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大畢業生就業情況,華為騰訊不是首選,國企公務員占比高

人物每日說 發佈 2019-12-31T09:03:33+00:00

2019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合計9904人,其中校本部7808人,總體就業率為98.66%。根據北大的畢業生求職情況調查,求職過程平均用時4.80個月,人均投遞簡歷25.71份,獲得面試機會10.97個,獲得錄用通知3.50個。



2019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如何?中國頂尖學府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就業情況或許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12月29日,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通過長圖片的形式發布了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2019年北京大學全校畢業生合計9904人,其中校本部7808人,總體就業率為98.66%。根據北大的畢業生求職情況調查,求職過程平均用時4.80個月,人均投遞簡歷25.71份,獲得面試機會10.97個,獲得錄用通知3.50個。

共有2822人與用人單位簽訂三方協議,就業最集中的行業分別為教育、金融業、公共管理、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成為就業最集中的行業,占比達到23.03%,超越了長期以來熱門的金融、IT等。

教育行業變得最熱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照了北大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在所有簽訂三方協議就業的2630名畢業生中,集中於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的畢業生占比最高,達到21.52%;其次為金融業,占比為21.37%;排在第三的為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14.49%;教育行業位列第四,占比僅為12.89%。

僅僅一年時間,在教育行業就業的占比就大幅躍升,接近翻倍。從北大披露的數據來看,去往高等教育單位就業的學生占比為18.04%,相比之下,2018年去往高等教育單位的學生占比僅為10.08%。



(數據來源: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其中,在今年的簽約重點用人單位中,北京大學成為了自己培養畢業生的吸納大戶,吸收了163人,而去年僅吸收41人。北京大學在附註中特意註明,163人中包含了博士後進站及簽就業協議就業。

除去高等教育單位,其他在教育行業就業的學生,合主要流向了中初教育單位以及市場化教育培訓機構等,總占比為4.99%。2018年,北大披露了去向為中初教育單位的學生占比為2.32%,2019年這一比例或許有所提升。

從公開報導來看,今年以來,包括深圳龍華區、深圳南外高級中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都招聘了大量2020屆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相比於之前主要是民辦中小學在高薪招聘名校生,現在越來越多的公辦中小學也加入了爭搶的行列,這也使得名校生進中小學當老師正在成為趨勢。

北大學子青睞北京、深圳

從北大畢業生選擇的就業城市來看,北京毫無意外地成為最受歡迎城市,簽約就業人數1229人,留京工作比例為43.55%,對比去年提升了約4個百分點,這也大體上符合「學生在哪裡讀大學,將會較大機率留在這座城市就業」的規律。

其次受歡迎的城市為深圳,吸納了443位北大學子,這一人數遠超過排在三四五位的上海、廣州和杭州。


(數據來源: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為何深圳能夠成為吸引名校生的贏家?大公司或許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北京大學的簽約重點用人單位中,深圳企業華為和騰訊均進入了前五,分別招聘了134人和68人。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儘管今年以來華為歷經風波,但仍然招聘了134名北大畢業生,這比去年的104人還增加了30人。


(數據來源: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此外,北京大學在報告中還提及了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該研究生院成立於2001年,由北京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創辦。直到2015年,該院的留深畢業生比例才首次超過去向為北京、上海的,達到30%。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聞網了解到,2002-2018年,該院累計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4316人。今年選擇留在深圳的2019屆畢業生有264人,留深率近33%。

這也一定程度反映出,儘管教育界對於合作辦學、異地辦學的效果存在一定爭議,但從為城市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合作辦學有其必要性的一面。

但是,今年深圳吸收的北大畢業生人數對比去年有所下降,去年為472人。去年去往上海和廣州的分別為163人和81人,今年均有所增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