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發病率高達20%!香蕉束頂病您不可不防

廣州立德農資科技 發佈 2020-01-04T03:16:25+00:00

香蕉束頂病是香蕉生長過程中一種重要的病害,嚴重影響了香蕉的生長和產量。在香蕉種植產區,該病一般發病率為5%~10%,個別舊蕉園可達20%以上。因此,大家必須採取措施加強對該病的預防。以下為大家詳細分析香蕉束頂病的發病症狀、發病條件及綜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香蕉束頂病是香蕉生長過程中一種重要的病害,嚴重影響了香蕉的生長和產量。在香蕉種植產區,該病一般發病率為5%~10%,個別舊蕉園可達20%以上。因此,大家必須採取措施加強對該病的預防。以下為大家詳細分析香蕉束頂病的發病症狀、發病條件及綜合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發病症狀

  香蕉束頂病最典型的症狀是:感病植株新葉抽生異常,新植蕉株感病,長出的葉片一片比一片短且窄小,植株矮縮,頂端葉片硬直並成束長在一起,故稱束頂病。病株老葉顏色比健株的顯黃,新葉則比健株的較為濃綠。葉片硬而脆,很易折斷。在假莖、葉柄和嫩葉上有許多與葉脈平行的淡綠、深綠相間的短線狀條紋,蕉農稱其為「青筋」。染病植株一般不能抽蕾。早期受害的植株矮小最為顯著,病株不結蕾;後期感病的植株,有時也能抽蕾結果,但蕉果畸形細小,肉脆而無香味。病株分櫱多,大部分根系變紫色,無光澤,不發新根,病株最後枯死。病株吸芽抽生有所增加,均為帶病材料,不能作為繁殖材料。

二、病原及發病條件

  1.病原及傳染途徑

  該病由香蕉束頂病毒侵染引起,通過種源、香蕉交脈蚜蟲傳播,機械摩擦和土壤線蟲不能傳播。此病初次侵染源,在病區主要是病株及其吸芽;在新區和無病區則是帶病吸芽,以後可由香蕉交脈蚜蟲傳毒。香蕉交脈蚜蟲在病株上取食兩小時即可獲得傳毒能力,而帶毒蚜蟲在健株上取食兩小時就可傳染束頂病。

  2.發病特點與發病規律

  香蕉束頂病在香蕉一年中的各生長期均可發病,帶毒蚜蟲吸食蕉苗汁液後,蕉苗1~3個月內就可發病。發病高峰一般在4~5月,其次在9~10月。該病的發生流行與香蕉交脈蚜蟲的發生及蟲口密度關係密切,在降雨少、天氣乾旱的年份香蕉蚜蟲繁殖較多,有翅蚜亦較多,該病發生也就嚴重;在雨水多、天氣潮濕的年份蚜蟲死亡較多,病害發生較少。香蕉不同類型品種發病程度也不同,一般香蕉發病多,大蕉、粉蕉、龍牙蕉發病較少;通常矮稈品種比高稈品種發病重;在吸芽種類上,褸衣芽較紅筍芽發病重。蕉園基肥施用的多少及蕉園管理的好壞也會影響到發病輕重:基肥施用充足,且管理精細的蕉園,發病較輕;蕉園基肥不足,管理粗放的則發病較重。路邊、園邊的植株比園內的植株發病多。施用未腐熟的雞糞、城市垃圾等有機肥易誘發該病。

  三、綜合防治措施

  1.建立無病苗圃,選種無病蕉苗

  對無病區或新植蕉園,要把好蕉苗關:新蕉區不要到病區引種吸芽苗;新植蕉園不要到病蕉園挖苗種植;大力推廣種植香蕉組培苗,是防治香蕉束頂病的有效措施。

  2.挖除病株,減少傳染源

  一旦發現感病蕉株,可先用除草劑(如草甘膦)殺死病株後再挖除,並把地下部的球莖挖乾淨,集中燒毀,並防止長出新芽苗。病穴撒施石灰消毒,控制病毒傳染。

  3.加強果園管理

  合理輪作,採用合理的種植方式和種植密度;加強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適時追肥,氮、磷、鉀配合,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禁止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城市垃圾作基肥。新植蕉園應遠離發病嚴重的老蕉園。香蕉束頂病發病率在30%以上的蕉園,在處理病株後應改種其他作物或種植較抗病的大蕉、粉蕉等品種。

  4.防治蚜蟲,切斷傳毒媒介

  在蕉園平常的管理中,要時常注意檢查,一旦發現有蚜蟲為害,應及時噴藥殺滅。3~5月和8~10月是香蕉束頂病傳播媒介——香蕉黑蚜的發生高峰期,所以此期是防治蚜蟲的最好時間。防治可選用下列藥劑之一:①25%啶蟲脒乳油;②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③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④2.5%魚藤酮乳油1000倍液。噴藥時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到,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如果農友們想了解更多的香蕉種植技巧,歡迎點擊下方藍字「了解更多」,關注我們,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及時更新的實用種植技術文章。#三農# #帶你看三農# #香蕉種植# #種植技術分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