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與患者的恩怨情仇史

醫源 發佈 2019-12-31T18:15:00+0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繁榮,醫生從勞動群體中脫離出來,形成了獨立的群體,此時,醫生的生活就需要患者的供養,這時候,患者又成了醫生的衣食父母。

在人類社會中,醫生最初也是普通社會中的一員,但他有能力幫助其他人恢復病體,就是在共同勞動的基礎之上,在閒暇或者特殊的情況下幫助生病的人重新獲得健康的身體。此時的醫生其實就是勞動之外的額外的付出,可以說「醫生就是病人的再造父母」,患者感恩戴德。因此醫生就獲得了最原始的尊重,也是人類尊重醫生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繁榮,醫生從勞動群體中脫離出來,形成了獨立的群體,此時,醫生的生活就需要患者的供養,這時候,患者又成了醫生的衣食父母

醫生與患者就形成了一對互生互助的關係,相互幫扶走過了這漫長歲月。但醫生還是獲得了人類的尊崇。因為能夠給人以希望。

「活著」是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行業的併合,有國家發工資,醫生就不顧及生活的逼迫,因此一心一意的為眾人服務。可以說是平等活著。但當醫療推向社會,變成私有,醫院不僅要發醫生工資,而且要賺錢,就是打開了醫療行業的慾望。醫院給與醫生金錢任務,然後醫生才有獎金,當醫生為了「活著」奔波的時候,患者就遭了秧。當醫生抓住一個病人,就如同螞蟥叮住了血,不吸干絕不放手,過度醫療就產生了。

但是,「活著」不僅僅是生命,還有生活。生活不僅需要經濟,而且是以這個患者生命為中心的一群生命。生活也有生命,也有生命體,它的生命體是親近的人組成的團體,一起相協存在於社會中。過度醫療看似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卻將更多的人的「生活」逼迫在了死亡線上。導致了「活著不如死了」的感嘆。當一個人在對生命失去留戀的時候,是很可怕的。醫生花大價錢救活患者還好說,如果是錢花了,命也沒了,那些做過度醫療的醫生想過了沒有?禍福無門,唯有自招。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傷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