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戰國時期災害救助措施,分析賑災思想?禳弭思想、重視農耕

珂夢歷史人文 發佈 2020-02-07T14:32:09+00:00

這五種災害:水、旱、風霧雹霜、癘、蟲也是對當時社會威脅最大的災害類型,其中五害之中,水患最大;當水患、旱災、蟲害直接威脅到農業生產時,往往造成糧食歉收,致使社會發生饑饉,造成次生災害。

導言:春秋戰國發生災害後,有哪些救助措施?祭祀禳災、省用度災、賑濟災民、薄征緩刑;其救災思想是禳弭思想、重視農耕、注重節約

最近一段時間,筆者寫作領域主要集中在春秋戰國時期,而如今適逢「新冠狀病毒」流行高發期,各方正在努力抗擊疫病;疫病也是災害的一部分,這場疫病抗戰中,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定會取得成功;藉此機會,我們來了解一下春秋戰國時期是怎樣災害救助的?

春秋戰國災害也頻繁

春秋時期的災害被歷代人所關注,筆者根據文獻關於災害的記載,總結出以下五大類,也就是管仲對齊桓公所說的「五害」,分別是水害、旱害、風霧雹霜害、病害、蟲害等。這五種災害:水、旱、風霧雹霜、 癘、蟲也是對當時社會威脅最大的災害類型,其中五害之中,水患最大;當水患、旱災、蟲害直接威脅到農業生產時,往往造成糧食歉收,致使社會發生饑饉,造成次生災害。

蟲害是五害之一,也是危害農作物生長的最主要的生物災害,根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蟲害主要有「螟蟲」、「螽蟲」、「蜚蟲」、「糜蟲」、「蜮蟲」等,其中蝗蟲災害最為嚴重,蝗蟲過境,遮天蔽日,莊稼盡毀,農民絕收,當人力所不能及時,就寄希望于田祖之神,付之一炬連同莊稼一起燒掉,可見對農業生產是毀滅性的打擊。

地震,是最具破壞力的災害,春秋戰國時期的地震以「崩」、「震」、「地動」、「地坼」、「地忽長」等文字表述;《詩經》中記載地震的慘象「曄曄震電、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火災,是最普遍的也是最無情的災害,火對於人類來說,既親切又可怕,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標準,也能將文明毀於一旦,火災包括天火,蓄意縱火或疏忽引起的人為失火;火也被利用於戰爭中,天災之火具有不可知性,人為火則有多種目的。

疫病災害,人類歷史上的疫病災害很多,天花、伊波拉病毒、非典以及近期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疫病,同樣在古代也頻繁發生,被記錄為「瘧疾」、「大疫」、「疾瘧」等等;疫病往往也作為次災害發生,在水患、乾旱、蟲災、地震等長時間持續災害時,極易誘發細菌滋生疾病,使得各種傳染病肆虐,加之,春秋戰國時期,醫療技術、公共衛生條件有限,這就造成大規模的疫病、傳染病流行,造成「大疫」或「天下疫」的局面。

《史記》記載,「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秦始皇四年時期,有一次嚴重的傳染病流行,造成疾病的原因是秦國連續三年大旱,蟲害猖獗,饑荒遍起,疾病、傳染病等次生災害隨之爆發。

除此之外,春秋戰國時期還有雪災、風災、雹災、霜凍、霜災等自然災害,簡稱為風霧雹霜,主要是對農業生產造成巨大傷害,糧食絕收,飢餓流行,還有凍死人的現象,例如《春秋》記載魯國「冬十月,隕霜殺菽」,《史記》記載「四月寒凍,有死者」。

春秋戰國救助措施似曾相識

古代的救助措施,現在看起來似曾相識,災難救助措施也包括災前預防和災後救助,災前預防包括對災害的預測,報災方法以及糧食儲備、興修水利等等;本文由於篇幅有限,主要注重討論災害救助等方面的問題。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為適應社會變革的需要,各國都在繼承前代救災經驗,實施一些具體的災後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祭祀禳災

古人對自然現象認識有限,受知識、認識和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將一切自然現象都歸因於自然神、上帝以及先祖的操縱,認為災難的降臨是自然神對人類的懲罰,為了減輕懲罰,需要祈求上帝;於是,在祭祀禳災中,君王常常向天神、上帝主動承擔責任,接受上天的警戒。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君主積極實施祭祀禳災,主要有定時祭祀和臨時禳災兩種方式,定時祭祀山川之神,日月星辰之神,在固定的節氣舉行祭祀活動,以祈求沒有風霜雨雪失常的災害;臨時禳災就是針對災害突然發生時所舉行的各種祭祀活動。

無論是定時祭祀還是臨時禳災,這裡面都具有相當多的迷信成分,並不能真正禳除災害;但祭祀禳災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至少表明了官方的一種姿態,能有效緩解民眾對災害的恐懼,增加對官方的信任,樹立救災的決心,有利於廣泛動員的集體行為;此外,祭祀禳災也是官方一種自我反省行為,能起到穩定人心,規範秩序,鞏固統治的作用。

