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愛因斯坦晚年認為「命運是註定的」?人類是高緯文明所創造?

小彭來給您解惑 發佈 2020-02-10T17:14:17+00:00

總所周知愛因斯坦憑藉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很快成為了智慧的代表,但是愛因斯坦晚年卻一直堅信一個觀點:命運是註定的,這個觀點其實就是非常典型的「拉普拉斯決定論」。

總所周知愛因斯坦憑藉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很快成為了智慧的代表,但是愛因斯坦晚年卻一直堅信一個觀點:命運是註定的,這個觀點其實就是非常典型的「拉普拉斯決定論」。什麼是決定論呢?其實就是認為整個世界的將來任意一個時刻都是可以通過精確計算的,只要我們掌握了足夠的物理規律,將來雖然還沒到來,但是我們卻能夠預測將來的一切。

這個觀點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比如我們用牛頓第二定律和萬有引力公式,可以預測運動物體將來任意一個時刻的位置和速度,並且去做實驗發現理論與實際高度吻合。所以我們很自然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我們掌握的物理規律足夠多,將來不具有真正的隨機性。

但是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微觀世界的運動規律和我們宏觀世界完全不一樣,首先我們無法同時獲取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這也就是著名的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這個原理告訴我們你永遠也別想同時測准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而且不確定度存在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位置測准了速度就不准,速度准了位置就不准。

這個原理本身並沒有帶來重大問題,但是一旦我們不能拿到一個物體的速度和位置,那麼你所能獲取的「初始信息」就會有殘缺。我們知道你如果要預測一個物體將來的運動情況,必須要獲取初始信息對不對?初始信息包括這個物體的當前速度、位置、質量等等。但是「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速度和位置你只能拿一個,這意味著我們的「初始信息」殘缺了,要用一個殘缺的信息去預測物體將來的狀態顯示是不科學的。

有不少網友針對這個「不確定性原理」進行了反駁,很多網友認為微觀世界我們無法同時測准「速度」和「位置」是因為目前我們掌握的物理規律還不夠造成,以前古人無法測准太陽的體積,但是隨著人類掌握的物理規律越來越多,我們現在連銀河系的體積都能測准了,所以我們很自然得出結論:現在測不準不代表將來測不準。

但是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卻不是我們掌握的物理規律不夠,而是微觀世界本來如此!我在前面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貝爾不等式在微觀世界不成立,證明微觀世界的確不確定》專門講解了微觀世界不確定是其本質屬性,如果感興趣可以往前翻下看下。貝爾不等式在微觀世界不成立已經足以證明,微觀粒子的確具有所謂「疊加態」,也就是一個微觀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也可以處於多個速度的疊加態,而且這種「疊加態」並不是因為微觀粒子運動速度太快看起來像「疊加態」,而是微觀粒子本來就一直處於「疊加態」。這種疊加態可以用「薛丁格方程」的波函數來描述,比如位置疊加態,我們可以把位置當做橫坐標,機率當做縱坐標,於是一副「位置機率圖」就誕生了,我們來看看微觀粒子的位置機率圖和宏觀物體位置機率圖的差別。可以看出微觀物體在多個位置都有存在的機率,但是宏觀物體只在某一個地方存在機率,其餘地方為0,所以微觀粒子可以看成是一束機率波。

一旦這個疊加態有了明確的數學表達,那麼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就說明,我們永遠無法100%精準預言將來,所以愛因斯坦認為的命運已經註定,這個觀點目前看了已經錯了。那麼就只剩下一個問題:人類真的是高緯文明所創造?

其實通過剛剛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是無法預測將來的,尤其在微觀領域,我們永遠不能通過現在去預測將來一定會如何,我們只能根據薛丁格的波函數給出將來會發生某事情的機率值而非確定值。所以人類不太可能是高緯文明所創造,雖然高緯文明可以洞察整個「時間軸」,但是如果高緯文明也遵循「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那麼它也只能洞察時間軸上某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值而非確定值,所以高緯文明也無法做到「洞察一切」。我是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如果對文章有異議可以留言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