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窯可燒十萬瓷器,燒成僅8000可用,出窯後清新脫俗,太美了

溯芳齋 發佈 2020-02-06T17:30:58+00:00

上林湖越窯遺址分布唐宋時期越窯的窯業中心是上林湖,上林湖越窯遺址群位於浙江慈谿市東南的橋頭鎮一帶,由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銀錠湖四個片區構成,以上林湖區最為密集,目前共發現有窯址180餘處。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中國陶瓷研究之父」、中國近代享譽世界的陶瓷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陳萬里。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浙江的制瓷業從夏商時期開始,延及明清,其主流發展過程可以劃分成四個大的階段。

先秦時期的原始瓷

漢六朝時期的早期越窯

唐宋時期的越窯

宋元明時期的龍泉窯

唐代越窯,源於漢六朝時期的早期越窯,而早期越窯,又源於先秦時期的原始瓷器。唐代之前的中國制瓷業,基本集中在浙江地區,浙江的制瓷業幾乎等同於世界的制瓷業。

浙江是瓷器的故鄉,是瓷器的起源地。

瓷器起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先後經歷了先秦時期原始瓷的起源與發展以及漢六朝時期成熟青瓷的起源與發展兩個過程。制瓷史上的兩個里程碑式技術躍進:原始瓷的起源與成熟青瓷的出現,均發生在浙江。浙江不僅在夏商時期發明了原始瓷,而且在東漢時期成功燒造出了成熟青瓷,同時這一偉大的技術成果造就了先秦與漢六朝時期浙江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

先秦時期浙江原始瓷窯址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以德清縣為中心的東苕溪流域,而成熟青瓷的起源及其第一次興盛,主要在上虞曹娥江流域完成。

唐宋時期越窯的發展

進入隋唐以後,由於北方白瓷的發明,從而在唐代中晚期形成南(方)青( 瓷 ) 北( 方 ) 白( 瓷 ) 的 基本格局 ,浙江的相對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以越窯為代表的唐宋時期浙江制瓷業,在技術上一直居於時代的巔峰,引領著制瓷技術的發展。

上林湖越窯遺址分布

唐宋時期越窯的窯業中心是上林湖,上林湖越窯遺址群位於浙江慈谿市東南的橋頭鎮一帶,由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銀錠湖四個片區構成,以上林湖區最為密集,目前共發現有窯址180餘處。這裡窯業規模龐大、技術高超,是唐宋時期窯業生產中心與制瓷技術的引領者,同時是唐宋時期我國主要生產宮廷用瓷的窯場。

唐代晚期 凈瓶管子

唐代中晚期越窯開始走向繁榮,產品種類豐富、質量較高。總體上看,這一時期器物無論是胎還是釉,均較前一時期有了質的飛躍。胎質細膩堅緻,胎色青灰。器物滿釉為主,部分施釉不及底,施釉均勻,胎釉結合好,極少見剝釉或脫釉現象,釉質感極強,釉色青中泛黃。裝飾以素麵為主,較為流行的是將碗、盞等大口類器物的口做成花口形,壺等小口深腹類器物的腹部做成瓜棱形。

碗+匣缽

窯具除支燒具與間隔具外,這一時期最大的變化是匣缽的大量使用。這一時期越窯的產品無論是胎、釉這種質的飛躍,皆與匣缽的使用密切相關,匣缽的大量使用,不僅大大提高了裝燒量,同時使器物不再受明火燒烤,受溫更加均勻,免受落砂之傷,釉面更加均潤。特別是晚唐瓷質匣缽及用釉封口技術的出現,釉的呈色為之一變,出現後世所謂秘色瓷的天青或翠青色釉,此類瓷質匣缽的使用,是越窯頂級產品秘色瓷出現的重要技術保障。而秘色瓷將薄的透明釉類青瓷生產推向了極致。

五代 執壺

五代時期是越窯發展高峰時期,這一時期器物胎體更薄而器型更加輕盈,圈足類器物圈足普遍加高,外撇趨勢明顯;胎質細膩,火候高。青釉質量極佳,施釉極均勻,釉面均潤,釉色天青或略泛黃。

北宋早期的細線劃花

北宋早期器物變化並不大,胎釉質量較晚唐五代有所衰落。最大的變化是從以釉與造型取勝轉變為以裝飾取勝,流行細線劃花,紋飾纖細工整,線條清晰有力,細巧而不失力度,剛柔結合。

