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正的鎮關西種世衡,是如何與西夏開展鬥爭的?

清論歷史 發佈 2020-02-06T20:04:29+00:00

在書中即使連切肉的鎮關西,對小種經略相公也十分敬畏,這是因為種家從种師中的祖父種世衡開始,連續三代都是北宋邊防大將,為北宋的邊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手下的軍隊也被人們稱為種家軍,是當時北宋邊軍的主力。

引言

在中國的傳統四大名著《水滸傳》之中的主人公之一魯智深是在小種經略相公手下做提轄。而他提到的小種經略相公,就是北宋名將种師道。

在書中即使連切肉的鎮關西,對小種經略相公也十分敬畏,這是因為種家從种師中的祖父種世衡開始,連續三代都是北宋邊防大將,為北宋的邊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手下的軍隊也被人們稱為種家軍,是當時北宋邊軍的主力。

而創建了種家軍的種世衡更是北宋著名的軍事將領之一,其軍事活動主要在北宋與西夏的邊境地區,種世衡作為當時北宋最重要的西北將領,在抵抗西夏進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活動時間正好是西夏剛剛建國的時候,那是西夏的開國皇帝李元昊對於中原一直虎視眈眈,而且軍事能力出眾,北宋的邊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而種世衡在邊境地區修建了青澗城,並積極與周邊的少數民族部落修好,讓北宋有了可靠的前沿陣地,而且其還善於使用謀略,依靠反間計使得李元昊殺死了其手下的重臣,緩解了北宋的邊防壓力,在防衛李元昊的過程中可謂居功至偉,而種家軍的名號也是從這個時候起響徹中國西北的。


修築發展青澗城,開創邊防新方法

種世衡是北宋名臣种放的侄子,從小就展露出了不俗的志向。他本來可以因為叔父的影響走進中央政治圈,做一名地位尊崇的文臣,他也確實曾經做到了太子中允的位置。但是由於種世衡為人剛正不阿,在其擔任涇陽知縣的時候曾經得罪過里胥王知謙,之後又和當時皇后的姻家,王蒙正結下了仇怨。之後這兩個人聯合起來誣陷種世衡,導致其遭到貶謫,仕途不順。後來在宋綬等人的幫助之下,他才重新被啟用,來到了西北邊境開始承擔邊防的工作。

在剛剛來到邊境的時候,種世衡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只求苟安,而是希望能夠有所作為來改變當時北宋被動挨打的局面。種世衡認為北宋之所以在於西夏的戰爭中一直處於不利的局面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北宋在戰事的前線缺乏可靠的軍事據點。種世衡在經過考察之後,將自己的目光鎖定在了兗州東北方向上的寬州城故址之上,他認為這裡的地理條件十分優越,既是商隊的必經之路,可以用來進行貿易,更可以與延安地區的防禦聯繫起來,抵禦西夏人的進攻,甚至可以以此為據點來尋求北面的失地。

於是種世衡立即著手新城的建設,當時的西夏人也知道這裡的戰略價值,於是不停派兵前來騷擾,但是種世衡依然沒有放棄修城的工作,他在這段時間中積極調動兵馬與西夏的軍隊交鋒,打退了多次進攻,讓工事順利進行下去。

但是在修城的過程中種世衡又遇到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在這座新城中缺少水源,在乾旱的西北地區一旦城中沒有水源,就極有可能在日後的守城戰中面臨斷水的危險。種世衡於是下令讓工人們深掘土地,終於在下挖了一百五十尺後挖到了石板,但是人們紛紛認為石下沒有水源,而且繼續碎石難度太大。種世衡於是進行重金獎勵,讓工人們繼續碎石,終於挖出了泉水,解決了水源的問題,這座新城也被命名為青澗城。

在青澗城建好之後,種世衡為了讓青澗城得到發展,先是在城周邊開墾了大量的田地,並讓士兵在此屯田,用來解決糧食供應問題。之後他還招募商人,並主動向他們提供本錢,在城中發展貿易,讓青澗城逐漸富實起來,成為了後來抵禦西夏進攻的重要軍事據點。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然處險無泉,議不可守。鑿地百五十尺,始至於石,石工辭不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錢,卒得泉。城成,賜名青澗城。遷內殿崇班、知城事。開營田二千頃,募商賈,貸以本錢,使通貨贏其利,城遂富實。"

在青澗城建立起來之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種在邊境上修建城池的方法也逐漸成為了北宋政府常用的防守方法。范仲淹在得到了種世衡的啟發之後不但修建了著名的大順城,在之後還讓種世衡在西夏的邊境地區修建細腰城,這座城在之後的戰爭中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且還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種世衡對於少數民族的拉攏與其重要意義

在青澗城修建完成之後,種世衡就轉變了自己的工作重點。在當時的北宋西夏邊境地區,散布著大量少數民族部落,其中以之前被党項人奪取了根據地的吐蕃人和回鶻人為主。這些人對於北宋政府並沒有誠心歸附,是十分危險的不確定因素,因此如何拉攏他們,讓他們成為北宋可以依仗的力量,就成為了種世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種世衡深知當時的少數民族部落對於北宋政府並不是十分的信任,而且當時的政治形勢相對複雜,今日的盟友變成明日敵人的事件屢見不鮮。因此他決定先在少數民族中樹立起自己的信譽,再用利益來籠絡這些部族首領。

