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我們該如何認識「戰爭與和平」?

閱讀時代雜誌 發佈 2021-09-18T03:44:34+00:00

北京師範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所所長劉孝廷認為,愛好和平、追求美好生活是人類的天性,而沒有永久和平,就沒有地球和人類的未來,為了推進和平大業,全球需要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範式下用倫理管技術,用和平阻戰爭。

和平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需求與渴望,而戰爭則是人類社會矛盾的極端解決方式。戰爭與和平的關係一直是人類文明的根本議題之一,因其事關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以及文明的前途。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提升,戰爭的可能性和威力也越來越難於測度,這給智能時代的永久和平帶來無窮的變數。

北京師範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所所長劉孝廷認為,愛好和平、追求美好生活是人類的天性,而沒有永久和平,就沒有地球和人類的未來,為了推進和平大業,全球需要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範式下用倫理管技術,用和平阻戰爭。就此,和平既有意義之屬性,也有工具之屬性。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和平之國、文明之邦,其和平哲學與實踐在今天更大有作為。

我國應如何參與乃至主導世界和平運動?

1

傳播中華古典和平學的傳統智慧,如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倫理觀、儒家「協和萬邦」政治理想等,也包括舉辦一些和平活動。

2

大力扶持國內的和平研究,使之向組織化、國際化、深層化發展,特別是就國際上一些有爭議的問題,給出中國自己和平視角下的立場和答案,以啟迪國際上更多有識之士。

3

開展和平教育,讓人們理解和平的含義、尊重和平的可貴、提高維護和平的積極主動性與技能,努力推介一切熱愛和維護和平的人。

01

戰爭與文明:永久和平之緊迫性

從編史學視角評價戰爭的作用,通常有積極和消極兩種主要立場。

積極的立場雖然也指出戰爭的殘暴性和非人性特點,但熱衷於從「客觀」變化的角度評價戰爭的積極作用。如喜歡大一統立場的研究者大多指出戰爭在推動不同民族融合或地區統一方面具有重大的積極作用;偏重科技進步的研究者則喜歡講戰爭如何推動了科技進步。此外,還有從舊秩序破壞的視角評價戰爭積極意義的,如認為戰爭瓦解或摧毀了舊的社會制度和秩序,對於推動新社會秩序的重建起了鳴鑼開道和清理地基的作用。

通常,對戰爭持積極立場的人,在對待社會發展或變革的態度上,也多具有烏托邦情結,並喜歡選擇「激進」的態度,支持通過激進的方式,包括暴力革命等手段來從速解決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但是,從長期的歷史發展來看,暴力革命留下的創傷在和平建設年代往往久久不能平復,而且由於人們習慣了這樣一種激進形式,所以社會動不動就可能出現動盪。

消極的戰爭立場一般主要指戰爭造成生靈塗炭和人類文明的物質成果與社會秩序等遭到摧毀,有的戰爭甚至使社會發展退步許多年,恢復和重建不僅舉步維艱,而且有的根本就無法重建。此外,人文學家反思戰爭還注意到了戰爭所導致的人性向惡、社會道德淪喪等反文明現象的沉渣泛起及其所帶來的嚴重社會後果。神經生理學家則藉助新手段努力探究人類戰爭心理與思維的生理基礎。或許可以期待,隨著人工智慧的推進,關於動物和人類攻擊性的物質與思維基礎會被更加細緻清晰地揭示出來。這對人類通過生理學途徑抑制戰爭和研究建構和平的社會文明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反思戰爭的思潮中,二戰後興起的以科學家為主體的科學和平運動——帕格沃什運動可謂影響深遠,經久不衰,其標誌是1955年7月9日發布的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隨後出現的國際和平學,其態度更為「激進」,即反對任何形式和理由的戰爭。現代和平學的奠基者主要是挪威的約翰·加爾通,他將暴力分為三種形式:直接暴力、結構暴力、文化暴力。直接暴力是指在特定情境中短時間內直接顯現出來的給人造成身心傷害的暴力,一般表現形式為心理、語言和肢體的激烈衝突;結構暴力相當於間接性的暴力,是通過社會結構(如壓制性的體制)和社會歧視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或痛苦,其特徵是無形性和長期性;文化暴力是指文化中由意識形態(宗教、語言、藝術等)為直接和間接暴力提供支撐和依據的內容,如男權主義、種族歧視等。和平就是對這些暴力的反動,所以約翰·加爾通把和平定義為:和平=直接和平+結構和平+文化和平。他認為,傳統對戰爭等直接暴力的反動還僅僅是呼籲消極的和平,積極的和平則是要通過反思主動祛除導致暴力產生的根源。這也是現代和平觀與傳統和平觀的根本差異。其實,約翰·加爾通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有實質相通之處,馬克思就認為,消除一切人類不公平現象的根本,就是消除其產生的社會基礎和根源。

如今的地球仿佛一艘漏船,人類的爭鬥就如漏船上的打鬥者,各為一己之利,而不知大船將要沉沒。因此,沒有非暴力、沒有和平,文明就沒有前途、人類就沒有未來。這是智能時代人類和平思想和運動的根本價值。

