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道士同樣吃素,為何「一胖一瘦」?不只是伙食問題

10分趣事 發佈 2019-12-31T08:07:06+00:00

古時也好,今日也罷,只要是一腳踏進佛道門,便是與俗世解脫了關係,靜下心來,心中默念,修持本性。咱們在影視中也經常會看到,像佛祖、彌勒之類的扮演者,皆是肥頭大耳,啤酒肚,走路一顫一顫的,怎麼都甩不掉肉。

古時也好,今日也罷,只要是一腳踏進佛道門,便是與俗世解脫了關係,靜下心來,心中默念,修持本性。但俗人眼光來看,和尚與道士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並不是有沒有頭髮,也不在於穿什麼衣服,而是體型相差太多。為什麼如此說呢?

一般來講,我們見到的和尚,不管年齡大小,佛法深淺,都是有著肥胖的身材。咱們在影視中也經常會看到,像佛祖、彌勒之類的扮演者,皆是肥頭大耳,啤酒肚,走路一顫一顫的,怎麼都甩不掉肉。其實歷史上真實的佛家僧人,也大多是這種形象。

佛教在唐朝時興盛,有皇家支持,那香火必定是旺盛的不要不要滴。雞鴨魚肉不敢進寺,瓜果蔬菜卻樣樣不會少,所以說他們的伙食比起一般百姓家還要好得多。諸位不見很多信佛之人,寧可自己挨餓,也要捐香火錢?當然伙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佛家修行的方式:打坐!念經時是坐姿,休息時還是坐著,走路慢吞吞方是高僧風範,除了少數武僧,其餘僧眾不胖才怪!

而道士呢?一樣是虔誠的信仰,一樣是吃素,體型卻遠不及和尚臃腫。道家追求的是什麼?清靜無為,得逍遙自在。無事一身輕,凡事看得開,思想負擔小了,自然是每日快活。而且道士修行多是入世,說白了就是多出去走動,在民間找到真我。這每天穿梭在俗世,體驗民間生活,上躥下跳的,時刻都在鍛鍊身體,自然顯得健壯而且清瘦一些。

所以說,和尚與道士的體型胖瘦,並不是全由伙食問題造成的。雖然說佛家寺院香火旺盛,伙食好,但是道家也不差啊。在歷史上也有不少朝代推崇道家的。哪怕是放到現在,道家也有不少香客支持。再說,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相比古代,那是優越了不知道多少倍,難道說現在二者的體型也是因為伙食優劣導致的嗎?肯定不是。

我們腦洞再打開一些,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室內上班族和工地體力工作者。客觀的來講,不含有任何歧視的,上班族和工地幹活的人相比,那也是一個胖,一個瘦。為什麼呢?跟僧道是一樣的道理。上班族每天坐在椅子上,對著電腦就是一天,吃飯點外賣,上下班全靠車,時間長了孜然一身的肥肉。而咱們可愛的勞動者,每天在工地幹著體力活,那就相當於時刻在健身,身上的肌肉疙瘩比那些健身教練還要強壯。這就是工作環境和方式不同造成的。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觀點,有什麼想說的呢?留言評論吧,歡迎關注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