當時青澗城附近最重要的兩個民族是吐蕃和羌人。種世衡先和吐蕃人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吐蕃此時勢力最大的部落為牛家族,他們對於之前的北宋官員都十分的疏遠。但是由於種世衡威名赫赫,因此其首領還是前去拜見了種世衡。在這次會面中,種世衡約定在第二天前去他的部落與其會面。

可是當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雪,積雪厚達三尺。當時的吐蕃人都認為種世衡不會如約而至了,但是種世衡卻頂著風雪來到了吐蕃人的領地,這讓吐蕃首領十分感動,並與種世衡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在之後的幾次戰鬥中都為北宋政府提供了幫助。

當時另一個勢力最強大的民族就是羌族,種世衡採取了與對付吐蕃不同的策略,他給予了這些羌族首領不少封賞,以此來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一次他邀請羌族最大部落的酋長慕恩飲酒,期間他發現慕恩私下在和自己的侍女調情。

種世衡撞破了這件事之後卻並沒有責怪慕恩,反而將這名侍女賞賜給了他,這讓慕恩十分感激,並願意為種世衡提供幫助。慕恩在當時的少數民族中極有聲望,因此每當有少數民族作亂的時候,種世衡都會讓慕恩前去平叛,每次都能夠很快平定。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羌酋慕恩部落最強,世衡嘗夜與飲,出侍姬以佐酒。既而世衡起入內,潛於壁隙中窺之。慕恩竊與侍姬戲,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慚懼請罪。世衡笑曰:"君欲之耶?"即以遺之,由是得其死力。諸部有貳者,使討之無不克。有兀二族,世衡招之不至,即命慕恩出兵誅之。其後百餘帳皆自歸,莫敢貳。"

之後種世衡更是在這些少數民族部落之間建立了烽火傳訊機制,提升了情報的傳遞速度,為之後的戰爭提供了不小的幫助。種世衡作為北宋邊防重臣,深知這些少數民族在戰爭以及維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並與他們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這也是其高超政治智慧的集中體現。

巧用反間計,除去西夏大將野利兄弟,穩定邊境局勢

在李元昊登基之後,便開始頻繁騷擾北宋的邊境,以求提升自己的威望,迫使北宋承認自己的帝位。當時除了李元昊之外,他還會派出不少其他將領對北宋的邊境進行騷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野利剛浪㖫和野利遇乞,他們甚至自稱大王,對北宋的邊境發起頻繁的騷擾,造成了不少破壞。

種世衡打算通過離間的手段來消滅這兩個北宋的心腹大患,他派出使臣向野利剛浪㖫送去賄賂,宣稱希望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恰逢此時野利剛浪㖫也派出使者來向北宋求和,種世衡知道這是假降,但是他決定將計就計,答應了他們的請降,並再次派出使者面見野利剛浪㖫,並獻上了偽造的朝廷文書,聲稱要將其封為夏州節度使。此事在《宋史》中有如下記載:

"世衡為蠟書,遣嵩遺剛浪㖫,言浪埋等已至,朝廷知王有向漢心,命為夏州節度使,奉錢月萬緡,旌節已至,趣其歸附,以棗綴畫龜,喻其早歸之意。"

而夏州節度使之前一直是党項人首領李氏的官爵,野利剛浪棱知道此事關係重大,便將使者押送到西夏都城面見李元昊,聲稱自己沒有通漢之心。但是李元昊仍然對野利兄弟十分懷疑,並制止其回到自己的軍隊之中。在之後不久,李元昊就下令殺死了野利兄弟,這對於北宋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幫助他們贏得了一段和平時期,讓邊防士兵們得到了難得的喘息機會。

種世衡在發現了對面假降的意圖之後,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殺死來使,而是將計就計,巧用反間計除掉了野利兄弟,這一方面是其智慧的體現。而且還表面種世衡對於西夏國君李元昊是十分了解的,知道其心胸狹窄,好猜忌,才保證了計策的成功,這也是種世衡個人能力的完美表現。


結語

北宋作為中國歷史上相對特殊的時代,其一直沒能恢復中原的全部領土,並且長期處於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之下,而在北宋年間興起的西夏政權也是北宋邊境的重要隱患。而種世衡作為名門之後,依靠自己強大的個人能力在西北地區穩定住了邊境局勢,阻擋了西夏雄主李元昊的進攻,並且設計翦除了其羽翼,還在西北地區建立起了未來的重要軍事屏障青澗城,可謂頗有建樹。

而種世衡更重要的貢獻則是在北宋的邊境上組織起了一支頗有戰鬥能力的軍隊,也就是後來被稱為種家軍的西北軍。當時西夏李元昊勢大,北宋政府的反抗意願並不堅定,而種世衡在這樣的不利局面下,依然保持高昂的鬥志,穩定了北宋軍民的心理。而且其注重基礎建設,大力發展屯田和商業,讓北宋有了與西夏長期對峙的資本。而且其積極與周邊的少數民族搞好關係,依靠自己強大的個人魅力將當地的軍民凝聚到了一起,這也是後來種家軍得以長期存續的根本原因,可以說種世衡對於北宋邊境穩定的貢獻是十分卓越的。



參考文獻

1《宋史》

2《西夏書事》

3《三朝北盟會編》

4《續資治通鑑長編》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