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部「病毒感染」的災難片,如今再看竟過於真實...

得意科技 發佈 2020-02-11T20:10:53+00:00

在疫情發生以後再看這部片子時,簡直能被稱為「預言神片」而電影里這場天災的開始也是一場人禍——蝙蝠的棲息地因為人類建造工廠而被毀,於是蝙蝠跑進了養殖場,拉下的糞便被豬誤食,人食用了感染病毒的豬肉,病毒由此傳播到人體,然後很快便席捲全球。

今年的春節,足夠讓人「刻骨銘心」

年前爆發的疫情,全國各地進入了抗擊病毒的緊急狀態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

或許我永遠不會想到

電影中一幕幕就出現在我如今的生活中

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

災難的可怕、人類的渺小和人性的複雜... ...


01

傳染病


傳染病病毒發生地,都在中國;傳播病毒的始作俑者,都被推測為蝙蝠;人類被感染之後,一般也會經歷較長的潛伏期……

在疫情發生以後再看這部片子時,簡直能被稱為「預言神片」

而電影里這場天災的開始也是一場人禍——

蝙蝠的棲息地因為人類建造工廠而被毀,於是蝙蝠跑進了養殖場,拉下的糞便被豬誤食,人食用了感染病毒的豬肉,病毒由此傳播到人體,然後很快便席捲全球。

和現實非常相似的是電影里有一個網紅博主,因為自己在網絡上擁有大量粉絲的基礎,於是在製造恐慌之後又散播謠言,編造服用連翹能夠治癒病毒的謊言,甚至自己親身試用,然後靠著提前囤積居奇大發橫財。

這不免讓大家想到前幾天「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迅速登上熱搜第一併迅速在網上被搶購一空,甚至第二天一大早各大藥店就排滿了前來購買的人群。

而事實上專家並未說明雙黃連有確切療效。

在影片中聽信了謠言的民眾湧入藥店搶購從而導致了交叉感染,還好在現實中因為良好的防治措施沒有造成悲劇的加劇,但有時候比病毒更為可怕的是謠言的傳播

電影的最後,特製疫苗開始投入生產,本著人人平等的觀念,美國決定按照生日搖號打疫苗,我想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就是我們對自然一定要保持敬畏,但對科學也需充滿信心


02

流感

談到韓國的災難片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釜山行》,其實在七年前韓國也有一部講傳染病暴發的電影《流感》

影片講了一種可怕的流感隨著偷渡者傳播到韓國,最終被成功消滅的故事,也沿襲著韓國電影的特點,充滿著大量的批判和諷刺,甚至不惜用大量鏡頭和內容講述電影本身對韓國政府的訴求。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充滿著恐慌、殘忍和絕望,隱瞞著自己女兒感染的醫生母親,決定用武力鎮壓的最高層,甚至還有電影中萬人坑焚屍、城市暴動等等場面,無一不在警醒著現實

但同樣在片子中也能看到更多的人性光輝,比如電影中的男主張赫,明明可以走,偏要留下來救人,因為他自己知道自己是救援隊的。

還有影片結局當槍口瞄準小女孩的母親時,小女孩飛奔過去擋在媽媽面前,一邊跑一邊喊"不要打我媽媽,不要打我媽媽"。

從流感開始到結束,從最初的錯誤決定到補救。至少還有少數勇敢的人們,反對不公平的世界,讓絕望的人們看到希望,他們真心的付出,用力的反抗,在竭盡全力的拯救。

醫護人員頂在一線;建築工人不眠不息的建造醫院救急,退休的老兩口也要把退休金捐出去,志願者們守護著小區、城市,不斷做著消殺,還有來來往往給武漢送支援物資的司機們……

當黑暗肆虐時,我們必須意識到,有很多善良的人們在用最大的努力打贏這場疫情防衛戰


03

釜山行


相信大部分人對《釜山行》都再熟悉不過,在一部開往釜山的特快列車上,突然闖入了一名喪屍病毒感染者,屍變後對乘客展開血腥屠殺,最後隨著喪屍爆髮式增長,列車變成了人間煉獄......

