以價格高。」但是就在記者與攤主交談的過程中,旁邊攤位的攤主氣略顯氣憤的將記者面前3元一斤的大白菜全部拿到了自己的攤位上,並告訴前來詢價的市民該白菜「4元一斤」。

  體北菜市場的攤主普遍向記者反映,今日的菜價比昨天便宜了,「就說這豆角吧,昨天還賣18塊錢一斤呢,還有的地方賣20,今天賣15。」攤主告訴記者,「由於菜品供應充足了,菜價自然就下來了。」

  一位來自河北省滄州的水果攤攤主告訴記者,因為疫情,今年選擇了在天津過年,「我們那都封村啦,回去幹啥。在這還能掙錢,大城市醫療條件好,待著更踏實。」攤主說,與年前相比,水果的價格不僅沒有上漲,還略有下降,「往年一到過年,水果賣的特別快,因為串門的人多。今年都在家裡沒人串門了,水果賣的不好,價格比年前還便宜。」攤主面前的車厘子價格分別為20元、35元、45元,旁邊攤位的草莓分別賣18元、20元、25元,僅為去年過年價格的一半。

  親民菜市場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同樣位於河西區的親民菜市場,親民菜市場內大部分的攤位都未開放,僅有兩家賣蔬菜、一家賣水果的攤位還在營業中,種類豐富。「我買了顆白菜11塊錢,三塊錢一斤,價格挺好的,不像網上傳的那麼邪乎。夠吃的就得了,用不著囤貨,物資那麼豐富,隨吃隨買。」剛剛付完錢的趙先生告訴記者。

  在親民菜市場內,記者碰到了正在巡查的三名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提醒攤主要「明碼標價」,「把每樣菜多少錢都標出來,這樣老百姓一目了然。」巡查工作人員說。

  新興菜市場

  位於和平區的新興菜市場入口處,有工作人員正在為進入市場的市民進行體溫檢測,菜場內大白菜、洋白菜、紅蘿蔔、青筍、小西湖等多品種的蔬菜。

  八里台綜超市

  南開區的八里台綜合超市,僅有一家賣蔬菜攤位和一家賣水果攤位還在開放,菜市場的管理人員許女士告訴記者,為了保障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過年期間八里台綜合超市並未關閉。

  「從大年三十開始我們保證至少一家賣主食的、一家賣蔬菜的、一家賣水果的攤位開放,我看網上還有人搶方便麵,你看我們這新鮮的餃子皮、干切面多好呀,都是自己做的,沒有防腐劑和添加劑。」許女士說,菜市場內每天至少消毒三次,「我每天都來盯著,盯著消毒,盯著菜價,還得盯著攤主有沒有戴口罩。」

  萬德莊菜市場

  記者在肉類攤位採訪得知,豬肉的價格基本為32元一斤,肉類的價格和平日基本沒有漲幅。

  但蔬菜類有一定漲幅,記者在該市場調查,該市場的蔬菜價格基本一致,土豆5元一斤,白菜3元至3.5元一斤,西紅柿8元一斤,韭菜7元一斤……蔬菜攤主表示,價格比年前有所浮動,因批發價格浮動,零售市場的價格也隨之變化,顧客也表示,能接受價格的浮動。

  記者發現,除了蔬菜,副食品、糧食等商品價格沒有變化,此外,水果與年前價格基本持平,甚至有的比往年的價格便宜,但是梨的價格有所增長,攤主表示,疫情期間買水果的人不多,但這個季節喝梨水的多,因此梨的價格有小的漲幅。

  (津雲新聞記者 劉暢 鮑燕 勞韻霏 馬揚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