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粵明連續8年隔空為兒慶生,董潔拒絕探視?父愛缺位可毀掉孩子

娛有理 發佈 2020-02-06T17:16:56+00:00

2月5日凌晨,潘粵明在網上為兒子頂頂隔空慶生再度引發人們的熱議。雖然他沒有隻言片語,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2月5號他都會發一個牛頭和一個氣球的表情為兒子頂頂隔空送上祝福,而今年已經是他第八年在網上為兒子慶生。一個父親淪落到需要在網上隔空替兒子慶生,難免讓人感到唏噓。

2月5日凌晨,潘粵明在網上為兒子頂頂隔空慶生再度引發人們的熱議。

雖然他沒有隻言片語,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每年的2月5號他都會發一個牛頭和一個氣球的表情為兒子頂頂隔空送上祝福,而今年已經是他第八年在網上為兒子慶生。

一個父親淪落到需要在網上隔空替兒子慶生,難免讓人感到唏噓。

然而,這一切的緣起,都在於當年潘粵明和董潔那場由夢幻轉為不堪的婚姻。

2005年,董潔和潘粵明合作拍攝《紅衣坊》,戲中兩人是愛得坎坷的情侶,戲外兩人感情持續升溫假戲真做。

彼時董潔是當紅的清純小花,潘粵明是有顏值有演技的當紅小生,在大家眼裡,他們是十分登對的「金童玉女」。

所以,當他們決定步入婚姻的殿堂時,所有人都一片祝福,稱讚他們是男才女貌。

在當年的娛樂圈中,他們的婚姻備受看好,更是許多人眼中的模範夫妻。

當年他們之間美好的點滴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至今仍舊讓人念念不忘。

猶記得,在他們剛結婚不久時,潘粵明遭遇了嚴重的車禍,慘不忍睹,醫院甚至發出了病危通知書。

當時潘粵明在山下被助理找到時,第一反應不是別的,而是讓助理找手機翻出一家三口的照片,一遍又一遍地看著,這成為他在絕望中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時董潔剛出月子沒多久,身體也沒恢復好,聽聞丈夫出車禍的消息時連夜趕到了醫院,寸步不離地守著他,幫他打點一切。

事後談及這段往事,潘粵明一臉幸福地說道我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董潔也直言「我第一次看自己的愛人,坐著睡了一宿。」

然而,世間花好月圓之事向來不能圓滿。

正當吃瓜群眾以為他們夫妻會一直幸福下去時,卻怎麼也預料不到他們幸福婚姻的表象下面正蘊量著不為人知的驚濤駭浪,將會擊碎所有美好的幻想。

2012年10月,微博上有人爆料稱董潔潘粵明分手,原因是董潔婚內出軌王大治。

這事一出,立馬引發巨大的關注和爭議。

為了儘快平息輿論風波,挽救董潔在人們心裡根深蒂固的玉女形象,站在道德制高點,煽動輿論。

董潔工作室不久後先發制人的發表了聲明,聲明主要說明了這幾點:

1、董潔是一位稱職的妻子、母親、兒媳。

2、離婚原因是潘粵明賭博、家暴。

3、董潔和陳坤、梁朝偉、王大治並無情感糾葛。

這份聲明很快將潘粵明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他變成了千夫所指的渣男,承受著眾人的口誅筆伐。

當時董潔工作室絲毫不顧及往日情面的不斷往潘粵明身上潑髒水,似乎有不弄死他不罷休的勢頭。

當時被眾人唾棄,被千夫所指的潘粵明無奈只好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力證自己的清白。

