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葉,林蔭,留一縷陽光,這是一片在詩雨中720度翻滾的葉子

我們這裡還有茶 發佈 2020-05-30T04:39:21+00:00

巧,把三個不同意思的同音詞排比入詩,詩意也在層層推進,從雨的滴答落下寫到落下的嘀嗒聲響,營造了一個冷情緒的氛圍,雨嘀嗒下著,心是濕的,心是冷的,雨嘀嗒響著,伴著詩人無眠的寂寞,此刻詩人的心在掙扎著矛盾著,前半部分是冷的,切題「冷雨夜」,尾句「抵達/花了一整夜」,一個大的轉折上揚了



三行物語|發現·微詩典第三十期:青葉。一片在詩雨中720度翻滾的葉子。


《冷雨夜》

滴答 濕了一整夜

嘀嗒 響了一整夜

抵達 花了一整夜

【初心淺讀】


巧,把三個不同意思的同音詞排比入詩,詩意也在層層推進,從雨的滴答落下寫到落下的嘀嗒聲響,營造了一個冷情緒的氛圍,雨嘀嗒下著,心是濕的,心是冷的,雨嘀嗒響著,伴著詩人無眠的寂寞,此刻詩人的心在掙扎著矛盾著,前半部分是冷的,切題「冷雨夜」,尾句「抵達/花了一整夜」,一個大的轉折上揚了詩意,詩人花了一整夜做出了一個選擇,伴著心裡溫度的升高,走出了低落,抵達了一種心境。


【江小舟簡評】


《冷雨夜》(又冷又雨又夜——真是懷才不遇的葉子)滴答 濕了一整夜——好象一問一答。「濕了」(感覺心境)嘀嗒 響了一整夜——仿佛鬧鐘一樣。「響了」(暗示失眠)抵達 花了一整夜 ——雨夜失眠的過程。「花了」(名詞動用——花落「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青葉兄弟憐香惜玉……借喻某位少女或者賣花姑娘)此詩三個意象、有聲有色的遞進了詩人情感的高潮……

【唐朝兄弟試評】


青葉這首《冷雨夜》,是花了心思的:首先「滴答」、「嘀嗒」、「抵達」三者諧音妙用;其次「濕」、「響」、「花」三平聲分別對應,產生了韻律美;再是「一整夜」的反覆,強化心事。也許有些讀者會想,用「一夜」不是更簡潔麼?而詩人多個「整」字則包含了一夜裡的每個細節。另外「濕」是視覺(亦是觸覺),「響」是聽覺(亦是感覺),「花」是感覺(亦是觸覺)。

接著品讀段落:

第一節「滴答 濕了一整夜」,對應主題「雨」和「冷」,「雨」不必多說,「冷」雖沒表明季節,不管哪個季節,濕的夜和晴的夜,孰冷孰暖,高下立判;然「冷」字語義雙關,心亦冷也。所以,第一節,表明了背景;

第二節「嘀嗒 響了一整夜」也很有意思,既可以表達雨,也表達了時間。這節既是獨立句又是轉折語。時鐘響了一夜,表面上表達了失眠,實則是詩人不停的看時間;

第三節「抵達 花了一整夜」是整首詩的靈魂。一二節的鋪陳,都是為第三節所服務。「抵達」從聲覺提升到視覺。如果說「滴答」和「嘀嗒」是虛與實的交替,那麼「抵達」則是單一的現實。單一是固語,是將虛與實左與右的兩難之境的合二為一,是石頭終於落地。「抵達」的是誰?不難看出,此詩的中心點是一次約會。抵達的當然是牽掛之人,也是心語的抵達。因此「花」字的運用,除了表明正在趕路的親人外,還隱藏了詩人的情懷。

短短的路程,因為雨的突然而來,不僅阻礙了趕路的進程,也將詩人的心情演繹推到極致。

整詩21字,12個重複,3個諧音詞,以『外——內外——內』三環境的轉折切換,完成小詩的啟承轉合,完成完整的故事脈絡。此詩實乃情景交融的力作

《三更穿過夢的小巷》


屋檐 雨

落 蛙鳴漲起 淹沒了夜的耳朵


【半半讀後】

曉帆說,青葉這一首《三更穿過夢的小巷》有一壺秋體的味道。

有點像。

或許青葉是受了一壺秋體的影響,但在表現上是有刻意避開的傾向。全詩沒有標點符號,此其一;其第一行也多用了兩個字,不像是一壺秋體那樣一、二行只用一個字。不管如何,個人也滿喜歡青葉這一首以雨夜作為背景的三行詩。夜貓族詩人在深夜寫作,肯定特別受繆思女神照顧。

