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6名住校生「教科書式」安全撤離,瀘縣二中是怎麼做到的?

教育導報 發佈 2021-09-18T05:33:49+00:00

9月16日4時33分,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生後,瀘縣第二中學有序疏散師生的相關視頻迅速在網絡上走紅,獲得不少點讚和好評。該校有學生7456名,其中住校學生6516名,是縣城規模最大的學校,學校如何能在緊急關頭高效安全地疏散眾多的學生?

9月16日4時33分,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生後,瀘縣第二中學有序疏散師生的相關視頻迅速在網絡上走紅,獲得不少點讚和好評。

該校有學生7456名,其中住校學生6516名,是縣城規模最大的學校,學校如何能在緊急關頭高效安全地疏散眾多的學生?

9月17日,《教育導報》記者走進瀘縣二中的校園,實地採訪背後的故事。

環環相扣,上演「教科書式」應急撤離

劉揚,是瀘縣二中副校長,也是地震發生當天的值班行政人員。對於當晚的情形,他記憶猶新。「我們第一時間開啟廣播室並打開球場照明燈。」 劉揚說,因為家離學校很近,地震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就趕到學校,到校後,發現安保處主任段空成也已經到校。當晚,他們工作的第一環節就是通過廣播及時通知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等立即撤離到安全地帶。

「到操場後不要驚慌,檢查寢室的同學是否全部到位。」當晚,劉揚的聲音傳遍校園,不僅將學生有序組織起來,還起到了安撫情緒的作用。

廣播響起、燈光亮起,學生陸陸續續在球場上匯集,這背後是48名宿舍管理員的功勞。

「地震來了當然還是很怕,但因為平時演練過很多次,所以並不慌亂。」劉玉蘭是男生宿舍水清樓4樓的宿管員,地震後她迅速起身,叫開學生房門,指揮學生按照指定的樓道疏散,在逐一檢查每間寢室,確認沒人之後她才下樓。

女生宿管科科長許秋玲當晚沒有住在學生宿舍樓,住在校內的她在地震發生後,也第一時間跑到宿舍,指導疏散。她告訴記者,學校共有4棟女生宿舍和6棟男生宿舍,共有6516名住校生。

當晚,大約4點43分左右,瀘縣二中校內所有住校生和校內住宿的近700名教職員工全部安全撤離到學校足球場。與此同時,每個班級的班主任或學生幹部已經開始清點人數,檢查是否有學生受傷,當天值班校醫陳俊鏽也已經就位,做好相關工作準備。

應急演練資料圖

每月演練,小細節保障師生「大安全」

9月17日,記者見到瀘縣二中副校長趙柱華的時候,他正披著雨衣穿梭在瀘縣二中集中安置點的帳篷間,電話一個接一個,溝通處理安置點的各類事務。趙柱華是學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長,回憶起地震當晚的疏散過程,他不禁感慨:「平時的功夫果然都沒有白費!」

在趙柱華看來,學校之所以能夠高效疏散學生,一方面得益於日常的演練,一方面則歸功於應急疏散機制的完善。在瀘縣二中,幾乎每個月都有兩次疏散演練,分別在教室和寢室進行,而不同位置的疏散路線圖,都明確張貼在每一層樓的顯眼處。趙柱華介紹說:「常態化的演練,就是為了讓學生養成這樣一種安全意識,知道自己遇到緊急情況怎麼跑。」

應急演練資料圖

對於安全疏散流程,瀘縣二中有專門的應對方案,從值班行政人員到安保處人員,再到後勤處、任課教師以及學生等等,都有明確且具體的對應內容。「比如我們值班行政人員,又分第一責任人、第二責任人等,如果前者不在,後者就及時補上;在班級上也是,班長如果不在,就由其他班幹部負責組織同學、清點人數等。」趙柱華介紹道,在學校有「盤子理論」的說法,「每一個層級的師生都有自己負責的『盤子』,你『盤子』里的內容就由你全權負責。」

「在整個疏散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高一學生沒有高二和高三的學生撤離效率高。」劉揚談到,由於高一學生進校才兩周,對於學校的疏散流程並不是十分熟悉,「之後我們一定會及時補上這些漏洞,繼續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保障每一位學生的生命安全。」

記者翻開一份瀘縣二中2019年發布的《四川省瀘縣第二中學關於自然災害安全疏散流程的通知》發現,這份文件里制定了自然災害疏散演練的工作流程,足足43條內容詳盡地明確了從校級值日行政領導、各處室、各年級、班主任,到科任教師、安保人員、寢室管理員的工作職責、流程和標準。

「我們堅持的是探索大安全、小細節,實施安全管理流程化。」 趙柱華說,做到日常安全管理的細節化和流程化一直是瀘縣二中的工作重點。面對這麼大體量的住校學生,把握好每個管理環節的細節,才能守護所有師生的安全。

文 | 倪秀 葛仁鑫

圖片來自瀘縣第二中學

編輯:向穎 | 審核:劉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