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確診到趙忠祥老師去世,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什麼癌症這麼恐怖?

普外科曾醫生 發佈 2020-01-17T03:49:12+00:00

而2019年底,趙忠祥突然消瘦,腿部變腫,才在家人的勸說下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癌症,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了​如果能夠早發現,結局也許會完全不一樣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都明白了,跟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原來趙老師並沒有每年都定期參加體檢,而是連續3年拒絕體檢,等到出現消瘦、腿腫再去醫

據新聞報導,趙忠祥老師2019年12月份不舒服去醫院看病,發現是癌症晚期,2020年1月16日去世,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是什麼癌症這麼恐怖?

像趙老師這樣的名人,應該很愛惜自己的身體,難道沒有每年定期參加體檢嗎?難道不能早期發現癌症嗎?癌症篩查還有意義嗎?今天曾醫生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肺癌晚期去世,昏迷六七天

根據紅星新聞報導,趙忠祥的好友魏明倫證實,趙老師罹患肺癌:「他是肺癌。」魏明倫雖然沒有去北京看望趙忠祥,但是一直通過電話聯絡好友,了解情況。「去了醫院就昏迷了,昏迷了大概六七天。」魏明倫說,這個比自己小4個月的好友去世,自己沒有反應過來。

魏明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趙忠祥生前極少去醫院,去年10月摔倒後,仍然選擇不去醫院。「過了一段時間,趙忠祥身體就出現問題了,心悶、頭昏、全身浮腫,這才去了醫院。」魏明倫表示,此前趙忠祥家人都不知道他有肺癌這個病症,也是到最後時間,才在醫院檢查出來。

其實早就發現了異常?3年拒絕體檢

根據新京報的報導,趙忠祥老師在3年前就曾經發現一個腫瘤,當時穿刺活檢是良性的。因為穿刺帶來了一些不舒服,導致趙忠祥老師連續3年拒絕體檢。而2019年底,趙忠祥突然消瘦,腿部變腫,才在家人的勸說下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癌症,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了

如果能夠早發現,結局也許會完全不一樣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都明白了,跟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原來趙老師並沒有每年都定期參加體檢,而是連續3年拒絕體檢,等到出現消瘦、腿腫再去醫院看病,已經晚了,癌症已經全身轉移了。

趙老師的情況,給我們大家很大的警示作用,原來名人也這麼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沒有定期的體檢,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已經為時已晚。絕大部分晚期癌症,是不可能治癒的,而早期癌症,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

其實,不僅僅是名人,有一部分醫生也同樣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沒有定期參加體檢,我身邊就有好幾位醫生,平時不注意,等到發現的時候,都是癌症晚期了。

其中一位還是全國知名腫瘤醫院的專家,自己治了一輩子的肝癌,最後自己也是肝癌,發現的時候就是晚期,不到半年就去世了,真的是令人唏噓。

想要早期發現肺癌,應該這麼做!

肺癌是我國的第一大癌,也是全世界的第一大癌,我國肺癌在男性當中發病率排第一位,女性中排第二位。我國每年新發肺癌超過80萬,死亡人數超過60萬。

建議40歲以上,有以下一項高危因素的人群,每年接受一次肺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吸菸≥20包年,包括戒菸時間不足15年者;被動吸菸者;職業暴露史(石棉、鈾、鈹等);惡性腫瘤病史或家族肺癌史;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瀰漫性纖維化肺病史。

肺癌的高發年齡為45-65歲,對於非高危的人群,也可以在這個年齡段進行每年一次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

胸部低劑量的螺旋CT檢查是首選的肺癌篩查手段,放射劑量低,對身體的損害小,而且解析度高,可以檢出直徑僅2毫米的微小結節。

總而言之,希望大家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一定要戒菸,定期體檢,對於肺癌,首選肺部的低劑量CT檢查,高危人群可以從40歲開始進行篩查。#清風計劃##真相來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