02

智能與戰爭:永久和平之新處境

或許是基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或許是基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內含的對小小寰球同歸於盡的威懾,20世紀中葉以來儘管世界上戰事不斷,但有核國家間的直接性的武裝衝突確實降到了最低。只要大國無戰事,即可看成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但是,大戰未現,對抗卻在,何況還有許多小國和地區在大國的鼓動下戰事頻繁,一些地區幾十年來槍炮聲從沒停息過。就此而言,也只能說人類的對抗只是改變了形式而已,永久和平依舊遙遙無期。

首先,與以往比較多地關注軍隊人數和地理優勢不同,如今的人們在談論戰爭時更多關注的是軍事技術的優劣。其次,人類曾經用技術和器物作為文明的分期,如今也可以用技術來為戰爭劃分時代。再次,軍事技術的演進與人類制權的變化也呈一致或平行關係。

此外,以信息為新型平台,當代戰爭的技術形態也發生了系統變化。除了人們常說的網絡信息戰以外,生物信息戰也成為一個極被關注的議題;再有,就是心理信息戰,利用媒介平台不斷製造各種信息廣泛地達到服務於戰爭的目的,也是一種新興手段。

技術的高度發展必然帶來技術的聯結與整合,從而形成整體效能。技術系統的這種巨型化既帶來了運轉的高效率,也帶來了莫大風險,既可能成為戰爭的武器,也可能成為戰爭和恐怖活動攻擊的對象。如巨型水壩、核電站、超高層建築等,一旦出問題,其危害往往不亞於一場大規模戰爭的破壞力。

與此相應,國際戰爭新近最大的威脅是某些國家基於多種多樣的原因,私自修改了關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規則。儘管這樣並不一定就會引發世界核大戰,但卻是將核威懾動態化,成為國際叫板對抗的新策略。這種對已經簽約的承諾隨便修改或廢棄的行為,實在是對國際和平信譽的巨大破壞,也對大多數無核國家形成強信號刺激,更是對全球和平文化與文明的踐踏。如果再推想到近半個世紀以來,安理會推動銷毀核武器的步履之艱難,人們有理由對世界未來的和平前景愈加憂心忡忡。

03

力能與仁愛:永久和平之新探求

譽滿全球的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晚年時寫了一篇比較長的論文《論永久和平》,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章是國家間永久和平的臨時條款,共六條,一是「任何和約的締結,如果是以為了一場未來的戰爭而秘密地保留物資來進行的,均不應當被視為合約的締結」。二是「任何獨立自存的國家(大或小,在此一樣)均不應當能夠通過繼承、交換、購買或者饋贈而被獲取」。三是「常備軍應當逐漸地完全廢除」。四是「任何國家均不應當在涉及外部國家糾紛時舉債」。五是「任何國家均不應當武力干涉另一個國家的憲政和政府」。六是「任何國家與另一個國家作戰時,均不應當容許自己採用必然使得未來和平時的相互信任成為不可能的那些敵對行為,諸如僱傭刺客和放毒者、撕毀條約、煽動叛亂等」。第二章是國家間的永久和平的確定條款,包括:第一條:每個國家中的公民憲政都應當是共和制的;第二條:國際法權應當建立在自由國家的一種聯盟制之上;第三條:世界公民法權應當被限制在普遍友善的條件上。隨後還有附加條款三項,「第一條附論:論永久和平的保障」,「第二條附論:永久和平的秘密條款」,「附錄:一、就永久和平論道德與政治之間的不和;二、依據公共法權的先驗概念論政治與道德的一致」。

這些條款中的第一部分的六項條文是從消極方面鼓勵締結和約並藉此逐步使常備軍失效,進而廢除常備軍的。第二部分則積極而明確地要求以共和制的公民憲政、聯邦主義為基礎的國際法及世界公民權。康德提出的國際永久和平思想在面世後一度反響平平,卻在百年後深刻影響了現代國際法的制定進程和外交準則。國聯、聯合國都可被視作康德理論的某種嘗試,而目前亂事不斷的歐盟更可從實踐上檢測康德理論的生命力。

20世紀特別是二戰以來國際社會出現了一批和平學思想家和勇士,他們為了世界和平奔走相告,到處鼓與呼,終至形成世界性的和平主義浪潮。其中第一位思想家是美國的昆西·賴特,他在《戰爭研究》一書中論述了戰爭的四種因素:技術、法律、社會組織以及關於人的基本價值的意見和態度。這四個方面的每一方平衡被打破,都可能誘發戰爭,因此,和平需要不斷作出新的努力、新的安排,以新的體制來維護或恢復和平。第二位是挪威學者約翰·加爾通,他的代表作《和平論》已經翻譯成漢語,影響很大。第三位是英國學者安德魯·瑞格比,受甘地影響,他在歐洲和拉美推動非暴力文化,認為要使一個社會或國家真正實現和平,就必須建設一種和平、和解、正義與寬恕的文化。第四位是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他所領導的日本創價學會是以佛教生命尊嚴思想為根本宗旨的推進世界永久和平的民間組織。