賑濟災民

春秋時期,賑濟災民是災後救助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通過無償發放糧食給災民,以解決群眾最為急迫的吃飯問題,主要以賑粟為主;這種活動一般由君主主持,發放國家的儲備糧食給災民,也存在貴族、大臣發放私家糧食給災民的情況。政府通過無償發放糧食給災民,只是解決了災民暫時存在的生存危機,如果災民過多,或者賑災時間過長,國家也會扛不住的,為了擴大救助繁榮,使災民能夠儘快恢復生產,官方還通過有償的形式為災民提供更多的生活、生產資料,包括向災民借貸錢款、借貸糧食等方式,限期歸還成本或只收取少量利益,或者讓災民通過勞動等方式來償還,這就是「以工代賑」措施。

薄征緩刑

薄征緩刑也是春秋戰國時期兩項重要的災害救助措施,薄征就是政府對災民減免全部或者部分稅費或徭役;緩刑,就是政府為了給災區提供更多的勞動力,而採取減輕刑獄處罰的措施。例如,晉悼公時期,發生嚴重的災害,命百官「薄賦斂,宥罪戾」;齊桓公也通過減免稅賦以救助災害。

春秋時期「薄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減免稅賦徭役,另一種是按災情延緩徵收;緩刑措施分為「宥罪戾」和「赦罪戾」,前者是減緩刑罰,後者為赦免刑罰,無論是減免或赦免刑罰,都是統治者為了臨時增加災區勞動力,安定民心,轉移社會矛盾,鞏固統治的措施。

省用度災

就是採取一系列愛惜民力、節省物力的節約措施來緩解災後物資緊缺的狀況,也叫節約度災,這種措施多被統治者所倡導,但真正付諸於實施的很少,大多流於形式;在大災之年,災區糧食不足,民用匱乏,賑濟災區需要大量的糧食和物資,統治者為減少民怨,就要進行賑災,而賑災的物品數量巨大,這就需要平時厲行節儉,將省下的糧食和財富存於國庫,以備災時所用。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為了度過災難難關,常採納諫言,以身作則,率行省用,垂範國民;孔子曾建議齊景公,災荒之年,君主不修馳道,不建行宮等消費民力的工程,不過度祭祀以減少浪費,君主甚至還要乘坐劣等的馬,目的就是為了省用度日以救助災後的民眾。

晉景公時期,發生了地震災害,晉景公菜餚簡單,不食殺牲,不用禮樂助餐,不穿華貴的衣服,不乘坐過分裝飾的馬車,居住在簡陋的地方;之所以這樣做,認為地震是天神對君主的懲罰,另一方也起到省用度災的作用。

總之,官方的災害救助主要有祭祀禳災、賑濟災民、薄征緩刑、省用度災等方式,種類繁多,措施豐富,對降低災害起到關鍵作用,但這些措施過分依賴與統治者的好惡、以及輔國大臣的勸諫有關,缺乏的穩定性,往往治標不治本,需要我們辯證地分析。

民間救助和國外援助

災後救助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除了以政府為主體的救助外,還有民間救助和國外援助等多種方式;畢竟政府能力有限,民間互助和國外援助也是有力補充。春秋戰國時期,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內部,發生災害後能互相救助,以地緣為紐帶的鄰里互助也是災後救助的普遍行為。

春秋戰國時期, 雖然戰爭頻發,但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當一國受災而無力應對時,其他諸侯國出於自身利益,出於人道主義,給予援助和慰問,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受災國的壓力,國與國的救助方式,主要通過弔恤救災和盟約救災兩種方式;在複雜的社會條件下,國與國之間的援助多存有功利主義傾向,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出現「無信」的狀況,但這種災害救助行為具有一定正義性,對處理邦交關係,緩解社會矛盾,減輕受災國民眾災難等方面都能發揮積極作用。

災害救助思想有點迷信,但很務實

這個時期所形成的災害救助思想是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某些思想看起來有迷信的成分,但也很務實,是特定的某一個歷史時期社會意識的反映,災害救助思想根植於救助措施的實踐中,並隨著救助水平的提高而完善,並逐漸形成一套相對完善的理論依據。

春秋戰國時期,是新舊社會形態的更替時期,也是社會蕩滌時期,各國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穩定局勢,對災害救助措施給予一定的重視;而春秋戰國時期,又是思想文化領域的「百家爭鳴」時代,諸子百家思想以及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人們對關乎國泰民安的災害救助,都闡述自己的主張,這些不僅促進了災害救助的實施,更成為我國傳統救助思想的源泉。

禳弭思想

什麼是禳弭思想?就是史上所說的「天命主義禳弭思想」,翻譯過來就是「禱神消災」,當然這是一個比較迷信的說法;人類早期的生活、生產活動嚴重依賴自然界,受自然界只配,而那時候知識、科技、科學、技術都不發達或完善,對自然界的控制力十分薄弱,對很多自然現象都無法解釋,於是就產生了早期的自然崇拜思想,認為「萬物有靈」。

