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 :三國魏吳貴族的最愛,蜀漢政權重要的財政支持

史學微末 發佈 2019-12-23T18:58:02+00:00

蜀漢國力三國時期,蜀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最為弱小的。在西晉統一中國後的統計中,蜀國只有28萬戶,90餘萬人口(其戶二十萬九十萬《晉書》),而同期的東吳則有52.4萬戶,230萬人口,魏國則有103萬戶,443.28萬人口。

蜀漢國力

三國時期,蜀國的國力在當時是最為弱小的。在西晉統一中國後的統計中,蜀國只有28萬戶,90餘萬人口(其戶二十萬九十萬《晉書》),而同期的東吳則有52.4萬戶,230萬人口,魏國則有103萬戶,443.28萬人口。雖然這個數據有失偏頗,但在那個人口數量為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的時代,蜀漢的國力是三國中最弱小的,這是不容置疑的。


蜀漢政權控制下的地盤主要為益州地區,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益州本部,以川西平原為中心的巴蜀地區;二是作為益州北面門戶的漢中盆地;三是益州西南部的南中地區。前兩個部分自戰國以來已得到較好的開發,其經濟發展水平不亞於中原地區,故而很早便有「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美譽。並且在劉焉、劉璋父子的治理下「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同當時「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中原地區形成強烈的反差。

但是,劉備入川,與劉璋進行了將近三年的戰爭,連年的動亂使得致使益州百姓過著「飢膏草野」的生活,四川盆地的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並且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蜀漢建國之初。如果蜀漢統治階級不考慮怎麼發展經濟來穩定政權,蜀漢很快就會被曹魏或東吳吞併,成為短命政權。因此,除了北伐和穩定國內,發展經濟成了蜀漢政權的頭等大事。在東漢三國小農經濟的社會裡,要想發展經濟,除了穩固農業,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是最有效的辦法。因此,蜀漢政權的辦法是以農業為根本,手工業和商業為輔,大力發展農業為基礎,蜀錦占據主要地位的手工業為輔的社會經濟。

農業發展為蜀錦奠定了基礎

我們要認識到一點,就是蜀漢發達的農業為蜀錦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如果連飯都吃不飽,哪裡還有心思去織錦啊!而大量植桑、養蠶都要占據大量耕地,消耗大量糧食。所以,蜀漢發達的農業是蜀錦大規模生產的必要前提。

由於蜀漢政權國家社會經濟狀況同北方的曹魏集團有著很大的不同,因而治理蜀漢,恢復、發展經濟的政策不能生搬硬抄,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國家的經濟發展政策。

因為土地和流民人口相對較少,蜀漢恢復農業生產不是採取以大規模屯田為主的措施,而是大力扶植和發展州郡農業經濟。為了振興蜀國,加強實力,讓百姓「安居復業」,然後征其賦役,扶植和發展州郡農業經濟就成為蜀漢發展農業的基本政策。由於農業經濟是蜀漢的立國之本。所以蜀漢政權十分關注農業的發展,如果蜀漢連「富國安家」都做不到,別說北伐中原光復漢室,連這個政權能不能存活都是個問題。因此,蜀漢早期實際統治者諸葛亮他始終重視「務農殖穀」這件大事。諸葛亮給蜀漢制定了「閉關息民,發展經濟」的經濟發展方向。他反對「妨害農事」。認為讓人民「「安其居,樂其業」,才能使農業生產發展起來。

發展農業修養生息充蓄人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蜀漢政權憑藉自己較為安定的區域政治環境和漢家王朝的正統繼承人的旗號在招徠外來移民的方面下足了功夫。蜀漢建都成都後,諸葛亮命李嚴移民二萬充實漢中。經過李嚴這樣大規模的移民耕種後,終於使一度荒涼的漢中地區得到重新開發,成為財富民安的富庶之地。巴蜀素來富庶有天府之國美譽也是一個吸引移民的有利條件。加之蜀漢政權安置流民歡迎移民,三國之時竟出現了大量移民流入的現象,這對於蜀漢發展生產增強實力極為有利。巴蜀的移民大量是流民,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蜀漢進行征伐戰爭往往遷移被征服地區民戶入川,如第一次北伐「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又如延熙十六年,姜維北伐,「拔河關、狄道、臨挑三縣民還」。這些流民的加入,使得蜀漢農業人口大大增加。

為了保證農業產量穩定,蜀漢政權十分重視農田水利灌溉事業,大力整治水利,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而維護都江堰工程是蜀漢治理水利最重要的一環,據《水經注·江水》記載:「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用一千二百人保護一個水利工程,可謂前無古人,以使都江堰永遠維持最佳狀況,提高都江堰的灌溉力。由於成功的水利設施建設,整個四川盆地「不知飢謹,沃野千里」,出現一片繁榮景象。處於都江堰灌區的綿竹(今德陽)、廣漢一帶的水田,保持著畝產三十斛以上的記錄。成功的農業經濟不僅養活了蜀漢全國人口,「男女布野,農谷棲畝」就是對蜀漢農業最好的評價。


通過發展農業和水利這兩項政策,蜀國的國力得到了發展,為以後蜀漢北伐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蜀漢和曹魏經濟實力相比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除了農業發展,蜀漢還要另闢財源,增強國家經濟實力。

而蜀錦為代表的手工業和商業,恰恰是另一大財源。

蜀錦

錦是中國傳統的高級多彩提花織物,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錦是以精練染色的桑蠶絲為經緯原料,常常使用多種金銀線,其織造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六書故》曰「織彩為紋曰錦」。錦的價值在絲綢織品中最高,因其耗工多、費用大、技術要求高,於是便有「其價如金」之說。蜀錦織品經緯比例恰當,圖案清晰,色彩豐富,花型飽滿,工藝精美。有「中國四大名錦」之首的美譽。

