Σco領導力丨一花獨放不是春,華為與用友共同構建百花齊放生態

華為企業業務中國 發佈 2020-01-04T05:18:48+00:00

什麼是#Σco領導力#?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們無需去定義它,因為我們有更好的詮釋——華為與夥伴的故事,今日聚焦用友。

什麼是#Σco領導力#?

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們無需去定義它,因為我們有更好的詮釋——華為與夥伴的故事,今日聚焦用友。

——本文作者 丁常彥

在東北的大興安嶺,有著一片片純生白樺林,由於白樺樹喜歡陽光,所以它會通常長得非常高,在清一色的白樺林中,其他樹種的生長往往被壓制;而在哥斯大黎加的熱帶雨林,則擁有超過13000種植物和近900種不同類型的鳥類,擁有各種棲息地和子生態系統。

可見,那些真正有活力的生態系統,在系統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有著自己的生存空間,自然生長。近年來,華為就一直在努力營造這樣的生態系統,從「被集成」到「Huawei Inside」,從「生態合作」到「生態協同」,華為所倡導的生態也正在持續演進。

尤其在像用友這樣的企業成為華為戰略合作夥伴之後,對於致力於打造生態「黑土地」的華為來說,與以應用為核心構建生態的用友有著天然的契合點。由此,華為構建的ICT生態與用友構建的應用軟體生態走向融合,這無疑將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共融共生」。

攜手八年成就戰略合作關係

2019年年底,在位於北京北清路附近的用友產業園中,用友與華為相關的項目組不僅沒有絲毫放鬆的意思,反而是馬力全開、全力衝刺。日前,用友的友雲采、稅務雲、財務雲等雲應用正式完成向華為雲的遷移,這也標誌著雙方的合作正全面落地。

與此同時,包括用友營銷雲、財務雲、人力雲等在內的眾多雲應用也已經完成與華為雲的適配,未來,這些應用都將遷移到華為雲上,從而服務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如此,包括用友NC Cloud、U8 cloud等在內的眾多核心應用軟體也在加速實現與華為雲的適配,推動行業試點示範和應用普及將是雙方下一步合作的重點。


在用友網絡副總裁李俊毅看來,2018、2019年兩年的合作比之前都要多,早在2012年,用友就與華為建立了合作關係,但在最初的幾年中,雙方的合作主要在硬體和渠道合作上,服務的客戶也是以大型企業為主。

2017年至今,隨著用友與華為各自將公司戰略方向聚焦在雲計算領域後,雙方的合作開始變得更加緊密,除了聯合構建私有雲解決方案服務大型企業,用友還在華為雲上搭建公有雲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行業的業務需求。不僅如此,在大數據、AI等新技術領域,雙方的合作也在不斷加深。

尤其在2019年,用友與華為的合作更是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李俊毅將其形容為「全棧式」的合作,這與兩家企業各自的發展方向密不可分。今年以來,華為開始全力加速在計算戰略的投入,推出了包括處理器晶片、伺服器、作業系統、資料庫等一系列新產品,並推動鯤鵬生態發展;而用友的雲轉型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並構建了以NC Cloud大型企業數字化平台為核心,融合財務雲、營銷雲、人力與協同雲、採購雲、工程雲、製造雲等業務的雲服務體系。

由此可以看出,華為在底層計算和基礎軟體上不斷深耕,而用友則在雲服務上全速前進,兩者在合作上的契合點早已不再是傳統的共同服務大型企業私有雲建設、將雲應用部署在公有雲上,而是開始涉足到計算架構與應用軟體的適配和融合上。因此,不論在深度上還是在廣度上,今年華為與用友的合作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用「全面適配」演繹不一樣的戰略合作

一般情況下,兩家企業如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雙方合作的大方向基本確定,但具體合作內容還沒制訂,先簽一個戰略合作協議作為合作框架;另外一種則是雙方的合作內容非常豐富,已經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上升到了公司戰略的高度。

