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波專訪知名編劇張巍和陳彤:網絡作家轉行編劇需專業學習

董江波 發佈 2020-01-02T13:20:04+00:00

一、小說創作比劇本創作更討巧,小說家轉行編劇需要專業學習董江波:張巍、陳彤兩位老師好,我是天涯文學的董江波,我想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有上萬名網絡小說作家,或者叫寫手,甚至有人說成是十萬,幾十萬。

因擔當《杜拉拉升職記》編劇而一炮走紅的張巍,攜執編《馬文的戰爭》的陳彤,本周三(指2013年上)一同出席了天涯文學和北京精典博維主辦的第七屆41°文化論壇。

面對當前中國國內甚囂塵上、但又疲憊頻現的網絡小說現狀,張巍和陳彤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

一、小說創作比劇本創作更討巧,小說家(網絡文學作家)轉行編劇需要專業學習

董江波:張巍、陳彤兩位老師好,我是天涯文學的董江波,我想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中國現在有上萬名網絡小說作家,或者叫寫手,甚至有人說成是十萬,幾十萬。但在這麼多寫手裡,能夠靠網絡小說寫作賺錢成名的,簡直屈指可數;能夠做到混口飯吃的,也為數不多。於是,很多網絡小說寫手想往其他行業轉,編劇這個行業尤其受歡迎。

我想請兩位談談,由一個成熟的網絡小說寫手,或者說網絡文學作家,假設他寫作功底比較強的話。如果他想轉行做編劇,基本上他需要做一些什麼?

張巍:他需要上北京電影學院學習。這個不是開玩笑,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個人覺得他的轉行有一個問題,他有題材選擇和判斷的問題。我認為,不是所有小說都能夠暢銷賣,我的小說一定也不是暢銷小說,除非有一天這個小說改成電視劇紅了,但也不會達到像《步步驚心》的那種銷量。不可能,我也不會去想。這個和讀者群有很大關係,和閱讀方式有很大關係。

我覺得,你所說這些寫作功底很強的作者,他們的月收入應該不低。如果他們像你所說的,真要做影視編劇的話,他們已經紅的那些小說,不一定部部都能改成影視作品。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暢銷的網絡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作品粉絲的抵制,或者是有些小說,被影視公司買了,卻可能改編不了。首先,因為這個題材就會有問題,比如現在對穿越、盜墓、恐怖、涉案的題材,有一定的規避,改編這些小說作品都會出現題材限制的問題。但如果這些你都規避了,你能夠寫的劇本,也就是我們這種類型的了,這就得和我們搶市場了(笑)。

董江波:那他們就執著了,就非搶不可了?

張巍:我覺得這個比較困難,轉寫小說類型,這些網絡小說家,在保持他們有新的亮點的同時,還要保持他們的粉絲群還是龐大的,這些粉絲不會因為他們轉型而離他而去,不再關注他。我覺得,他們轉型的阻礙,一大部分原因還是來自讀者。並且,轉型做編劇本身對他們來說就是考驗,從小說作者轉型到編劇,可以說是從自由的文學創作立刻變得規範化、正式化和職業化;同時,還有結構的問題,我和陳彤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怎麼寫故事大綱,寫小說和寫劇本簡直是完全不同的習慣。陳彤老師是小說作者轉行做的編劇,我是職業編劇寫小說的;剛開始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同樣的一本書,陳彤老師覺得是一個劇本,但我看了,就覺得,這不就是一部小說嗎?

陳彤:(笑)對,我那個劇本,所謂的劇本,給張巍老師看,說這不是小說嘛。

張巍:陳彤老師和我的習慣會完全不同,但肯定是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對於很多寫小說出身的,這個過程有可能比較辛苦。所以,我覺得對這些想做編劇的作者來說,你上一下我們學校的進修班,專業培訓一學期,對於轉型做編劇,會有一些專業層面上的幫助。

陳彤:我覺得你是受正規的教育,相對比較容易。但是,我畢竟是和王海鴒老師一起寫的,我寫的時候,他會校正我很多習慣。我覺得,跟一個前輩,是會收穫很多的。我把第一集寫出來時,王海鴒老師說這個還是小說,我當時就不知道小說和劇本有什麼差別,後來他把他的《中國式離婚》劇本和小說分別交給我看,讓我對比一下。我一對比,當時就知道了,一個非常可笑的地方是,原來劇本得換場,小說是不換場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小說里可以說多年以後,劇本你怎麼寫多年以後,這個多年以後,就是下一場戲了。

二、劇本節奏更快,信息含量更大,對情境化呈現要求很高

張巍:我覺得寫小說可以很討巧。比如,小說裡面寫我的心裏面翻江倒海,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劇本呢?你怎麼翻江倒海,演員要怎麼演才能表現出他心裡正在翻江倒海。

陳彤:還有一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寫小說說他是一個乏味的人,大家一看就理解了。但你寫劇本,你讓演員怎麼演乏味。

我記得寫另外一個劇本,當時我就跟作者說,主人公是個乏味的人,所以他的家庭生活很沉悶很沉悶,她就離開他了,你要這麼寫你會把自己難死。為什麼會難死?你怎麼寫他乏味?作者說,主人公每天回家就看報紙,然後看新聞節目,新聞節目完了以後就是看晚間新聞節目,然後就關電視上床睡覺。咱先不說怎麼拍的問題,你要這麼寫觀眾會理解差錯,觀眾會理解為這個男人愛學習,每天會看報紙愛學習,一個女人離開這樣一個男人,是這個女人自己的損失。小說可以用很抽象的語言,但是劇本得把所有抽象的語言變成經典的情境。