蜀錦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期生產工藝已然成熟。秦漢末年已有大量生產,早期以多重經絲起花(經錦)為主。朱啟鈐《絲繡記》:「蓋春秋末時蜀未通中國,鄭、衛、齊、魯無不產錦。」又云:「自蜀通中原而織事西漸,魏晉以來蜀錦勃興……」西漢時期的蜀錦品種、花色開始豐富起來,質量也越來越好,在市場上非常搶手。東漢明帝永平年間,蜀錦更是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品種、花色更加豐富,產量大不僅行銷全國還通過西北絲綢之路遠銷西域乃至歐洲各國。蜀錦在東漢期間就已經成為益州的支柱產業。


蜀錦經兩漢,至漢末三國達到爆發時期。劉焉、劉璋父子治蜀期間,蜀錦的產量就相當可觀了。劉備據有益州之初,就用現成的蜀錦賞賜諸葛亮、張飛、關羽「各千端」(每端六丈),東漢千端差不多等於現代一萬米,光是賞賜就可以拿出這麼多,可見蜀漢政權蜀錦的巨大保有量。

到諸葛亮治蜀時,他並沒有拘泥形式,執行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而是敏銳地發現了蜀錦所蘊含的巨大商業經濟價值,蜀錦的對外貿易收入將是蜀國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因此把蜀錦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物資的高度,設錦官,專門管理蜀錦生產。不僅允許官辦、商辦和個體家庭手工業等不同的經濟體從事蜀錦生產,身為丞相的諸葛亮還親自動手在府邸的周圍種桑800株進行示範(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三國志》),號召蜀地百姓大量植桑、養蠶為蜀錦生產提供足夠的原料。


由於有足夠的糧食和原料做保障,再加上蜀漢政權的大力扶持,蜀錦的規模和產量在三國期間得到空前的發展。晉左思《蜀都賦》形容其繁盛狀況是:「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黃潤比筒,籯金所過」。蜀錦在當時不僅是對外貿易的商品,而且也是軍費開支的一大來源。《太平御覽》引《諸葛亮集》:「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可以說,沒有蜀錦,北伐中原就是鏡花水月,一句空話耳。

終蜀之世,蜀錦和其他絲織品的產量一直較高,不僅為蜀漢增加了大量額外收入,還使得蜀漢有著充裕的資金進行五次大規模北伐。以至蜀亡之時,庫存錦、綺、彩、絹尚「各二十萬匹」。錦、綺都是名貴而技術要求極高的絲織品,能生產如此之多,充分顯示出蜀漢手工業生產的昌盛和發達。也充分表明了蜀漢政權對蜀錦的高度重視。「蜀錦之盛,當在蜀漢之世」;「蜀中工業之盛,較之中原各地,實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蜀錦,已經成為蜀漢政權的招牌。


但是光有精美的蜀錦而沒有便利的交通和穩定的客戶,蜀錦無法流通也是沒有用的。像蜀錦那麼這樣好的材料,不僅蜀國人自己也會用錦來製作衣服或等奢侈品等,自然也吸引了東吳和曹魏的大量購置。所以蜀錦每年都會有很大的貿易量,利用蜀錦來增加國家的外匯也是蜀漢重要的政策。但是因為四川地形中為盆地,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交通十分不便,「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不是一句空話。再加上蜀漢長期與曹魏政權處於敵對狀態,這樣的關係也讓蜀國的錦出口有些困難。而蜀漢人口又相對較少,靠蜀漢人口來消耗大量的蜀錦是不現實的,而且也不利於蜀漢社會財富的增加。所以如何開通道路和穩定增加客戶,是蜀漢統治者必須考慮的話題。



諸葛亮為了進一步推動商業發展,十分重視與外界的交通聯繫,下令組織人力修復秦代川陝邊境的棧道,開山鑿石築成山路,以供商旅通行,而且還開通了蜀地至貴州、廣西的陸路交通。由於交通開始便利,蜀國對外貿易局面煥然一新,蜀錦的銷路也更為廣闊,甚至還通過東南水路和陸路遠銷至東南亞及西亞諸國。南朝劉宋時人山謙之在《丹陽記》里說:「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吳皆資於西蜀,自是始乃有之」。面對曹魏這個大買家,蜀漢雖然無法將蜀錦直接賣給曹魏,但蜀漢可以通過走私和東吳的渠道把蜀錦賣給曹魏,因為蜀錦圖案清晰,色彩豐富,花型飽滿,工藝精美,不僅曹魏的王室貴族們都很喜歡用,民間也大量流通蜀錦。因為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蜀錦甚至成為曹魏國家的貨幣計量單位,蜀錦已經成為魏蜀交易中利潤最大的商品之一。

暴利之下必有勇夫,很多商人也就開始了蜀錦的走私,走私的蜀錦以低廉的價格不僅受到百姓的歡迎,還讓塞外的鮮卑族對蜀錦趨之若鶩。這樣的現象讓曹丕十分頭疼,但出於對蜀錦的喜愛,還不斷派人前往西蜀進行購買,而且數量很大。連皇帝都大量使用蜀錦,那麼禁令就是一條廢紙了。反正也無法直接切斷蜀錦的往來,還不如默認民間蜀錦的貿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該打仗的地方打仗,該貿易的地方貿易,皆大歡喜嘛。

而蜀錦經過三國時期的大發展,不僅為蜀漢政權籌集了巨額北伐軍費,還讓自身走出四川盆地,成為天下共喜的精美禮品,成為千年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光榮的一員

《論蜀漢農業政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