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的「動畫精神」之美體現在心靈的共鳴,命運的選擇性

x君的動漫雜談 發佈 2020-05-17T16:51:04+00:00

通往勝利的道路只有一條,而途中的這些,都是對於人的試煉,這條路的名字叫做堅持,對,沒錯,只有堅持才能引導人們走向成功。

愛因斯坦:通向人類真正偉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條——苦難的道路。

01:序言

通往勝利的道路只有一條,而途中的這些,都是對於人的試煉,這條路的名字叫做堅持,對,沒錯,只有堅持才能引導人們走向成功。

或許有人不會相信,總是認為人生的道路有著多種選擇性,在人的身上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動畫的發展是經歷了很久了,但是總有人認為其中多的是對於孩子童心的描述和射影,但是動漫的成長到底在什麼地方?或許很多人都不清楚,但是現在的動漫的局限性不止步於童心二字,擴大範圍來說,人性是包括在其中的,無論是從廣義上來講,還是從狹義上來說,都是如此。

新海誠大概就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他的故事不僅僅是對於感情的描述,在新海誠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元素,在X君個人的理解中,這是對於生活的熱愛。

02、動畫精神之美——匠心精神

動畫沒有盡頭,有開始,但沒有結束。

動畫精神之美可以說是「匠心」的體現,何為匠心精神,常對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從這裡看來,不會覺得新海誠的作品中有著超脫的想法,而是對於他的讚揚,他把自己的作品按照文學來對待,不止步於簡單對於故事的敘述,而是追求更深層次的心靈的故事。新海誠想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

這種匠心精神,其本意就是文學和藝術方面,這裡我們依然可以把它剖開來說,其一就是作品中的景物代指,其二就是景物本身的魅力,景物不僅僅是自然的景象,擴大來說的話,周邊的一切,一切擁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都包括在其中,靜止的,非靜止的,映入眼帘的,都是景色。

雪代表著純潔,但是這個在新海誠的世界中並沒有過多的出現。(只有在《秒速五厘米》當中短暫的出現過。)

反而是對於雨和水,是情有獨鍾,「躲雨」和「避雨」,是新海誠的故事中最喜歡運用的,雨則是一種兩面性的象徵,在人開心的時候,雨聲是清脆美妙的,在人不開心的時候,雨是悲傷的。雨的大小,取決於人物內心的複雜性,可以因為雨而高興,可以因為雨而悲傷。在《天氣之子》中,雨是快樂的,能夠帶來利益,在言葉之庭中的雨也是如此,與代表著關聯,把原本應該毫無關係的二人串聯在一起。


新海誠喜歡用天氣來形容心情,開心的雨聲是清脆的,伴隨著BGM出現,傷心的雨聲伴隨著的是暴雨中的雷鳴。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即使天無雨,我亦留此地。

在文學的表達上面,通過字裡行間的表達還不止,新海誠喜歡用環境和天氣體現文學。

03、兩面性的體現:選擇

他的美也不局限於景色和景物,還表達在對於選擇上的美,選擇題一直都是最難的事情,對誰來說都一樣,選擇性一般也代指事物的兩面性,正確的選擇帶來的就是好的結果,相反,錯誤的選擇就是悲傷。

秒五中的貴樹擁有選擇,在電車駛過的瞬間,他可以回頭,但是他沒有那麼去做,這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的,新海誠考慮到的是自己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站在觀眾所期望的美好去發展,一個成年人,是不會因為一個不確定的可能去回頭的,如果回頭的結果不是自己希望得到的,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也可能會消逝,當時的我也沒有看懂這部影片,只是一味期待著那個回頭,貴樹當然有自己的選擇性,但是這種選擇性,是毫無意義的。

後來的新海誠完善了自己的故事,在很多人眼裡看來,《秒五》是新海誠的失敗之作,可我認為,這是他的巔峰,能夠讓人對於一個簡單的故事,一件微不足道的故事上面找到自己,是多麼困難的事情,無數人因此在影院痛哭流涕。

後來的新海誠在《你的名字》當中給了大家一個當年的遺憾,從貴樹身上缺乏的,彌補在這一部影片當中,這是新海誠的屈服嗎?其實不然,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選擇是難題,稍有不慎,事情就會朝著不好的那一面去發展,新海誠的選擇倒是做得很不錯,每一次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站在客觀角度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04、心靈的共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心靈的共鳴是最難以達到的,曾經在很多部作品當中,可以看到作者想要表達出自己的作品能夠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可是那種力量太渺小,以至於大家無法看到,說是想要達到和新海誠一樣的效果,可能不現實,最多就是當做一個悲傷的故事來看待。

可能是因為新海誠故事帶著一種天然的真實性,這個真實性最明顯表達在自己的三部作品當中,《雲之彼端》、《秒五》、《言葉之庭》。因為結局不夠完美,才能引起大家的在意,能夠引起心靈的共鳴,因為在人物的身上,大家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這就是魅力所在,所謂共鳴,就是要達到一個層次上的理解,連理解都無法做到,怎樣帶入自己的感情,又怎樣產生共鳴呢?

現在很多的作品中都添加了對於感情的描述,但是在這些繁雜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一絲能夠和以上三部作品相比較的作品。

05、故事的闡述具備著真實性

在這裡,把關於新海誠的故事闡述方式做一個說明吧。

新海誠最喜歡用的是由劇情的開頭導入一個故事,再把故事以悲傷和不確定性展開,最後再加上真實性的結尾。

現實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很多人無法接受,也不願接受,只想在動漫當中看到美,新海誠給予了視覺上的美,同時又給了故事的現實殘酷。

結尾

雖然總是悲劇,但是我從未覺得新海誠的作品是糟糕的,相反更加給了我一種反思,看動漫的時候沉浸在對故事的思考當中,假如真的遇到了這種事情,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可能也會迷茫吧。

新海誠的故事中總是會讓少年經歷成長走向成熟,或許他就是故事中的那個少年,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經歷一系列的事情讓自己成長,或許最後的結果是悲傷的,或許不是自己想要的,但是都是自己做出的選擇。

所謂命是經過主觀努力之後仍不可超越的客觀限制,必須盡人事,才能知天命,天命不是完全前定的。——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凡事都具備著兩面性,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壞的,但是都是自己的選擇。可能在最後的時刻,都不是對於選擇概念的闡述了,而是對於命運擺布的解釋,即便自己付出什麼,終究還是擺脫不了自己的命運。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這麼選擇,選擇積極快樂度過自己的每一天,選擇面對自己的一切挑戰與困難,無論成功與否,自己都不曾後悔,新海誠想要表達的,不是後悔,而是對於自己過去,希望通過把故事描述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

或許命運是無法抗衡的,但是心靈可以,拋開不成熟的想法,走向成熟,這才是最希望表達的東西,這才是大家嚴重的新海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