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壯觀天地間:登高為何有如此魅力,讓古今文人士子詩寫千年

戀戀西普 發佈 2020-01-26T15:50:47+00:00

行為動作攀登中美的建立登高,從字面上理解,是從低處往高處,自下而上的一次行為動作的發生,是一個動態過程。

文人自古崇尚登高。登高在文人心中的地位極高,就好比好漢與酒,似乎酒已經融進了好漢的血液里。好漢的豪情離不開酒的意氣,文人的情感離不開登山的意蘊。

從春秋時代到新中國,登高一直是普遍流行的一項傳統活動。登高望遠為何有如此魅力?讓孔聖人闡述「君子登高必賦」的士大夫要求標準之一;讓思想家荀子感嘆「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一代又一代代的文人士子登高而歌,登高而嘆,登高而賦……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登臨類文學作品。

登高這一行為本身是一個動態過程,登臨者的身心都充滿著複雜的變化。

行為動作攀登中美的建立

登高,從字面上理解,是從低處往高處,自下而上的一次行為動作的發生,是一個動態過程。登高可以增強心跳和血液循環、肺活量得以增加,身體的各個部位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對人體生理機能產生多種益處。總的來說,登高有利於身體健康。

當然,在登高過程中,隨著空間位置的移動,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角度。登高壯觀天地間,「極目千里」、「風定雲開」,打破了地面的限制,使人具有更廣闊的視野。視野的打開,人能望見的越發明晰。「俯視下土」、「無限風光」,眼底景物大小不一,具有更為獨特的視角。空間上的「陌生感」,能見前所未見或不可見種種,與美建立了聯繫,開啟了全新的「美」。

身至高處,眼界更高風景更多,但有時也會有很多的雲霧繚繞。層雲若有若無,人之所見隱隱約約,被層雲的流動所帶動。也正因為有雲霧的迷離,給眼前本是清明的景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望不盡的神韻也是一種別樣的魅力。

登高過程是「登」所帶來的獨一無二的感受。

心態心理攀登中仁與智的建立

登高的「高」也象徵著精神境界的崇高,更是心態上仁、智的塑造與建立。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之高,是最與蒼天和神接近的地方。古代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文人士子,他們登高,是為了接近心中至高無上的「以仁為己任」的「仁」,以期實現君子的終極理想人格——「高」與「遠」。登高的過程,是「仁」的不斷塑造,是對「高」、「遠」的不斷追求。

登高的過程,也是智的建立。登高望遠的那時刻,暫時忘卻糾纏的瑣事,生活的紛擾。置身於忘我的空間,享受登高帶來的震撼與寧靜。心靈的寧靜淡泊喚醒生命意識、敬畏之心。自我的局限被打破,會帶來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俯仰之間洞見過去不曾有過的智慧。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登高者的整體精神意識脫離開塵俗在天地宇宙、古往今來中自由穿行。

另外,從心理健康角度看,登高可以培養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不斷攀登的過程,是一步步的向上累積,如果中途放棄了,便不能站到最高處俯瞰,不能享受在高處的那一刻。是向上攀登,是永不言敗,只有不斷的攀登才能不斷有新的發現。

登高,自古而今,魅力無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