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現隋唐糧倉,倉內糧食歷經千年不腐,竟還能發芽結果

歷史尋覓 發佈 2020-02-08T01:50:53+00:00

我們國家不僅地大物博,人口也非常多,所以從古至今不管是什麼朝代,我們國家都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倉內糧食歷經千年不腐,竟還能發芽結果。

我們國家不僅地大物博,人口也非常多,所以從古至今不管是什麼朝代,我們國家都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從歷史當中的各代王朝,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每一任的君王以及百姓,他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是非常高的。

作為一個盛產糧食的大國,那麼必定會有相對應的囤糧倉。我們國家的儲存糧食技術,其實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那個時候還是處於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明,考古學家在調查研究後發現,在那個時期,我們國家就已經出現了大量儲存好的稻穀。而且在幾千年就已經儲存好的糧食,到今天挖掘出來它還沒有顯現出腐爛的跡象,看起來還是十分新鮮。

由此可見,我們國家儲存糧食的技術,從古至今都是一流的。尤其是在近年研究表明,古時候我們的儲糧技術已經十分先進。在河南發現的隋唐糧倉——含嘉倉,就很好地證實了這一點。倉內糧食歷經千年不腐,竟還能發芽結果。

一,天下第一糧倉:含嘉倉

這一座被考古學家發現的糧倉,是建立於儲存糧食技術位於頂峰的隋唐時期。隋煬帝楊廣在位的時候,他在天下下達了設立倉庫囤積糧食的命令。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後來成為天下第一糧倉的含嘉倉,在今天的洛陽市建立了起來。

在那個時候,含嘉倉離隋朝的都城很近,因此它的建立目的,就是為了囤積京城東部的全部糧食。這對當時的軍事作戰,以及百姓的生活,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也就是這樣,整個的糧倉的建造工程十分浩大,經歷了10多年的努力才最終修建而成。

後來在唐朝的時候,含嘉倉被歷代皇帝不斷擴建,最終成為了面積高達43萬平方米的糧倉,也因此它被世人稱作天下第一糧倉。如此大面積的糧倉,在當時糧食的儲存量接近全國糧食總儲存量的50%。在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糧倉,能夠像含嘉倉一樣能夠儲存這麼多的糧食。

後來到達了南宋時期,由於整個皇朝的衰退,再加上京都的遷移,最終導致含嘉倉被停止使用。

二、其中保存千年的穀物,竟然還可以發芽

在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考古學家在今天河南,發現了這座隋唐時期號稱天下第一糧倉的含嘉倉。在對這座糧倉的研究考古發掘當中,考古學家們發現在這個糧倉當中一共有倉窖287座。而且在其中的160號倉庫當中,還發現了至今為止保存都很完整的糧食。

從穀物的顏色上看不出任何一點腐爛的跡象,僅僅只是有一點泛黃。更加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在研究人員將這些糧食取出來的第2天,在當地農業機構的培養下,這些糧食竟然還成功發芽,成長的跡象與一般新鮮的穀物沒有什麼差別。1000多年前保存下來的食物,在今天還能夠發芽,我們不能不佩服古人儲存糧食的高超技術。

為什麼含嘉倉所儲存的糧食,在1000多年以後還能夠保持比較新鮮的狀態呢?這就和古代人儲存糧食的高超技術密不可分。含嘉倉之所以可以將糧食保存1000年之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選址。

含嘉倉建造的位置,是位於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同時它的土壤質地也是比較乾燥。由於地勢的高度,使得含嘉倉距離地下水的位置,比別的糧倉要遠得多。因此,在當中儲存的糧食,不易受到潮氣的影響而導致發霉。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含嘉倉在建造時候,使用的牆板是非常講究的。在那個時候,這座糧倉所使用的牆板足足有8層之多。首先,施工的人會用火將周圍土層烘乾,這樣就會使得土層板結乾燥,不會容易受到潮濕的影響,也不容易進水而變得潮濕。然後再在底部鋪上一層用來吸水的草木灰,並在上面墊上木板。

還有一個非常講究的是,在儲存糧食的時候,其實是並沒有一次性將全部的糧食放入的,而是將一層谷糠夾在兩層草蓆中間,以這種方式作為分隔層,用來將糧食分為很多層。這樣就會保證糧食不會因為過厚而導致稻穀呈發熱,也同時可以保證不會出現由於個別糧食的受潮情況,使得其他大部分的糧食受到影響。

在將糧食放入糧倉之後,那時候的人們還會在倉窖上面種上一棵小樹苗。當小樹苗開始發黃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在倉窖中的糧食已經發熱發芽了。正是這些在選址的位置上的科學研究,以及牆板的多層結構,使得含嘉倉能夠在1000年當中將糧食很好地保存下來。

最後筆者想說的是,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