張巍:台詞和動作。

陳彤:對,就是你這個東西,能外化。

張巍:可以被表現能被理解的。

陳彤:能經典的,就是說出來都能理解的,所以這點兒講,寫喜劇要比寫悲劇難,什麼生死別離,眼淚就下來了,可是你說寫喜劇,你的笑點和我們的笑點不一;最難的是寫悲喜劇,這就更難。這個東西是戲劇上的東西,它和寫小說不一樣,寫小說你可以渲染,你可以寫那些形容詞,讓大家傷感,寫劇本就不成了。

三、以「新概念」為代表的龐大描述性語言不適用於劇本創作

董江波:兩位老師,能不能舉一個這種「渲染」的實際的例子。

張巍:我特別有經驗,有一年,我的班上來了一個學生,據說當年在新概念拿了大獎。其實,我很怕新概念的獲獎學生了,他的學生特別能渲染。這個學生,寫一個早晨的薄霧的場景,用了3000字來描述,可能對於編劇來講,連十幾個字也用不了。

他就寫:一個騎單車的少年,在凌晨四點薄霧的海邊。然後告訴我,要用王家衛那樣的感覺去拍,要抽真,要深,要特別藍,各種藍,然後寫的是各種明媚憂傷,你懂的,就是那個,我說不出那種詞。

陳彤:寫小說的語言和電影電視劇的語言是完全不同的;寫小說,就是有這種情緒描寫,一個情緒你可能就要寫3000字,那個叫文字好;但做劇本,你就得把文字好變成影視語言。

張巍:這個情緒渲染在影視語言裡沒用。

陳彤:當時,王海鴒老師跟我說,寫劇本,你就是要寫乾貨,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或者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如果是小說,他不抒情兩千字是不可能的。

張巍:我剛開始接觸小說是,確實覺得小說好寫,因為對我來說,小說不用改就是一氣呵成,沒有那種推翻重來的苦惱。

陳彤:劇本經常推翻重來。

張巍:然後一場對話,要好幾千字過去了。在劇本上比較難處理,吵架我們可以寫三五分鐘,如果沒有亮點,觀眾就會覺得悶覺得無聊。現在很多編劇他不能解決說話的問題,吵架,然後就是揪頭髮,互相扇耳光,然後大喊:你還我男人。各種誘惑。

陳彤:那是韓劇。

張巍:就是把我的男人還給我,看到各種,然後就開始踹他踢他,很多情節糾葛,感情糾葛,很多東西,這個很難的,確實不容易。

陳彤:我這樣來講,寫出一本好的小說可能容易,但就算寫出一個差的劇本,也是很不容易的。

張巍:我們的經驗,改編小說成為劇本,不偏移了,字數就多了,比如我這本《太太萬歲》,這樣字數的小說要改編(董江波註:太太萬歲約20萬字),正常情況,只夠五集電視劇的量;如果我是一個單純寫小說的,我怎麼樣把他變成三十集;就算對編劇來說,也是非常巨大的考驗,不光是拓展,不光是豐富。

陳彤:整個結構都要改。

張巍:整個全盤的考慮,能保留什麼,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其實是好小說難改,壞小說好改,改的好的電視劇都是壞小說改出來的,大部分(笑),這是實話。當然,好與壞是相對的,沒有絕對。

四、國產劇豐富和轉型需要培養觀眾

董江波:像我這個年紀的中國觀眾,我84年生人,尤其是女性觀眾特別喜歡美劇,兩位老師以後會不會嘗試這方面的創作,張巍老師的風格跟一些美劇還挺像的。

張巍:你喜歡那種美劇?

董江波:比如《慾望都市》。

張巍:好想好想談戀愛。

董江波:但是,我們完全自己可以寫。

張巍:中國有那種類型的,比如《男人幫》嘛。

董江波:但我覺得節奏太慢。

陳彤:它是覺得節奏慢,你看美劇,會覺得它的節奏特別快,除了表面化的東西,他的語速非常快,他的結構推進就會非常快。說實話,美劇一集裡面的信息咱們能弄好幾集。

張巍:我本人看不了,以及說話語速特別快的人。我曾經嘗試一個很大的戲劇創作,那個戲在央視8套播出,播到12點。像我婆婆這樣資深電視劇迷,7點鐘出門散步,在溜彎,12點以前她肯定要睡了,她不能盯到這麼晚。這樣的結果是,由於有一集沒看,她第二天就完全接不上,並且裡邊還有點家庭倫理的東西,她得問,怎麼回事啊?怎麼回事啊?

我也看美劇,我也愛看那個戲,我也覺得主流電視劇慢。但是,咱們主流電視劇慢,主要是因為兩低一高,低學歷、低收入、高年齡,就是這種叫主流電視劇觀眾,我也很痛苦,就是我覺得一樣的痛苦,我希望快,容量大節奏快,豐富,包括表現事情的尖銳。

我覺得美劇都是,他寫的都很尖銳。上面寫一個死一個人,主婦們就都開始鬧騰。我想,這個可能需要整個中國的電視劇市場的進步繁榮,以及觀眾們的給力,就是有這樣的觀眾隊伍出現,這樣的電視劇才會出現;當那些個製片人們發現,這些人已經成為主要收視人群的時候,我們的劇種一定會變得更豐富。但我覺得,這個事目前在電視頻道上貌似很困難,網絡越來越發達,有各種的在線看,我自己都在線看。這樣的國產電視劇轉型,我看需要比較長時間的觀眾培養了。

董江波:謝謝張巍老師,謝謝陳彤老師。我相信,隨著中國影視劇市場的發展,隨著網絡文學進入深度開拓和轉型期,這種轉變,一定會來。

(註:本文為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作品《網絡文學十六講》第五講:網絡文學作家轉行當編劇的問題 第一節:董江波專訪知名編劇張巍和陳彤:網絡文學作家轉行編劇需專業學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