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劉亦菲不結婚不談戀愛,憑什麼?

綠墨小姐 發佈 2020-02-10T01:56:35+00:00

劉亦菲33歲了,你們說她身材管理不夠好,事業一般般;你們說她不談戀愛,沒有上進心;你們說她不紅了,連緋聞都沒有。

今年的微博之夜久違地看到了四美同台,一時間丸子的小眼睛不知道該看哪位?!

配圖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這組圖一出來,我立馬就去看了網友們的評價,大家一水地吐槽劉亦菲身材發福,對另外三位已是媽媽的女演員大誇特夸。

劉亦菲33歲了,你們說她身材管理不夠好,事業一般般;你們說她不談戀愛,沒有上進心;你們說她不紅了,連緋聞都沒有。

可在我心裡,劉亦菲完全不是你們口中的樣子,她就是我們千千萬萬單身女青年中的一員。

30來歲,沒有成家

30來歲,偶爾體重有點飄

30來歲,依然受委屈會哭

30來歲,仍然敢拚命

要說現在的媒體也太不走心了吧!關於「劉亦菲發胖」的話題幾乎成了月經貼,每一次劉亦菲有點啥都拿人家的體重說事不煩嗎?

反正,我耳朵是聽得起繭了。

那麼,大家不妨看看劉天仙拍戲的時候有多拼,有多瘦。今年就要全球上映的《花木蘭》里,劉亦菲的身段有多好就不誇了!我們3月份電影院見~

《花木蘭》作為華人女明星有史以來最頂級的商業資源,受到了上千名亞裔女演員的關注。

然而劉亦菲能打敗這麼多競爭者,包括大名鼎鼎的國際章,足以說明一切。要知道花木蘭是迪士尼的第八位公主,也是中國唯一的公主。

要想知道能接拍《花木蘭》對女演員意味著什麼,看看以往的真人版迪士尼公主電影就知道了。

2014·《沉睡魔咒》

愛洛公主

【中國票房(截止到目前)】

【全球票房(截止到2014)】

2015·《灰姑娘》

辛德瑞拉

【中國票房(截止到目前)】

【全球票房(2015)】

2017·《美女與野獸》

貝爾公主

【國內票房(截止到目前)】

【全球票房(2017)】

2019·《阿拉丁》

茉莉公主

【中國票房(截止到目前)】

【全球票房】

這幾部真人版迪士尼公主的票房除了《灰姑娘》之外,都直逼10億美元票房。最差的《灰姑娘》當年也有2億多美元的票房。

所以,《花木蘭》終究是一部可以載入史冊的電影。

當初迪士尼決定要拍《花木蘭》的時候,選角團隊在全球五大洲近1000位候選人,要求演員有武術功底、有出色的英語口語能力、同時必須具備演員的專業素養。

這三條加在一起估計好多演員都沒戲了,況且花木蘭作為迪士尼公主年齡也不易過大。

雖然劉亦菲的武術基礎不及鄭佩佩、楊紫瓊等老牌打星,但由於自小就有舞蹈基礎,所以拍起打戲時身段動作也稱得上行雲流水、乾淨利落。

王語嫣▼▼

金燕子▼▼

金燕子用的是雙劍,這難度可想而知,普通的女演員怕是單劍都很難舞利索,更別提雙劍了,劉亦菲也因此花費了好些心力。

至於劉亦菲的英文就更不用多說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劉天仙的全英文採訪視頻。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回過頭來看劉亦菲的33歲。

幸好她還沒當媽,才有幸做中國的公主;

幸好她還沒放棄,才如願拍一回實在的打戲;

幸好她還沒瘦成竹竿,才能勝任影子颯爽的木蘭。

那麼,究竟為什麼30來歲的單身女性要遭受大家的詬病呢?為什麼要單拎出來這個群體來評價呢?

到了春節,又到了30多歲單身女性最難捱的日子。

各種花式催婚將通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強度向你襲來。

「哎呀,都是老姑娘了,可不能再挑了!」

「沒工夫談戀愛,是不是年薪百萬了?」

「誰誰誰家的孩子都結婚了,你抓點緊啊!」

同時大家還會不約而同地向你投來憐憫的目光,如果你聽了這番話的反應是不苦惱不焦慮,他們就會覺得你在裝。

尤其是留在大城市的各位,還要經受一波接一波的「辛苦論」。

「在外面多辛苦啊,生病了都沒人照顧」

「在外面漂著啥時候是個頭兒啊?扎不了根的」

「天天加班吧?看著比實際老了些!」

如果你也30多歲,如果你也單身,是不是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挫敗感。

如果是這樣,那你成功地掉入了他們的圈套。你以為結了婚就萬事大吉了嗎?如果單身是缺陷的話,婚姻也不過是艘搖搖欲墜的小船罷了。

我不想跟大家宣揚什麼愛是永恆的,關係是暫時的;也不會告訴你真愛至上,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退一萬步說,就算有那麼一天決定就這麼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找個人湊活,那也得你自己做選擇不是嗎?

父母對孩子人生的參與感太強真的不是好事!

而33歲的劉亦菲之所以還是公主,那是因為她讓自己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不同。就像花木蘭選擇「替父從軍」一樣,是無奈之舉,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每每說到催婚這個話題時,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勸我要站在父母角度想一想。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來綁架單身者,因為父母不是聖賢。

我們最最需要學會的是尊重差異,敢於不同,堅定自我。

可以的話,試著跟父母說說精彩的身邊事。公司里的男同事帶著小帥哥回家見父母了;同齡的姐妹離婚獨自生娃了;曾經無比嚮往婚姻的同學宣布不婚了。

可以的話,帶著父母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帶著他們去一夫多妻制的菲律賓,去不能離婚的愛爾蘭,去有「三分之一人都有社交恐懼症」但卻幸福指數最高的芬蘭。

可以的話,多跟父母聊聊退休後的生活,幫助他們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

就像羅伯特·佛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里寫的那樣:一片森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