北宋中晚期的粗刻花

題材主要是花卉與禽鳥,有鳳凰、龍、白鷺、孔雀、鴻燕、鸚鵡、蝴蝶、鴛鴦、纏枝花卉、蓮荷等。每種動物的裝飾風格也各不相同,很有趣味。

北宋中晚期時期的越窯由盛轉衰,胎釉質量進一步下降,並開始流行夾層碗、五管燈等新式器物。胎釉變化極大,無論是胎還是釉,均不甚穩定,並且越到後段胎色變化越大、胎質越粗、出現大量氣孔等廢品的比例也越高。釉色中天青釉的比例極低,開始變深泛灰、泛黃,尤其是後段,幾乎不見瑩潤的釉面,青灰、青黃色釉死氣沉沉,質感不強。

這一時期裝飾極其複雜,在技法上,除沿用前一時期大量流行的細劃花外,出現大量的刻花、堆塑、鏤孔以及少量的印花等技法,以刻花技法及其紋飾最為流行。題材主要是各種花卉紋飾,其次是摩羯與海濤紋,少量的禽鳥、人物等,很多圖案比例失調。

南宋乳濁釉小罐

南宋時期的越窯稱為低嶺頭類型,青瓷產品在面貌上非常複雜,與傳統越窯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釉色上看可以分成兩種:傳統的青釉與新出現的乳濁釉。傳統的青釉產品又可分成兩類器物。一類以青灰色為基本格調,多數器物釉色較差,主要器物以日用的碗、盤等為主。裝飾以刻花為主,亦結合劃花及少量的印花。裝飾題材以花卉為主。

唐宋越窯的興衰與江南的治亂

上林湖越窯在唐代的興起,與安史之亂密切相關。安史之亂後,中原與西域的交往被阻隔,唐後期生活重心開始向南方偏移,對藝術的取向也從西方華麗彩章、極盡絢爛的風格,轉向江南水鄉的朦朧飄逸。越窯青瓷蒼翠欲滴,如江南悱惻纏綿的雨季中不經意回眸而邂逅的一池清荷,在大唐經歷了濃艷繁華的春色後,以清淺淡雅的安寧平和,迎合了世人慾遠離沉酣迷亂,嚮往平靜祥泰的心理需求。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更是將越窯如涼露浸衣之青列為青瓷的定色標準。此期產品中還能看出唐代的豪放,像石濤的畫,用筆縱肆充滿野氣,而溫潤如玉。

上林湖越窯遺址

錢鏐東南割據後,江南的富足及錢氏家族對文化的敬重,使越窯在唐末至五代時期迎來了發展的頂峰,其創燒的秘色瓷不僅代表了傳統薄釉青瓷的最高發展水平,是制瓷技術上的巨大突破,而且使秘色瓷成為唐以後歷代高檔青瓷的代名詞。這個全新的青瓷品類中刻劃花紋不再,胎體多帶棱有筋,以造型簡潔為美,施薄釉,胎薄,質極細膩,凸顯釉色之純。徐夤當年用「輕旋薄冰盛綠雲」來指秘色瓷,極貼切。

由江南五代時期器物的清淡,可以感受到民眾的內心趨向平和幽靜的內省,繁麗激越的盛唐音色已瞭然無痕。由雅淡之趣,可發幽思,看來此時江南不論人性還是藝術都開始進入平淡,臻於成熟。

進入北宋,政治的變動引起了秘色瓷技術的失傳,越窯青瓷再一次使用大量的刻劃花裝飾,早期在高質量青釉的襯托下,產品尚不失華美,但在藝術風格上卻遠離了秘色瓷以形色取勝的神采,產品特色不再。由於唐末五代的長年戰事,北方絲綢之路阻塞,加上宋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和政府對商業的扶持,使得海上貿易迅速增長,很快取代了北方陸路交通,東南沿海成為進出口商品的集散地。唐晚期上林湖越窯產品開始在東南亞、西亞乃至東非廣大地區出現,北宋早期的越窯產品更是大量用於外銷,成為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輸出品。北宋中期越瓷質量的衰退,失去了秘色瓷的特色,加之王安石精簡開支的改革,使越窯失去了宮廷用器採購這個最重要的消費群體,這個繁盛了三百餘年的名窯開始面對蒼涼蕭瑟的秋光,衰落必不可免。

同時期的龍泉窯青瓷、景德鎮青白瓷各有特色,質量上乘,逐漸取代越窯成為新的名窯。

宋室南渡,汝窯衰亡,上林湖地區成了早期宮廷用瓷的主要生產地,為上林湖越窯帶來了短暫的最後榮光。越窯的傳統生產工藝結合南下的汝窯技藝,創燒出全新的乳濁釉產品,南宋時期的越窯上承汝窯傳統,下啟南宋官窯,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南宋政權安定後,乳濁釉產品大量在龍泉窯生產,越窯的使命到此終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