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共112處,其中國家級27處,世界級2處

陝西地礦科技楊為先 發佈 2020-02-24T03:28:30+00:00

主要目標任務是收集皖江地區區域內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地質旅遊資源,以全面掌握該區地質旅遊資源狀況及現狀、特徵、規模和開發潛力等因素,進一步發現、拓展、整合地質旅遊資源,為科學評價地質旅遊資源和編制地質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打好基礎,為合理保護和開發地質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

原標題:地質遺蹟調查助力皖江地學旅遊可持續發展

來源於《中國地質調查成果快訊》

摘要:基本摸清了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資源現狀,建立了重要地質遺蹟資料庫,為推進安皖江經濟帶地質遺蹟保護和合理利用、發展地學旅遊產業經濟、精準扶貧和服務國土資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項目概況

「皖江經濟帶綜合地質調查成果綜合與集成地質遺蹟專題」,由安徽省地質調查院承擔。項目周期為2018年。主要目標任務是收集皖江地區區域內具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地質旅遊資源,以全面掌握該區地質旅遊資源狀況及現狀、特徵、規模和開發潛力等因素,進一步發現、拓展、整合地質旅遊資源,為科學評價地質旅遊資源和編制地質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打好基礎,為合理保護和開發地質旅遊資源,培育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皖江地區地質旅遊業快速健康發展,為保護和開發地質旅遊產業提供科學依據。

2.成果簡介

(1)摸清了皖江經濟帶地質遺蹟資源的家底,總結分析了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資源分布特點與規律。調查表明,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共112處,涉及3個大類、9類、18個亞類。其中基礎地質大類28處,包括地層剖面3處、岩石剖面1處、構造剖面2處、重要岩礦石產地16處、重要化石產地6處;地貌景觀大類83處,包括岩土體地貌55處(圖1)、火山地貌6處、水體地貌14處、構造地貌8處;地質災害大類1處,為地質災害遺蹟類。

圖1 天柱山天柱峰

(2)完成了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的鑒評工作。根據地質遺蹟的科學性、觀賞性、稀有性、完整性、保存程度、可保護性等指標的單因素評價結果出發,綜合鑒評專家組意見,確定皖江經濟帶有縣市級地質遺蹟22處、省級地質遺蹟61處、國家級地質遺蹟27處、世界級地質遺蹟2處。遺蹟價值為世界級的有: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古動物化石產地。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古脊椎動物化石產地:潛山盆地發現有48種古脊椎動物化石,列為一級重點保護的有31種。在這些化石中,以「東方」命名的有3種:東方曉鼠、東方翼獸、東方祖鼬;以「中國」命名的有2種:原始中國柱齒獸、中國飛蜥;以「大別山」「安徽」命名的有10種,以「潛山」及潛山地名命名的有6種。1980年美國匹茨堡舉行的嚙齒類進化國際討論會上,肯定了東方曉鼠與嚙齒類動物起源的關係以及當今世界上1700餘種包括現在的老鼠在內的嚙齒類動物的起源地在中國安徽省潛山縣。與鼠一起發現的兔類祖先的鼠兔,又說明兔類和嚙齒類可能是同時起源的,似老鼠的兔子是世界上兔類的祖先。許多古脊獸化石,如「大別古脊齒獸」「大別異蝟階齒獸」等是目前發現的10餘種哺乳綱鈍腳目古脊齒獸科的幾種,是亞洲大陸的特有類群。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①碧溪嶺-菖蒲-五廟-牌樓超高壓變質帶,沿岳西-潛山一線廣泛出露。該帶主要由榴輝岩、大理岩、硬玉岩、花崗片麻岩、綠簾角閃片麻岩和白片岩組成,是世界上出露最好的、規模最大的、研究程度最高的、重要的超高壓變質帶。②花涼亭水庫斷裂帶花涼亭水庫斷裂帶位於大別山太湖縣花涼亭水庫附近,是Okay(1993)命名的「經典」的「冷」「熱」榴輝岩帶穿越該區,由於該斷裂帶是南大別高壓和超高壓單元最重要的分界線,其出露的地質現象極為清晰和顯著,因此該帶是重要的超高壓變質帶觀測地帶。

(3)建立了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資料庫。該資料庫包括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信息資料庫(信息庫)和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空間資料庫(空間庫)兩個部分。信息庫包含一系列的地質遺蹟調查表、多媒體資料、信息採集表和各類圖件等圖文資料,空間庫包含遺蹟點位、行政區劃、地質遺蹟分區、保護區劃、地質地理等地質遺蹟空間信息。

(4)劃分了皖江經濟帶地質遺蹟保護規劃分區。共劃分為:①江淮波狀平原地質遺蹟區;②大別山區地質遺蹟區;③沿江丘陵平原地質遺蹟區;④皖南山區地質遺蹟區4個地質遺蹟區,包括7個地質遺蹟分區、16個地質遺蹟小區,為省內開展重要地質遺蹟保護與管理提供基礎資料及科學依據。

3.成果意義

通過本次調查,對皖江經濟帶重要地質遺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評估,查明了皖江經濟帶地質遺蹟類型、分布特點和保護現狀,為各級政府和有關單位的地質遺蹟保護、規劃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和翔實資料。具體表現為:①成果資料先後提供給安徽省有關單位和政府部門,為其編制安徽省地質環境規劃、安徽省地質遺蹟保護規劃、安徽省地質旅遊規劃提供了堅實的技術資料;②池州東至縣風力發電項目送出線路,途徑東至縣三條嶺碳酸鹽岩地貌地質遺蹟區,該遺蹟點位於縣城近郊,具優越的區位,可帶動東至縣旅遊地質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專題組根據遺蹟點保護範圍,為池州供電公司提供輸電工程優化線路,在保證線路建設的同時保護了該地質遺蹟點;③專題成果直接應用於近年來區內地質遺蹟調查評價和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工作。

(安徽省地質調查院 鹿獻章供稿)


歡迎搜索關注「地一眼」

本平台旨在分享優質的地質、礦產、玉石礦物、奇石等內容,所轉載內容均已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