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記憶中的2019網際網路行業

uptoyou 發佈 2020-01-03T12:46:05+00:00

從20世紀末開始,網際網路也已經走過二十多個年頭,發展的今時今日,移動網際網路也已成為全世界的基礎設施,未來的十年,或許將又是一個新的時代,物流網時代。

2019年過去了,世界踏入了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從20世紀末開始,網際網路也已經走過二十多個年頭,發展的今時今日,移動網際網路也已成為全世界的基礎設施,未來的十年,或許將又是一個新的時代,物流網時代。

回看2019年的網際網路行業,跟隨著整個經濟大環境的下行,似乎更多的是焦慮,更少的是收穫。這一年來,沒有出現如共享單車般堪稱「新四大發明」的新模式,也沒有如代表「新零售」的盒馬、瑞幸般橫空出世的新概念,甚至連一款如抖音般的新現象級App產品也都沒有誕生。

在筆者的記憶中,這一年來,雖然各大廠、各大風雲人物依然秉承網際網路的創新精神,新產品、新嘗試仍層出不窮,但更多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修補,終究沒有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

總的來說,2019年的網際網路,沒有驚喜,也沒有認知刷新。

社交產品大混戰

社交,作為黏性極強的入口級產品,向來是網際網路的必爭之地。2019年伊始,聊天寶、多閃和馬桶MT的同日高調官宣,一時間形成一種「三英戰微信」的態勢。

這「三英」來頭並不少,主打視頻社交的多閃出自「App工廠」的字節跳動,生來承載著抖音的IM模塊轉移;主打話題社交的馬桶MT,則來自曾風光無兩的快播創始人王欣;以強利益切入的聊天寶則是出自連續創業者羅永浩。

結局如何?正如筆者曾經多次撰文提及的那樣,熟人社交市場大局已定,要真想實現顛覆,只能待硬體層面的創新。

戰鬥基本只維持了不到兩個月,這「死亡」速度之快實在讓人驚嘆。

馬桶MT從出生便遭到微信封殺缺乏拉新手段死於襁褓;聊天寶則是「生於拉新,死於留存」,通過強利益刺激而來的用戶心智扭曲無法形成黏性;擁有雄厚背景的多閃企圖通過內容形態的創新邊緣切入,但視頻聊天實在太受限於場景,即便在大筆的廣告資金投入下曾迅速增長,但大潮過後便一直是不瘟不火、苦苦支撐。

「三英」的落寞更加印證了先發優勢明顯的熟人社交市場難以後來居上,那麼,陌生人社交方向呢?

在這一條賽道上,已有探探、陌陌、脈脈等一眾好手,但作為社交龍頭大哥的騰訊依然不甘示弱,當然,對社交念念不忘的阿里也若有所思。

這一年來,鵝廠先有QQ端內孵化的擴列,再是接踵而來的獨立App如貓呼、輕聊......年末的時候還高調上線升級版的漂流瓶「燈遇」。如果說熟人社交大局已定,那麼陌生社交則仍有一片天地。

因為陌生社交的先發優勢並不明顯,其難點只在於創造新的破冰場景,不管是顏值型社交、緣分型社交還是遊戲社交,只要找到一個新的有意思的切入點,就有可能實現「邊緣切入」。畢竟,熟人社交App往往一兩個就夠,但陌生社交App則可以有多個滿足用戶打造不同人設、往不同方向交友的需要。

而在支付寶社交中折戟的阿里,在自身擅長的To B向的IM工具釘釘上扳回了一句,在站穩腳跟以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To C社交嘗試,這一次,他們選擇了校園市場。

阿里的Real如我,重新復活的人人......校園社交很可能在2020年迎來一場腥風血雨般的大戰。

拼多多終究成精了

曾經對黃崢老師對標迪士尼和Costco表示讀不懂的筆者,在今年的文章當中也多次把主角給了小巨頭拼多多。如今的拼多多已不再是「初生牛犢」,真實GMV已經超過京東,成為國內第二大綜合電商平台。

在大眾的印象里,以「農村包圍城市」起家的拼多多應當是瞄準五環外市場最大低值爆品的代表詞。然而,今年的百億補貼持續刷新人們對它的認知。

回過頭來,筆者才發現,其實拼多多早年所塑造的「占便宜」心智認知是多麼強大的存在。所謂的消費升級,其實並不意味著消費更高價值的商品,而是以更優的價格銷售更適合的產品,低價並不等於低質。

從長遠來考慮,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是要在「省錢」認知上重拾「正品」的印象,而其選擇的爆品策略,則是形成廣泛口碑傳播的較優解。經過「雙十一」一役,拼多多在一二線城市中的影響力已經迅速增強。

有不少人曾擔心微信針對強誘導分享的封禁,將對其友商拼多多形成強衝擊。然而,其實拼多多早已「脫離」了微信。

拼多多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App月活躍用戶數占當年度活躍買家數的比例已經高達的75.75%,而這一數據在2017年一季度僅為22.16%。

微信此舉,不過是為拼多多立起了城牆,讓社交電商的後來者失去薅羊毛成長的機會,所以,我們也看到有拼多多門徒之稱的淘集集走向了死亡。

對於拼多多的未來,筆者是持樂觀態度的,如果不出意外,拼多多將會進一步拉開與京東的距離,而接下來要看的是在大勢所趨的內容電商上,拼多多如何在短視頻、直播等領域上挑戰早已有所布局的淘系了

寒風中的抱團取暖

在不明朗的大環境中,網際網路大玩家們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抱團取暖,聚焦自身的優勢業務而放棄外延業務,或是選擇​強強聯手共度時艱。

在短視頻一戰中久久無法取得關鍵性突破的騰訊,雖然一直宣傳堅持對微視的投入,但「身體」​卻很誠實。在越來越大的財務壓力下,騰訊選擇和快手聯姻,意圖通過微視和快手的差異化定位以及兩家公司在流量和IP上的優勢互補,形成和頭條系產品矩陣的對攻態勢。

知乎需要流量進一步做大助力商業化,百度則需要內容應對頭條系從信息流和搜索發起的挑戰,各自的訴求讓這兩家從用戶認知上​調性格格不入的公司走到了一起。

未來,我們將會在百度搜索的結果、百度百科中看到更多來自於知乎的頭部高質內容​,而知乎自身的長尾內容也會因百度的流量分發體系而獲得更多曝光機會,百度和知乎的結合其實對用戶而言也​並非壞事。

另一樁更大的收購案,則是來自習慣於「鯨吞」的阿里,而其對象則是同為巨頭之一的網易旗下海外電商業務​考拉。作為網易中唯一用動物名稱​作為品牌名的業務,或許加入阿里動物園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這一收購,網易甩手了一塊短期沒有盈利希望的業務並順手獲得20億美金,阿里則成功取得跨境進口電商業務超過50%的壟斷性市場份額(加上天貓國際),對於缺錢的網易和不缺錢的阿里來說,都是一筆好買賣。

2019年的網際網路行業秋風蕭瑟,2020年究竟迎來的是凜冬還是​陽春?從大環境看,2020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的關鍵之年,相信​宏觀經濟會大機率回暖

而從行業來看,5G商用的真正元年也應當是今年,它所帶來的新土壤或許才能成長出新的創新之花。​


作者:君健,學金融的網際網路人,愛折騰的熱血青年。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UptoYou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