人們追求世界和平至今,在國際上逐步產生了巨大影響,和平的聲音越來越響亮,而且不但出現了著名的國際和平組織,還創設了諾貝爾和平獎及其他各種和平獎勵。此外,為了追求與實現和平,各種各樣的和平理論也紛紛登場,豐富了人類和平文化的寶庫。比較有代表性的理論包括衝突論、暴力論、和平論、和解論、發展論、文明論等。

其中衝突論、暴力論的代表人物是挪威的約翰·加爾通,他除了分解出暴力的三種形式,還在《和平論》中將衝突規定為:衝突=態度(設想)+行為+矛盾(內容),認為「=」右側的三個要素形成三角形,它們共有八種組合方式,而涉及衝突有協調型、兼顧型、排除型、和解型等四種模式。基於此,人們在討論戰爭或對抗的基礎時,就更加相對「精準」而有利於尋求和平的對策了。流傳的和平運動主要包括三種類型:消除一般戰爭的運動;制止戰爭相關因素的運動;禁止特殊戰爭的運動。

其實,從哲學存在論的視角看,真正為和平學奠定學理基礎的是晚近興起的建設性哲學,而建設性哲學又是博物學哲學的一種。所謂建設性,是相對於破壞性或否定性而言的。它是以對既存事物和狀態的某種容受與承認為前提,通過非激烈性否定的方式促進事物完善和系統提升的一種準則和規範。(1)在基礎存在論上,建設性承認事物的多樣性和萬物一體,承認多元共生和他者在先。並且,在共生圈中,萬物各有其存在的根基,這個根基是先天自有的,不是被任何其他事物後天建構的。(2)在價值論上,建設性講究互利和共贏的共同福祉,也就是對各方都有好處,對所有參與者都有意義的情況。它以大系統整體的最優為價值選擇取向,堅持大系統整體運行中成本和消耗最小的原則。(3)在方法論上,建設性使用相互聯繫的方法,過程分析的方法,主張相互尊重、欣賞,乃至於讚美,以及從對方的美中看到自己的美,從與對方的交往中來成全自己。

按照建設性原則,和平對人類是具有本體論屬性的,而對抗和戰爭不過是特定條件下的工具和手段,是一些次生性的東西。走向和平是人作為人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和趨勢。

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的「信條」或許是最好的說明。她說:「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天之間的事,而絕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從康德純然理性的和平原則到特蕾莎修女的超越性的情感原則,人類在和平道路上的思考和探索越來越深入堅實,也更加充滿信心。這恰恰是海德格爾所說的第二開端的起點。

04

非攻與大同:永久和平之華夏路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和平的民族,雖然歷史上也不乏戰爭,但總體上不但內戰少,對外征戰也少,歷來強調懷柔遠人,善做禮儀之邦。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對外戰爭,絕大多數都是抗擊入侵者的反侵略戰爭。中國古代的天下精神就是和平精神,經由孔子所表述的社會發展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就是一種和平境界。

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是世界和平學的鼻祖,據說世界和平組織的一個徽志用的就是墨子頭像。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愛,也就是平等之愛;墨子和平思想的原則是非攻,也就是否定一切不正義的戰爭;墨子在兼愛和非攻的基礎上提出以尚同為原則來實現永久和平的理想社會。墨學在戰國年間與儒學並稱「世之顯學」,墨家弟子遍布先秦各諸侯國,《墨子》一書的傳播也十分廣泛。然而墨學在漢後的長期中斷,導致中國和平學研究成果為數不多,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

相較於墨學,中國古代的儒道釋「三教」也都有非常豐富的和平思想。傳統的「儒家尚和」,也就是多樣性統一的博物精神,其在本體論上主張「和實生物」,在修養論上堅持「君子和而不同」,在道統論上追求「致中和」;儒家之和的思想推到實踐層面則有天人之和、心氣平和、家和萬事興、禮儀樂和、政通人和等,因而,形成了系統的和的規範;道家哲學的太極智慧強調陰陽合德、道法自然思想,在自身上強調內心平和,在人與自然關係上強調生態和諧,在社會治理上強調內聖外王之道;佛教哲學突出圓融和合,講究明心見性與和樂身心,以及自利利他、戒殺護生等敬畏生命的倫理學。

近年來,中國國家領導人基於全球發展問題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新概念,既可看作是中國傳統和平智慧和文化底蘊在當代的返本開新之舉,也可看作是對上一世紀末全球倫理信條的積極回應,所不同的是新的理論從倫理深入到了存在層次,因而,具有巨大的建設性和統合力,在國際上迅速引起巨大反響。這一概念超越以往主客二元或利益對立的雙方,提出利益更大的第三方——人類總體,並且明確宣布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它超越個體或族群,具有不可剝奪的優位性。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種積極的和平觀。為此,我們在智能時代必須發掘智能的道德潛質,讓聰明變方法、聰明變德性,以此提升自我,修改已經習慣的舊規則,從個體哲學、國家哲學走向類哲學、走向文明的新生。


來源:《學術前沿》雜誌及人民論壇網 (原標題:論智能時代永久和平之可能)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