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界:幾個難以迴避的問題

有話少說 發佈 2020-02-07T20:49:08+00:00

通行本《周易》,周文王的《易經》與孔子的《易傳》合為一書,都稱作《周易》。《易傳》包括,《彖》、《象》、《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

通行本《周易》,周文王的《易經》與孔子的《易傳》合為一書,都稱作《周易》。《易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辭、爻辭。《易傳》包括,《彖》、《象》、《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

《易經》才是《周易》。《易傳》充其量,以儒家觀念解釋、傳授《周易》。

《周易》,《史記》稱《易》,西伯即周文王「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孔子之作《易大傳》,現稱《易傳》。

西漢之後,《易傳》與《易經》合為一書,誤導後世兩千年,《易傳》與《易經》不分。這就產生了幾個難以迴避的問題。

一,不是《易經》而是《易傳》論陰陽。《易經》卦辭、爻辭無「陰陽」二字,陰陽的概念也沒有。是《易傳》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由於《易傳》與《易經》合為一體,易學界普遍認作《易經》論陰陽。《易傳》當作了《易經》念。

《易傳》論陰陽,論出了問題。《易傳》將八卦象個大家庭,男陽女陰,乾為父,坤為母,生六卦為子女,震為長男,巽為長女,坎為中男,離為中女,艮為少男,兌為少女。《易傳》又「陰陽之義配日月」,坎為月為陰,離為日為陽。如此,坎為月為陰、卻又為男為陽,離為日為陽、卻又為女為陰。陰差陽錯。

《易經》不僅無陰陽,也無「乾為天、坤為地、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等等之辭,這些都是《易傳》之辭。

二,六十四卦是周文王作的嗎?《史記》的說法,周文王在伏羲八卦基礎上作六十四卦。然而,《易傳.繫辭下》卻直接否定了《史記》的周文王作六十四卦之說,先於周文王的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已經使用了六十四卦之「離、益、噬瞌、隨、豫、睽、大壯、大過、夬」等卦,如,「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三,《史記.太史公自序》記有,《易》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出自《周易》,而如今任何一本《周易》都不見蹤影。

據《史記》,孔子傳《易》,代代相傳,傳到楊何,司馬遷受《易》於楊何。由此可見,司馬遷對《周易》及《易傳》都很熟悉。但《史記》的說法與通行本《易傳》的說法相矛盾。這說明,司馬遷時的《周易》不同於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

僅憑司馬遷時的《周易》及《易傳》與今本不同,還不足以證明通行本為偽作,但考古發現多個不同內容的《周易》和兩個不同內容的《易傳》。因此,產生了又一個問題。

四,多個不同內容的《易》,兩個不同內容的《易傳》,哪個《易經》是真經?哪個《易傳》是真傳?

阜陽漢簡,上博館楚簡,兩個《周易》儘管為殘本,但從保存的資料看,二者不同,也不同於通行本。

馬王堆帛書《周易》保存較完整,僅缺失少量文字,不影響閱讀,已出版發行。帛書《易經》與《易傳》分離,且經與傳都不與通行本不同。

帛書《周易》六十四卦卦名多有不同,僅八卦,鍵(乾)、川(坤)、辰(震)、筭(巽)、贛(坎)、羅(離)、根(艮)、奪(兌)。卦名不同、卦象不同。尤為關鍵是,六十四卦卦序不同,據通行《易傳.序卦》的說法,卦序有固定的因果關係,卦序不同,意味著顛覆了兩千年易學乾坤。

帛書《易傳》包括,《二三子問》、《系》、《衷》、《要》、《繆和》、《昭力》。帛書《易傳》不僅無《象》篇,且凡通行《易傳》里的「象」字皆為「馬」。無「象」,自然也就不存在「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良為山、兌為澤」之象。

五,通行《周易》之《易傳》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易經》不僅僅是念經,而是學以致用。如今易學界的學者專家大師,哪個敢占上一卦,預測一下將要發生的大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