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常理出牌 阿迪達斯獵鷹Predator 20+ TF靜態測評

偶偶足球 發佈 2020-02-11T00:47:16+00:00

單從外觀設計方面來看,這次獵鷹Predator20+的轉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在鞋身線條運動感方面營造的更加到位,單憑這一點最起碼能夠從一票TF中引起人們的注意。

與之前介紹的長釘系列相比,國內的不少草根球友更關注TF系列。所以接下來我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此番Predator 20+ TF鞋款。單從外觀設計方面來看,這次獵鷹Predator 20+的轉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在鞋身線條運動感方面營造的更加到位,單憑這一點最起碼能夠從一票TF中引起人們的注意。那麼除了這個外觀,還有其他哪些關注的點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由於採用了分離式的大底設計,再加上後跟中底加入了減震,這導致了鞋身中端有明顯的空隙。對於一雙我們傳統印象中的TF來說,這種類似於長釘的造型確實顛覆了我們的想像。

別小看中端的鏤空設計,配合這個張揚的鞋領,一下子凸出了這雙鞋苗條的身段,也讓它蘊含了一些運動的氣息。

鞋頭邊緣可以明顯看到有大底包邊設計,不過沒有加入加固車線,在鞋面前部經常彎曲的部位可以看到有預留一個豁口,這樣的設計也是便於前掌在跑動的時候更好的彎曲回彈。鞋頭空間餘量足夠,不用擔心它對腳型的兼容性。

鞋面依舊可以看到標誌性的三角錐形磨擦塊,TF版本中的這個鞋面針織材質和磨擦塊和大場超頂級版本完全不同,更接近於Predator 20.1。

還是那句話,雖然同樣都有DemoSkin的字樣,但是在不同的級別上,他們真的是存在差異的。

一體化針織鞋面和後半部分的鞋領融為一體,通過拼接縫合的方式和兩側的鞋面連結。

因為沒有採用長釘版本中那麼高聳的鞋領,因此它的鞋幫高度和原來的頂級款持平,鞋後跟內襯是紅色的仿麂皮材質,上方有Predator字樣。

後跟方面使用了內置包裹罩杯設計,外部熱黏合了一塊黑色的裝飾性磨砂PU,檔次感還是可以的。

分離式大底在這幾年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內,這種不算新鮮的設計一般都出現在長釘鞋款,諸如FG或者AG之類,但是獵鷹Predator 20+ TF這一次也玩起了這個花樣。雖然是分離式結構,顯然阿迪達斯並沒有打算放棄鞋身強度,因此不管是Nemeziz還是Predator獵鷹都在鞋倉中看到了一整塊加強中底結構。說實話,分離式大底的結構讓TF的整個大底看上去異常怪異,要知道TF一般應付的都是渣場地,沒有遮擋的鞋面底部無疑會受到更大的耐用性考驗。而且還有一個隱患就是分離式設計讓鞋身中部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懸空了,那麼在TF抓地力沒有長釘那麼給力的時候,這個懸空會不會對整個大底的穩定性造成不好的影響?

取消了這幾年阿迪達斯最愛用的Boost減震,超頂級旗艦款獵鷹Predator 20+這次用了黑色的普通減震,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減配呢?從減震的角度來看,Boost肯定要比普通的材質優秀的多,不過耐用度和穩定性還是這種材質出色。而且這一次僅僅是分布在後跟,不知道大家對這種大底結構和設計是不是買單呢?

鞋墊方面看得出來是超頂級AG版本中一樣的存在,這種材質具體性能不作贅述,重點說一下尺碼。JP 275的鞋墊凈長度為27.8CM,前掌最寬處為9CM。結合實際的試穿感受,正常腳型而言可以按照正常或者略微偏大的情況來對待,標準瘦腳的話偏大半碼。要知道分離式設計讓Predator 20+ TF的腰身更加瘦長,對那些足弓厚實或者扁平足選手來說無疑是個噩夢,所以有上述情況的人嘗試,雖說後期多少會撐開一些,但是過程很痛苦。

上面也提到了,分離式結構本來是優化腳掌的抓地力和進一步減輕重量,不過紮實的橡膠大底和全掌中底註定了它不算輕。JP 275的單只鞋身達到了290克! 編輯點評: 帶有大量磨擦塊的鞋面是這次Predator 20的重要賣點,作為一雙TF級別中的旗艦,磨擦塊還是很不幸的略微縮水,大場版本中的小尖刺變成了統一的小三角錐,針織鞋面也和大場超頂級存在差異。因此它表現出的更是頂級版本的素質,距離超頂級確實還有距離。另外,首次在TF上嘗試分離式大底,有驚喜更有風險,如果這種大底能夠經得起實戰推敲還好,如果出現問題那就成了驚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