自古以來,詩人多喜歡用檐雨入詩,喜歡借著檐雨雨中或雨後的氛圍來表達自己的心境或心意。不管是唐詩,像是修睦的《懷虛中上人》:「檐雨滴更殘,思君安未安」;或是宋詞,如蔡伸的《點絳唇》:「背壁燈殘,臥聽檐雨難成寐」,不管為的是懷人或是思念,或是其它為煩思為憂國憂民,都各有其精彩處。

青葉午夜聽雨寫成的這一首三行詩,寫得含蓄。若問青葉三更不睡,聽雨為何事?卻只是輕輕答道:「蛙鳴漲起 淹沒了夜的耳朵」,不透露一點風聲。

真的只是為了聽聽雨後夜蛙此起彼落的鳴叫聲嗎?或許不是,從詩人誇大的修辭里,似乎也可以細細感受到今年入夏後的燠熱缺雨,直到上周,三催四請姍姍來遲的梅雨帶給詩人的喜悅。

那入夜後的清涼,以及雨後蛙鳴所堆築起來寧靜的氛圍,這種機會並不是天天都可以遇到的,只要是夜貓族,在這種時刻都會豎起耳朵,或者乾脆起身泡茶,坐在窗前,好好享受這夏日限定的特別禮物。當然,作為一個詩人如青葉,自然不會放過迎接繆思好好施展久旱不雨後的靈感了。

清末民初的詩人陳寶琛的近體詩有這麼一句:「檐雨又作催詩聲」,或許,青葉的一首三行詩,真的就這樣被檐雨給催了出來。

再看青葉這句:「落 蛙鳴漲起 淹沒了夜的耳朵」,一落一起,聽覺淹沒了聽覺,豈能不讚嘆青葉在這樣的雨夜哩,忙碌的耳朵能從雨的節奏中,理出語感如此優美的三行詩來!

【江小舟簡評】

「屋檐 雨/滴/落 蛙鳴漲起 淹沒了夜的耳朵」有些一壺秋詩的形式,又有區別——目的是形象地突出屋檐雨滴落之狀之聲之情……蛙鳴漲起 (聽覺與視覺自然轉換更加說明了雨滴的因果) 淹沒了夜的耳朵(淹:再次門闡釋了雨滴的結局,以及擬人化的切題)詩人將江南夜景描寫得具體靈動,如詩如畫,並使人頓生身臨其境之感

《失眠 鎮》


雷咒雨

靠近清晨輾轉的夜

又起夢魘......

【江小舟簡評】


《失眠鎮》…………………鎮同症:既諧音又諷喻!

雷咒雨

靠近「清晨」輾轉的夜

又起夢魘......…………………清晨、夜、夢魘(象徵手法)。雷咒雨:雷聲大雨聲小——上批評下只講不做,而下照搬上時不得不研究、觀望,甚至挨批。


【唐朝兄弟試賞】


失眠 鎮,應該正如小舟哥所言,失眠症之諧音。為什麼取失眠 鎮而非失眠症呢?首先,詩者是個創新者,想必受了玄幻小說影響,想營造出驚悚的現場感。對,驚悚的心理煎熬便是此詩的主基調。

雷咒 雨,應該是雷陣雨。為什麼叫雷咒雨呢?同理,真要那樣,意思就平實無奇,失去現場感了。雷咒罵雨,為何要靠近清晨讓惡夢到來。

又起,對應輾轉。想必詩者好不容易睡著,今快到清晨又被雷陣雨驚(淋)醒。夢魘並非真的夢魘,只是所剩的失眠時間讓人輾轉難受的心境罷了……

這首具有魔幻主義的手法,虛虛實實,給人以欲罷不能的藝術效果,值得讚賞。

唐朝試賞,只解一二,更多精彩,讓讀者去猜想吧

詩作者簡介:青葉,林蔭,留一縷陽光!

「三行物語」

顧 問:半半 亞夫 唐淑婷 賴楊剛

編 委:初心 冰竹 江小舟 一壺秋

彭曉矛 唐朝兄弟 大刀李征

詩小二:雲想衣 綠柳楓 青葉 紫陌

【@我們這裡還有茶】:我這有一杯茶,你那有沒有一首詩?等你來續!留言必回!

(期待下一次遇見,親,記得點關注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