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悲壯淒涼的三文魚產卵臨終之地

simon之城 發佈 2020-01-12T05:58:33+00:00

三文魚在淡水溪流中出生長大,一年之後,便成群結隊地游向大海,而它們的身體,也慢慢改變適應鹹水生存。三文魚非常善於游泳,它們能跳出水面,攀到瀑布上游,它們必須經歷激流險灘,逆水而上,才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找一片安靜的上游水域,母魚在安靜的溪流上游產卵,幾周之後,雌雄雙雙死去,留下眾

三文魚回遊可能是自然界最神奇的現象之一。三文魚在淡水溪流中出生長大,一年之後,便成群結隊地游向大海,而它們的身體,也慢慢改變適應鹹水生存。當三文魚在七年後完全長大成人的時候,他們便利用太陽和地球磁場的引導,甚至是對河川氣味的記憶,游回自己的出生地進行繁殖,而研究發現游進溪流的三文魚90%都在同一條溪流出生。而它們的身體,這時又重新調整,再次適應淡 水生存。




阿拉斯加的克奇坎市(英文:Ketchikan),就是這樣一個著名的三文魚回遊之地,而這個城市也驕傲地自稱為世界上的「三文魚首都」( "Salmon Capital of the World")。關於克奇坎市的風土人情,留待下會分解,但在這裡所見到的三文魚回遊,卻是觸目驚心,終生難忘的。


尋找三文魚回遊,是從這條街開始的。溪流街 (Creek Street),曾經是阿拉斯加乃至全美著名的紅燈區之一,小溪兩邊都是妓院。好男人你要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咱們就放下妓院下回分解,去追尋三文魚的回遊吧。


三文魚對海水的狀況非常熟悉,退潮時游向海里,漲潮時游向河川。三文魚非常善於游泳,它們能跳出水面,攀到瀑布上游, 它們必須經歷激流險灘,逆水而上,才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找一片安靜的上游水域,母魚在安靜的溪流上游產卵,幾周之後,雌雄雙雙死去,留下眾子,在自然里自生自滅,父母的身體,便是魚卵的養分。



三文魚為了跨越這樣的激流,談何容易?當地人為了減輕三文魚的勞苦,修建了回遊階梯,讓三文魚在激流中可休息片刻,恢復體力,為下一步的逆流衝刺作準備。


離開瀑布之後,繼續逆水而上,在水流平緩之地,就看到這樣氣勢磅礴的三文魚回遊!密密麻麻的三文魚,鋪滿淺淺的水面,那場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太平洋品種的三文魚,一般在繁殖後數周便會死亡。經過漫長艱辛的回遊之旅,曾經肥碩的三文魚已經燈殘油盡,被消耗得瘦骨嶙峋,大片大片地死亡,還活著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鰓還在蠕動,氣若遊絲,場面極其悲慘。



三文魚的生死輪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出生,成長,離家,回家,繁殖,死亡。。。這些似乎詮釋了世間所有生命的永無止境的循環。也許,同生,同死,同埋葬,同消失在故土那最熟悉的氣味里,本來就是生命最原始的意義和目的,只是人不懂,魚兒懂得。置身在這悲壯淒涼的三文魚回遊臨終之地,很多在場的女人們,因著母性的共鳴,都忍不住悽然淚下。。。



陪魚兒們走過一段它們的人生,在它們的臨終之地,目送它們同這個世界告別,每個人都變得沉默寡言。也許語言,本來是世界上最多余的東西。死亡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情,空洞得如此美麗,虛幻得絕對唯一。死亡,無與倫比,無處可逃,也無怨無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