用友與華為的合作顯然屬於後者。此前,用友網絡CEO兼總裁陳強兵曾表示,用友和華為在企業雲服務業務上具有高度的互補性:用友企業雲服務平台能夠將華為的雲計算平台、新一代資料庫、處理器晶片等應用到更廣泛的方案和場景中;華為技術能力與用友企業雲服務平台(PaaS,即iUAP等)、軟體服務(SaaS)、數據服務(DaaS)、業務服務(BaaS)等深度結合。

用友作為「鯤鵬凌雲夥伴計劃」首批企業應用戰略合作夥伴,不僅已經完成了NC Cloud核心ERP系統移植到華為雲鯤鵬雲服務+華為雲RDS資料庫服務,並完成了相關的適配工作,還積極推進各類用友企業雲服務和華為雲鯤鵬雲服務的對接,推動鯤鵬生態發展。

李俊毅透露,截至目前,用友NC Cloud更是通過OceanStor V5 KunPeng系列存儲融合認證、TaiShan伺服器認證、通過GaussDB1001.0關係資料庫認證,並完成了華為雲鯤鵬雲服務兼容性測試。這樣一來,對於客戶來說,無疑有望在數字化轉型上獲得最優的解決方案。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過去在開展信息化建設時,往往採用自建數據中心的模式,然後再採購用友等應用軟體,進行部署實施,其中牽扯到大量的測試、調優等工作,甚至需要軟硬體廠商共同會商來解決這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如今,華為通過與用友的強強聯合,則可以為企業提供一整套經過測試、調優的聯合解決方案,既提升了系統部署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成本。

據了解,華為與用友的全面適配與以往單純的系統集成截然不同,這是一種在軟硬體產品研發之初就已經將適配問題考慮其中的深度融合,這樣的解決方案無疑更具競爭力。為此,用友不僅與華為建立了高層不定期溝通的合作機制,還共同建立了聯合研發、測試團隊,從產品研發的源頭上確保彼此的共融性。

生態與生態的融合,將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當下,ICT市場的競爭已經發展為生態的競爭,這既不是傳統意義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樣也不是平台與平台之間的競爭。在生態的競爭中,企業是一個個組成部分,平台則是這些企業賴以構建生態的基礎。

目前比較流行的是以某一個企業所搭建的平台為核心,其他的企業都圍繞著核心企業來構建生態圈。但「華為與用友的合作,正在進入生態與生態的融合階段。」李俊毅如是說。

這一點並不難理解,在過去若干年裡,華為一直致力於ICT生態的構建,並搭建了沃土數字平台,許多的夥伴都是基於這樣一個平台和生態來開展業務;事實上,用友也是如此,原來用友的夥伴大部分都是做分銷、渠道、客開、交付的企業,這些夥伴所做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用友展開。

如今,不論是華為,還是用友,都在升級自身的生態。華為的目標是「Huawei Inside」,而用友也在不斷提升生態夥伴的能力,打造更具活力和創新力的應用軟體生態。因此,華為與用友的合作,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ICT生態與應用軟體生態兩大生態圈的融合。這樣一來,原本屬於不同生態圈的企業由此可以產生新的聯接,激發出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創新通道,也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筆者認為,這樣的融合比起那些試圖構建一個新世界的新興生態更具競爭優勢:在企業級這樣一個本就門檻很高的市場,華為在ICT領域的積澱和用友在應用軟體領域的積澱,任何一個後來者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彎道超車;更重要的是,華為與用友的合作是雙方優勢的全面互補,在這一過程中,雙方也投入了充足的資源,以期共同打造出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

不久前,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撰文表示,開放合作是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一花獨放不是春,這麼五彩繽紛的信息社會,沒有百花齊放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堅持開放合作共贏,堅持與全世界公司共建生態,共享生態,堅定不移擁抱全球化。」如今,華為與用友的合作,不正是走在共建生態、共享生態的大路上嗎?


華為與夥伴的故事還將繼續,對#Σco領導力#的詮釋也將更加精彩!想要了解更多?敬請關注「華為中國生態大會2020」,明年2月13日-14日,深圳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