他無奈的將董潔經紀人告上法庭,並表示他相信董潔,一切都是她經紀人策劃的。

然而,還沒等法律給他清白,事情就發生了大反轉,董潔被拍到密會王大治的實錘,引發了巨大的輿論風波。

直到這時,所有人才看清了真相,原來他們這場美好的如同童話一般的婚姻,早已隔閡叢生,千瘡百孔。

在一場又一場的輿論對峙和風波中,當初美好的他們消失不見,只留下一地雞毛和滿眼的不堪。

在這場美好夢幻的婚姻以這樣鬧得轟轟烈烈,頭破血流的不堪方式結束時,曾經相愛的兩個人從此走向陌路,甚至心懷怨恨。

自從婚姻破裂後,潘粵明便很少見過年幼的兒子。

對過往心有芥蒂的董潔將兒子緊緊的抓住,不讓他們父子相見。

潘粵明在錄製節目《天天向上》時,就坦言自從離婚後,自己就只能在網上給兒子慶生。

說到激動之處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而在董潔和兒子頂頂參加的《媽媽是超人》的節目中,當小小的頂頂被人問道為什麼爸爸沒有出現時,他落寞的說道:「爸爸工作忙,沒時間看我,只有媽媽、姥姥和姥爺。」

看到兒子的表現後,董潔直言沒有想到兒子如此敏感。

但面對頂頂父愛缺位的遺憾,董潔無奈表示現實就是這樣,而他們必須接受。

頂頂已經適應他們家庭只有母親,姥爺和姥姥的現狀。

當時董潔的這番說辭,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許多人都在喊話她不要把父母的恩怨遷怒到孩子身上。

潘粵明前經紀人陳祉希更在朋友圈中大罵董潔,稱潘粵明的爸爸病重搶救,想見孫子一面都見不到,因為董潔說自己沒有這個義務。

董潔這樣決絕的做法或許情有可原,也許對往事耿耿於懷的她仍舊無法平靜的面對潘粵明。

但是她不應該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兒子的身上,將自己與伴侶的恩怨延續到兒子身上,剝奪他享受父愛的權利。

母愛是偉大的,但母愛有時候也是盲目的。

這種盲目表現在,當我們愛孩子的時候,我們很渴望對方能夠完全和我們自己感同身受:

因為我是這樣想的,所以只有你也這樣想,我才能感覺我們連結上了,我才能感覺到我們是一體的。

這種愛的盲目性,是造成母親克制不住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的源動力,也就是,她希望孩子和她想的一樣,希望孩子能和自己站在一邊。

她希望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跟她同仇敵愾的去忽視和拒絕傷害過自己的人。

而這樣盲目的愛,不僅會讓孩子感受到焦慮和恐懼,充滿不安全感,更會導致孩子父愛缺位。

父愛的缺位和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可能會給一個人的一生帶來巨大的災難。

猶記得,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曾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從父母身上學會了伴侶相處的模式,所以長大後,很多人嘴上說著「我不要成為你」,卻還是重蹈覆轍。

父親和母親缺位的童年,會讓我們長大後在選擇伴侶的時候,不停地找爸爸和找媽媽,因而很容易陷入重複性情感困境。

心理學家曾發現: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親教導。

而父母作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竟是母親的50倍。

那些與父親相處時間較長的孩子,容易從父親那裡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創造意識和想像力,有利於刺激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和自信心。

同時,父親的家庭教育中對孩子以後在自己家庭中的定位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男生往往以父親為楷模,從他那裡模仿男性思維和行為模式,女生則通過觀察父母來獲取以後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多數女生會根據父親的樣子尋找另一半。

更有研究表明,近2/3的自殺青少年,70%的未成年懷孕和濫用藥物的青少年,他們家庭中父親基本是缺席的。

這些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情感表達方面有所欠缺,性別意識弱,缺乏對異性應有的尊重,這些孩子成年後也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因此,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僅需要感受到母親的慈愛與嘮叨,更需要得到父親默默無言與不善言辭的關心,在與父親母親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中感受到愛,在愛的氛圍中長大,以後他才會有愛自己和愛他人的能力。

因此,無論我們與曾經的伴侶究竟有多水火不容,勢不兩立,都不應該將抱怨和仇恨延續到子女身上,而是儘可能為後代營造出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這或許才一個稱職的父母該盡到的職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