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以史為鑑!新中國成立後爆發大規模疫情給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開偉觀察 發佈 2020-02-24T04:08:33+00:00

據記載,新中國成立之後幾次大規模瘟疫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較大損失:1964年至1965年爆發於河北省的副霍亂疫情,是全球第七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的一部分,疫情波及全省1市12個區、3個專區、6個縣,99個公社,截止1964年10月19日,累計發生病人915人,死亡17人,檢查出健康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新中國成立之後,除了發生對抗美援助朝、對印度、對蘇聯、對越南等幾場局部戰爭以及地震、颱風、洪災、旱災等自然災害傷亡逾百萬人之外,死亡人數多的另一重要事件可能要屬我國爆發的流行瘟疫了。


據記載,新中國成立之後幾次大規模瘟疫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較大損失:

1964年至1965年爆發於河北省的副霍亂疫情,是全球第七次世界性霍亂大流行的一部分,疫情波及全省1市12個區、3個專區、6個縣,99個公社,截止1964年10月19日,累計發生病人915人,死亡17人,檢查出健康帶病者1151人,此次疫情從6月2日到10月19日共計140天,1964年全省副霍亂髮病率為0.48/10萬人、帶菌率為0.61/10萬人、死亡率為0.01/10萬人,病死率為1.86%。在當時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967年,全國爆發大規模的腦脊髓膜炎,被感染人數高達300萬人,導致16萬人死亡。2003年爆發非典(SARS),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

今年發端於湖北省武漢市的新冠肺炎,截至2月22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51606例(其中重症病例1096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2888例(安徽核減1例),累計死亡病例244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6936例,現有疑似病例4148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628517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06089人。


過去幾次重大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可想而知在建國前期百廢待興之時,對我國經濟發展無異於雪上加霜。而2003年的非典對中國經濟負面影響卻是比較大了,雖然非典事件結束後,我國經濟發展馬上恢復正常,全年GDP增速極高,2003年4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2季度GDP增速比前後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但是當年如果沒有發生非典的話,可能中國經濟增速將更高,因為當時中國經濟正時各項改革釋放潛能刺激經濟高整增長的時期。很明顯,非典對中國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股市、樓市、旅遊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非典當年給我國造成的損失,單單是旅遊業就高達2700億元,可見非典給我國帶來的經濟損失有多大了。據當年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說,初步估計非典對中國經濟全年的損失大概在0.8%。

而此次新冠肺炎,有不少專家學者們分析認為,影響不會長遠,只會是暫時性的,可依據的理由大都是非典疫情對經濟只是造成短暫影響,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也類似,只要該疫情解決了,經濟發展就會恢復正常。且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基礎、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經濟增長動能等都不是2003年可比的。話雖這麼說,但新冠肺炎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還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對交通運輸、餐飲、旅遊、健身及其他中小微企業或手工作坊主等影響是致命的,同時也對沿海一些用工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且,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範圍廣,全國31個省市沒有能倖免的,且傳播速度快、感染人數多,到底什麼時候能全面控制,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本人估計第一季度我國GDP下滑5%或4.5%都是有可能的,絕對經濟損失應該要超萬億元。


由此,緬懷中國過去幾次大瘟疫,以及當前的新冠肺炎,我們更應該痛定思痛,以史為鑑,加強環境保護,積極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在經濟發展的各種政策上進行積極有效的調整,使經濟行為更加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同時,加強公共基礎衛生設施投入力度,在疫情防疫上時刻繃緊安全之弦,尤其各級應建立好反映及時、長久有效的公共疫情防疫機制或體系,確保重大疫情發生時反映迅速、救治有力,避免社會恐慌和混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