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孩子情緒受父母重視,長大後會擁有一項特別的能力

80後寶媽芳芳 發佈 2020-01-01T04:26:16+00:00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經過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小時候自身情緒受到父母高度重視的孩子,在長大後都擁有了一項特別的能力——情商。約翰·戈特曼提出,情商與孩子的童年有關,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經過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小時候自身情緒受到父母高度重視的孩子,在長大後都擁有了一項特別的能力——情商

約翰·戈特曼提出,情商與孩子的童年有關,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情商的高低。

不同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01 忽視型

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關心孩子的情緒,在他們看來,孩子的小情緒與自己的工作壓力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也就沒有放在心上,孩子不開心,給點好吃的好玩的就可以了。

忽視型的父母很少主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學會把傷心難過壓抑在心裡,變成父母眼中聽話懂事的孩子,但是卻並不快樂,這樣的方式很難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02 壓抑型

這種教育方式典型的表現就是這也不行,那也不可以,必須聽我的。不僅忽視孩子的內心,同時還在壓抑孩子的情緒,從未正面的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負面情緒的產生,反而會因為孩子發泄情緒而指責懲罰孩子。

不能說這樣的父母不愛孩子,不讓孩子哭是想讓孩子更勇敢堅強,但是卻讓孩子失去表達真實感受的機會,孩子成年後即使物質生活很好,但是情感卻並不豐富。

03 放任型

無條件的包容寵愛,不忽視不壓抑孩子的情緒,最常說的一句話可能就是「他還是個孩子啊!」,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情商不會高,而且會比較自私。因為孩子沒有學到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會理解別人的情緒,在與人相處中,會存在很大問題。

04 管理型

管理型父母能夠正視孩子的情緒,包容但並不放任,把孩子的情緒當做與孩子拉近距離的機會。比如很多家長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孩子看見玩具就想要,不給買就撒潑打滾。

忽視型父母可能會說:「買什麼買,別哭了,丟不丟人!」,放任型父母可能會說:「買買買,寶貝別哭了!」,而管理型的家長會直接告訴孩子:「媽媽不會給你買這個玩具,因為家裡已經有一樣的了,你會難過很正常,媽媽理解你,也會陪著你,直到你想清楚。」

當你看見孩子的需求,理解他的情緒,你會發現和孩子相處並不難,讓你頭疼的問題會少很多,孩子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強,情商更高。

在日常中,我們也無需刻意去訓練孩子的情商,通過一點小事就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比如以下這5件小事:

1、理解別人感受

當孩子和你談論學校發生的一些事情,要引導孩子想像別人的感受,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在情商中是非常重要的。

2、鼓勵孩子進步

及時關注孩子的變化,特別是孩子的情緒快要失控但是依然控制住的時候,父母要及時鼓勵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孩子受到表揚,會更加有信心。

3、不給情緒設限

當孩子有生氣、打人、罵人的行為時,父母要介入制止,但是行為應該批評,卻不能給孩子的情緒設限,要讓孩子明白,你確實做得不對,但是改正了還是好孩子。

4、樹立高情商榜樣

教會孩子高情商的重要一點就是父母直接做給孩子看,孩子會時刻觀察模仿父母的行為,因此孩子高情商的培養也是父母需要學習的過程。

5、幫助孩子梳理感受

想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前提是要幫助孩子學會梳理感受,當孩子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也會更容易理解別人的想法。父母與孩子溝通時多用「你也是這樣嗎?你是怎麼想的?」這種溝通方式,引導孩子表達。

約翰·戈特曼在他的書中提到,7種能力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分別是:激勵自己的能力、不畏挫折的能力、推遲滿足感的能力、調節情緒的能力、懷有希望的能力、同情的能力、克制衝動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綜合起來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情商。

如何培養孩子這些能力,芳芳推薦一套適合3-6歲孩子閱讀的情商啟蒙繪本,在一個個故事中,培養孩子的強大內心,控制自己的情緒,擁有高情商。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情商啟蒙繪本》↓↓↓)

孩子專注力差?遊戲思維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

關注芳芳,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