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程陽八寨,最有侗族風情的千年古村寨,民族風俗古老而神秘

行者老張 發佈 2020-02-10T17:15:25+0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廣西雖然以壯族為主,但是其它的少數民族也很多,苗族、仫佬族、侗族、瑤族等等。

這裡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民族風情。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是我國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廣西雖然以壯族為主,但是其它的少數民族也很多,苗族、仫佬族、侗族、瑤族等等。廣西三江就是一個侗族自治縣,中國最有名的那座風雨橋就在三江的程陽八寨,這裡由八個侗族村寨組成,所以叫「八寨」。

程陽八寨隱藏在湘、桂、黔三省交界處的大山之中,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侗族村寨群,寨內有保存完好的侗族建築,寨民保持著傳統的民族習慣,穿侗族服裝飾品,能歌善舞,還保留著特有的生活習俗,和現代文明比起來,他們的生活猶如一股清流,加上村寨周圍山清水秀,真的就像我們夢想中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近些年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讓廣西很多藏匿在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村寨被人們熟知,程陽八寨現在是廣西最著名的旅遊景區之一,集休閒娛樂、探索自然、體驗民俗於一身,每到節假日村寨內都會舉辦各種民族活動吸引遊客。程陽八寨是侗族中的千戶大寨,有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程陽大寨、平埔、吉昌等八個自然村寨,居民兩千多戶,超過萬人。

少數民族的最大特點就是節日多,程陽八寨歷來就有"百節之鄉"的美譽,每逢節日,村村沸騰、寨寨歡歌、處處一片喜氣洋洋。最奇特的就是程陽八寨侗族青年的交往結婚方式,現代侗族青年交往和我們一樣通過別人介紹或者自己相互認識,但是侗族傳統的結婚習俗則在我們看來或許有些「奇葩」。

程陽八寨的侗族男青年在春節前「行歌坐夜」兩三晚,雙方方父母認同後,大年三十晚上要偷偷去娶新娘,半夜娶新娘回到家放鞭炮,大家才知道哪家娶新娘子了!更有趣的是,有的還沒有見過新娘子一面!新郎自己都不知道新娘子是誰,到三十晚上,自己去找,哪家姑娘願意,就把新娘子娶回家裡來!

這裡的寨民還一直流傳著這樣的風俗:新娘嫁到新郎家的第一天,第一件事便是到村旁的水井挑水。一般由新郎家的妹妹和堂妹挑,也有新郎家兄弟男扮女裝伴挑的,標誌著新娘從此負起家庭負擔,和家人同舟共濟、和睦相處。

大年初一早飯過後,各個村寨的小伙子到新娶媳婦的新郎家看新娘,如果新娘是他們認識的或者是之前曾經談過戀愛的,他們就會鬧著要新娘給他們打油茶吃,作為最後一次油茶告別會。新娘家姑娘,給新娘送換洗服飾,將疊得整整齊齊的侗族服裝、布鞋等用竹籃裝好,用扁擔挑著去,標誌著新娘心靈手巧的手藝。

正月初一,侗族村寨的老人則聚集在鼓樓裡面,手拉手,肩攀肩,唱起耶歌,歌曲內容一般是祝福、新年、新春、新社會,歌頌好村寨、好生活,俗稱「耶踩年」。新娘嫁到新郎家,第二天舉辦慶祝喜酒,宴席分為早、中、晚餐和初三的早餐,宴請的都是新郎家的親戚朋友,新娘家不參與,親戚朋友和村民也都會送禮,鞭炮響聲不斷。

侗族人民也是熱情好客的,他們接待貴客就會用「百家宴」,百家宴是侗族人民待客的最高禮儀,每逢村寨互訪或有特別尊貴的客人來訪時,全村各戶自備酒菜飯,一起到鼓樓坪「一」字型擺開長桌,客人可從第一桌吃到最後一桌,你來我往、觥籌交錯、熱鬧非凡。據說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吃百家飯、聯百家心、驅百種邪、成百樣事」。

「百家宴」是侗族熱情好客、團結友愛、和諧大同的文化象徵,在三江侗族地區已流傳了數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演變為現今每逢重大節慶或重要賓客來訪時必備的款待儀式。程陽八寨「冠小百家宴」自從2003年舉辦以來,成為侗族民族風情旅遊最受遊客歡迎的節日活動。

到侗族村寨遊玩,當然要好好感受一下侗族的民族建築文化,只要是侗寨,必有風雨橋和鼓樓,程陽八寨的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鼓樓和風雨橋了。寨內隨處可見侗族特色的風雨橋、鼓樓、吊腳樓等民族建築,大部分為明清時期所建,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是侗族傳統文化的代表。

程陽八寨接壤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和貴州黎平縣,都是侗族特色旅遊明顯,侗族風情濃郁。程陽八寨距三江縣城約20公里,三江屬於廣西柳州。對少數民族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裡體驗一下。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

【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旅遊愛好者,非常時期,響應號召不出門,宅在家裡看世界。歡迎關注、點讚、評論,不吝賜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