這次又重新回看了一次《釜山行》,感受又更加深刻了一下,如果只是描述喪屍的恐怖,我想《釜山行》不會如此震撼人心。

基金經紀人和女兒秀安、壯漢大叔和即將臨盆的妻子、一群棒球隊員和啦啦隊長珍熙、一對上了年紀的姐妹、一個巴士公司的常務、一個流浪漢,在這輛永遠到不了釜山的列車上形形色色的人,演盡了社會的眾生百相……

而在這部電影中非常現實的一點就是沒有人是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壞的,一個自私自利、被譽為「吸血鬼」的基金經理其實也是一個會為了女兒而付出一切的父親,懦弱而自私的公司常務也只不過有自己的軟肋、想追求生的希望。

人有獨立的思維和自主的意識,而殭屍只剩下吞噬血肉的本能,行為高度一致,不斷把正常人感染成殭屍,這也不正是人性的真實寫照嗎?就像在電影里,最讓人心寒和害怕的並不是喪屍的瘋狂殺戮,而是人類對於同伴的輕蔑、敵意和不信任。

封閉的高速列車空間,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理智和荒謬、害怕和怯懦、勇敢和退縮,不同的是你面對時,是無畏勇敢,相信人性的光輝和溫暖還是留下苟且偷生,殘害他人。


04

極度恐慌


在看到這部電影之前,我原本沒有抱有特別大的期待,因為這已經是一部25年前的電影了,《極度恐慌》比很多災難片更殘酷,矛盾衝突更劇烈,揭示的問題和反思也更深刻。

片中的「主人公」病毒卻和近年的伊波拉病毒極為相似。伊波拉病毒病是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病死率可高達90%,是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發現病毒,到傳播途徑,治療手段,控制方案等一系列具體的過程都在這部片子中被完整記錄。

電影里對疫情眾生刻畫的過於真實,軍隊接管了小鎮,感染的人家窗口掛上白布,軍人就上門接走感染的人,並把他們安置到帳篷醫院

而在白宮的會議室里。當得知這種恐怖的病毒將在48小時以內讓全美國淪陷,小鎮上的兩千六百多居民即將這場戰爭無辜的犧牲品

最後英雄查出了病毒的來源,在向小鎮投彈前找到原始病毒攜帶者,研製新莫托巴抗血清,想方設法阻止了軍隊摧毀小鎮的行動,經過鬥智鬥勇和人性的善良的幫助,終於使小鎮免於災難。

電影的結局雖然是好的,卻也恰好揭露了一個又一個事實:想要做到有效的預防、控制和治癒疫情,政府必須時刻做著充足的準備,從醫務工作者到政務機關、科研機構、軍隊連普通民眾都需要一起配合,每一個人都是解決疫情最重要的環節。

最後再回到片頭一句來自1958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生物學家、病毒學家喬什瓦·李德伯格說的話:「人類統治地球最大的威脅是病毒」,不知道這句預言在今天是否逐步在被應驗... ...


05

感染列島


不同於韓國電影的直接性催淚,日本的電影總是會慢慢壓抑你的心臟,讓你有壓住胸口的難過,這在這部災難片《感染列島》上表現的也非常明顯。

影片中一共描寫了四對情侶,一對前來就醫的夫妻,丈夫在這場感染中死去。一對高中情侶,本來打算和家人一起走掉卻在最後又義無反顧的回來找女孩。一對平凡的夫妻,妻子身為護士堅守在自己的崗位,最終因勞累過度猝死。還有一對在為了眾人的命運而忙碌。

和前面幾部不同的是導演並沒有展現太多疫情大爆發的鏡頭,而是選擇從細節或者從人性的角度刻畫人們內心的一種感情變遷。

對待未知流感病毒,人們無措彷徨和絕望但卻也不停止對生的慾望和不怕死找到解藥的決心,就像在電影里小林榮子在最後時刻,囑託同行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折射出的也正是日本的民族憂患意識和價值取向。

病毒來臨之際,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面對大自然的報復,人類是渺小的也是偉大的。不斷的有人感染,犧牲,也有人崩潰,也有人放棄。但更多的時候,大災面前展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關懷和血脈相連。

就像電影中最後寫的那句話,即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也要種下一顆蘋果樹,人是會死的,但自然不會,我們要敬畏自然,也要永遠不忘記希望,永遠也不要絕望


目前仍然處於控制疫情的關鍵時刻

也正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時刻

這些電影對於現實的反映讓我們有反思,有共鳴

但也更希望能在這些片子裡給大家一些力量

病毒終將會被攻克

武漢的春天,不久也一定會到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