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識:背誦與動圖相配

靜和v初高中資料 發佈 2020-01-09T09:15:07+00:00

還記得當初我們記筆記的時候會經常自己畫圖,來方便記憶,有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同學們記憶猶新,也會在黑板上採用畫圖的方式,在配合有趣的講解,讓大家印象深刻。


如何有效的背誦高中生物知識,並且還不容易忘記呢?還記得當初我們記筆記的時候會經常自己畫圖,來方便記憶,有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同學們記憶猶新,也會在黑板上採用畫圖的方式,在配合有趣的講解,讓大家印象深刻。

如今,班裡都裝有多媒體教室,不再用黑板,上課也不需要手動畫圖了。看,以下的這些動圖配合上知識點,是不是會更容易記呢?

必 修 1


1、生命活動一定離不開細胞,但生物體不一定都具有細胞結構(如病毒)。

2、具有細胞結構生物的遺傳物質一定是DNA,但生物的遺傳物質不一定都是DNA。

3、生物界元素一定是從無機環境中獲取的,但生物界所具有的化合物在無機環境中不一定能夠找到。


4、胺基酸一定含有氨基與羧基,但不一定只含一個氨基與一個羧基。

5、單糖一定是不能再水解的糖,但不一定是還原糖。

6、生物體的主要供能物質一定是糖類,但糖類不一定都能夠提供能量(如纖維素)。


7、含有葉綠體的細胞一定是植物細胞,植物細胞不一定都含有葉綠體(如根尖細胞)。


8、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需要光照,但不一定具有葉綠體(如光合細菌)

9、植物細胞一定具有細胞壁,但具有細胞壁的細胞不一定是植物細胞(如細菌)。

10、含有中心體的細胞一定不是高等植物細胞,但不一定是動物細胞。

11、有成形細胞核的細胞一定是真核細胞,但真核細胞不一定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12、含有膜狀細胞器的細胞一定是真核細胞,但真核細胞不一定都具有膜狀的細胞器(如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13、細菌一定不含有線粒體,但不一定進行無氧呼吸。


14、人體劇烈運動無氧呼吸時一定產生乳酸,但不一定導致pH的變化。

15、有水生成的呼吸一定是有氧呼吸,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呼吸不一定是有氧呼吸。

16、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是無氧呼吸,但無氧呼吸不一定都屬於發酵。

17、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一定能進行呼吸作用,但能夠進行呼吸作用的細胞不一定能進行光合作用。


18、主動運輸一定需要載體、消耗能量,但需要載體的運輸不一定是主動運輸。

19、酶發揮最佳的催化效能一定需要適宜的條件,但植物酶與動物酶所需的外界條件不一定相同。


20、能夠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一定不是動物細胞,但植物細胞不一定都能發生質壁分離。

21、能夠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但能夠產生酶的細胞不一定能產生激素。

22、酶的催化作用一定具有專一性,但不一定只催化一種生化反應。

23、能進行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細胞一定是真核細胞,但真核細胞不一定都能進行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

24、生物體的直接能源物質一定是ATP,但ATP不一定都是由糖類分解合成的。

必 修 2

25、在相同的環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但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26、能夠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一定是高等生物,高等生物不一定都進行有性生殖。

27、單細胞生物一定進行無性生殖,但不一定進行無絲分裂。


28、在正常情況下,兒子的色盲基因一定來自母親,女兒的色盲基因不一定來自父親;母親色盲其兒子一定是色盲,但女兒不一定是色盲。

29、基因一定是DNA上的片段,但DNA上的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30、DNA複製時一定要解旋,但DNA解旋時不一定是在複製(如轉錄)。

31、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一定不同,但不一定與組成DNA的脫氧核苷酸種類、數量有關。具有細胞結構生物的遺傳物質一定是DNA,但生物的遺傳物質不一定都是DNA。

32、基因一定能決定生物的性狀,但生物的性狀不一定由一對基因來決定。


33、每種tRNA一定只能轉運一種胺基酸,但一種胺基酸不一定由一種tRNA轉運。

34、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一定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但不一定能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35、遺傳病一定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疾病,但生來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


36、生物的進化一定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但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形成新物種。

37、經過生殖隔離後一定導致形成新物種,但新物種的形成不一定是通過地理隔離達到生殖隔離所致(如多倍體的形成)。

38、不同物種之間一定存在生殖隔離,但不一定能產生可育後代。

39、著絲點數一定等於染色體數,但染色體數不一定等於DNA分子數。

40、同源染色體一定來源不同,但大小、形態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體X與Y)。

41、一倍體一定是單倍體,但單倍體不一定是一倍體。

42、自然選擇一定是定向的,但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

必 修 3


4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一定是單向的,但不一定是從軸突傳到樹突。

43、大腦皮層一定是人體最高級的神經中樞,但所有反射不一定都是由大腦皮層控制的。


44、通過產生抗體消滅抗原的免疫一定有體液免疫,但有T細胞參與的免疫不一定是細胞免疫。

45、激素調節一定屬於體液調節,但體液調節不一定都靠激素來進行調節。

46、胰島素缺乏一定會導致糖尿病,但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


47、能夠產生抗體的細胞一定是漿細胞,但漿細胞不一定來源於B細胞(如記憶細胞)。

48、生長素一定能夠促進植物生長,但不一定都起促進生長作用。

49、生長素的運輸一定從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但不一定是從植物位置的上部運輸到下部。


50、一個物種進入新環境,理想條件下一定呈「J」型曲線增長;但在自然條件下不一定呈「J」型曲線增長。


51、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一定是捕食關係;但一個生物個體以另一生物個體為食,不一定是捕食關係(如種內鬥爭)。

52、一個生態系統中一定有生產者和分解者,但不一定有消費者。

53、生產者一定屬於自養型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綠色植物(如硝化細菌)。

54、消費者一定屬於異養型生物,但不一定都是動物(如菟絲子、病毒)。

55、食物網中的動物一定不屬於第一營養級,但不一定只處於一個營養級。

56、分解者一定不占營養級,但分解者不一定是細菌與真菌(如蚯蚓、蜣螂)。

57、能量金字塔一定是正金字塔,但數量金字塔不一定是正金字塔。

58、生物都有一定的價值,但不一定都有直接價值。


59、番茄在未受粉之前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處理獲得的果實一定是無子果實;但無子果實不一定都是用生長素處理形成的,如無籽西瓜。


本文綜合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