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西瓜、水稻一年三種三收

中創億豐肥料集團 發佈 2020-01-27T21:25:04+00:00

我們在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芹菜、西瓜、水稻一年三種三收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取得了糧經雙豐收,保護了傳統水稻產業,為結構調整開闢了一條新路。

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質量和效益成為調整的主題。我們在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芹菜、西瓜、水稻一年三種三收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取得了糧經雙豐收,保護了傳統水稻產業,為結構調整開闢了一條新路。

1.種植模式。芹菜於8月中旬開始育苗,10月中旬移栽,2月底上市。西瓜於元月底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底、6月初收穫,水稻於5月初育苗,6月中下旬移栽,10月上旬收穫水稻。每667平方米(1畝)可產糧650千克、芹菜5000千克、西瓜2500千克,綜合產值在5000元以上。

2.栽培技術。(1)芹菜栽培。芹菜選津南實芹及其他耐寒品種,浸種催芽後撒播,每667平方米苗床用種150克,移栽667平方米大田。苗床要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鬆。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優質土雜肥5立方米,磷酸二銨15千克,腐熟餅肥60千克,尿素適量,播種時要淺播,播種後要搭涼棚,保持地面濕潤,每天或隔天早上或下午澆水1次,3~4葉時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200株。10月中旬水稻收割後曬田3~5天,每667平方米施土雜肥5立方米,複合肥50千克,餅肥60千克,精耕細作,按寬、長2米×30米的規格做畦,每兩畦作為1帶,中間留50厘米走道,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單株定植。定植後立即澆水,以後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並降低地溫,澆水後還要及時劃鋤鬆土。追肥應採取少施勤施方法,每次施尿素10千克,11月寒流來臨前要及時搭棚覆膜,採用竹架結構,每兩畦為1棚,南北向4.5米、長30米、高1.8米,覆膜前期、後期要注意通風降溫,棚內溫度最高不超過25℃。中期注意保溫,晚上蓋草苫,注意病蟲草害的防治,3月中旬前一次或分批採收。

(2)西瓜栽培。西瓜選早熟抗病的鄭雜5號等,在元月底採用火炕育苗,3月中旬定植,芹菜採收後採用溝施法,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75千克、腐熟雞糞3000千克,定植時選晴天上午,每667平方米栽550株,株行距0.5米×2米,澆足定植水,然後再做拱寬30~40厘米、高15~20厘米的小拱棚,採取「一主兩側」法整枝,追好伸蔓肥和膨果肥並結合澆水。5月中旬揭小棚膜,6月上旬揭大棚膜,西瓜開花授粉後30天左右成熟,注意翻瓜和轉瓜,第1批瓜在麥收前上市,第2批在6月中旬採收結束。

(3)水稻栽培。水稻選用早熟新稻10號等品種,5月上旬育秧,6月中旬至6月下旬栽插,栽插密度23厘米×13厘米,每穴4株。底肥用氮肥總量的50%,7月下旬施總氮肥量的10%。磷酸二銨每667平方米施20千克,分底肥、返青兩次追入,鉀肥每667平方米用15千克,作底肥一次施入,中後期注意病蟲害防治,後期多噴次葉面肥,10月上旬收割,收割前10天停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