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監專政為何屢見不鮮?從朝廷制度解讀宦官的權力

望古今 發佈 2019-12-31T06:23:39+00:00

說到皇帝荒唐,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到明朝,蟋蟀皇帝朱瞻基,死於豹房的朱厚照,土木堡之變的朱祁鎮,文盲皇帝朱由校等等。

說到皇帝荒唐,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到明朝,蟋蟀皇帝朱瞻基,死於豹房的朱厚照,土木堡之變的朱祁鎮,文盲皇帝朱由校等等。

同樣說到宦官專政,明朝也是一個繞不開的朝代!其實自從秦朝先後兩位宦官專權,甚至趙高聯合外臣干涉帝位傳承後各朝各代對於宦官干涉政治都是持著一個警惕的態度,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宦官專政的情況出現呢?

首先是與皇帝的感情!每個太子甚至是皇子身邊都會有一個從小陪伴這的長大的太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常年的陪伴自然能夠建立起相當深厚的情誼與信任,一些相對嬌慣天真的皇帝自然也就很容易受到蒙蔽。

其次便是太監自身的特殊性,身體殘缺的他們註定不可能造反染指皇權,因為無人傳承,這樣的人也是不可能受到真正有能力的人的跟隨!無後並不僅僅只是不孝而已,太子也有「國本」之稱!這樣的特性使得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們更加容易獲得皇帝的信任,他們不可能成為「楊堅」/「趙匡胤」一流,他們的權力也來源於皇帝的賜予,屬於皇權的附庸,所以哪怕專權如明朝的劉瑾/魏忠賢再是權勢滔天也要擁護皇帝的權威與其地位的正統。

再來說說明朝,明朝為何屢次出現宦官專政的情況,除了各位荒唐的皇帝之位,還有就是明朝的制度問題!明朝朝廷權利特色鮮明的分為內外兩個部分,政事上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司法上外有大理寺/督察院/刑部,內有錦衣衛/東廠;軍事上外有大將征戰,內有監軍太監執掌一軍,比如童貫;地方上外有封疆大吏,內有鎮守太監監管一方!明朝太監的權力看要說是滲透到了這個朝廷權力範圍內的方方面面,給了太監這樣的權力,享受了太監們提供的便利,那麼自然也就給了太監專權的機會。

最初因常年征戰在外重用太監和內閣的朱棣想必也沒有想過後人中會有這麼多荒唐的皇帝,不爭氣到被宦官架空!

宦官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上明代制度上對於宦官的重用,一旦遇到一個荒唐一點的皇帝,主弱奴強的情況就很容易出現,而明朝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皇帝,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獲取更多資訊,趕緊點擊關注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