進入階級社會後,當統治者確立在社會生活中支配地位後,統治者又由「君權神授」思想,由社會生活推及到自然界,人們也認定自然界也有一個統治者,他主宰著自然界,這就是「天帝」;天帝操縱著一切自然災害,因此每當發生自然災害或者災害時,人們自然會「禱天」以祈求天帝禳弭災害,由此禳弭思想成為人類較早災害的救助思想。

禳弭思想在西周時期災害救助中占有統治地位,例如「敬天」、「巫術禳災」、「祭祀禳災」等災後救助措施;春秋戰國時期,禳弭思想仍然影響各諸侯國災害救助行為,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然界認識的加深,此時的人們對災害救助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人們意識到在「敬天」禳弭災害的同時,更加注重人力救助行為。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更加強調災害的實際救助,更加相信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更加相信人是可以改裝大自然,戰勝大自然的;而此時禳弭思想在更多時候成為災害救助的精神支持。例如《春秋左傳注》記載,魯國發生旱災時,魯僖公想用「焚巫尪」的極端方法來禳弭災害,但遭到大臣反對,臧文仲提出,救助災害應該「修城郭、貶食、務穡、勤分,此其務也」,魯僖公接受了。

由此可見,當時的統治者在救助災害時,能夠一種科學的理性思考,並不一味進行禳弭災害;但禳弭思想依然影響災害救助措施的實施,和實際救助措施相互融合起來,共同成為災害救助措施的理論依據。

重視農耕

糧食是維持人類生活、生產、生存的最基本物資之一,因此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關係的國計民生,更關係到社會穩定,對統治者產生直接的影響;而我國自古以來就以農業立國,農業生產不僅能增加物資儲備,增強抵抗災害的能力,也是最根本的災害救助措施,因此,重視農耕是災害救助的最基本措施之一,也是我國最久遠的災害救助思想之一。

春秋時期,頻繁的自然災害使各國保守災難之苦,統治者更加意識到農業生產對抵禦災害的重要性,也是災害救助最關鍵的措施之一,因此「務穡勸分」成為統治者救助災害之首舉。《管子·治國》「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說明重農是富國之根本;而《論語》「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孟子》「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認為通過遵循農時,增加農業收成,保障民眾和國家都有一定的糧食來抵禦災害。

春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鐵具的應用、防蟲、耕作技術的進步,使這一時期農業生產有了新的發展,各國都通過重視農耕變法圖強,例如魏國李悝,秦國商鞅等等,其重農的目的是災前有糧食儲備,災後能夠及時賑濟災民,這是一種主動減災、防災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奠定的重農思想理論,成為我國傳統災害救助思想的極其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千百年來歷代統治者,至今也發揮著積極的思想作用。

綜述

筆者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災害救助思想含有濃厚的節儉理念,這個時期災害時常發生,人們救助災害及治理國家過程中,很多思想家提出治國方略時,都特別倡導個人德行修養,強調節約、省用的重要性,要想達到長期的災害救助目的,必須「纖嗇省用、以備饑饉」,節約救災也成為災害救助的重要思想。

在這個時期,諸子百家針對當時社會環境提出不同思想主張,其中都含有類似的節約思想,例如,道家思想的《老子》,強調個人要節儉,統治者也要節約治國,平時要節約一切可以節約的資源。

儒家思想也有關於節儉、節約思想的論述,例如,孔子提倡「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節儉質樸的生活方式,從國家治理的角度,孔子提倡「節用而愛人」,希望統治者減少奢靡浪費,不過分耗費民財,節約用度開支。《管子》強調,君王取財於民,要有所克制,要節約使用民力,若用之無度,國雖大必危。

提倡節約思想最突出的應該是墨家,《墨子·節用》中專論「用財不費」、「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家對君主的要求更高,希望君主能從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去無用之費,這樣可以是社會物質財富成倍增加。

總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先哲大師們,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呼籲從君主、臣子、庶人等各階層人士,從各方面進行厲行節約,逐漸形成清晰的節約思想;節約思想對災害救助來說,國家有儲備保障物資,救災時就可以徵用調配,民間存有物資,其自我救助能力就加強。

後記

筆者認為,春秋戰國時期,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提高,對災害認識程度的加深,災害救助思想也逐漸發生轉變,從先前的禳弭思想,逐漸發展成為重視農耕、節約、儲備、災害自救等之間的有效結合,並將災害救助思想融合於統治者的治國理政中,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災害救助思想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促進社會救助能力的改造;春秋戰國時期特殊的社會環境,造就了當時災害救助思想透射著憂國憂民的本性,又表現人文關懷和統治者恢弘的氣度;總之,春秋戰國時期災害救助思想,是先民們經驗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傳統救災思想的源泉,被後世者不斷借鑑經驗和汲取精華。

參考文獻:《漢書》、《論語正義》、《荀子集解》、《墨子校注》、《中國救荒史》、《戰國策》、《史記》、《左傳》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