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冤殺了于謙之後,為何又是他兒子朱見深為于謙平反呢?

深藍妖火 發佈 2020-02-26T05:25:33+00:00

對於很多喜歡明朝歷史的朋友來說,于謙這個名字,應該是不陌生的。1.朱祁鎮本就知道是冤殺朱見深之所以會恢復于謙的名譽,重新加封于謙爵位,很大一個原因,是遵從老爹的遺願。

對於很多喜歡明朝歷史的朋友來說,于謙這個名字,應該是不陌生的。


正是這個人,在最為難的時候,扛起了保衛國家的重擔。當時的明朝,因為一場土木堡事變,北方精銳盡喪,作為國都的北京,一度只有不足兩萬兵力守衛。正是因為于謙的挺身而出,才使得局面轉危為安,讓明朝沒有成為另一個南宋。

但是,于謙的結果,卻讓後人感到心酸。

因為擁立明代宗朱祁鈺登基,在朱祁鈺病重後,先帝朱祁鎮通過奪門之變,再次復辟之後,對於謙進行了追究。最終,一代鐵骨錚錚的名臣,怨死於自己皇帝的刀下。


更讓人覺得意外的是,給於謙恢復名譽的,竟然是明朝的另一位有名的昏君,成化帝朱見深!

更離譜的是,朱見深還是朱祁鎮的親兒子!

那麼,作為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同時他爹又是冤殺于謙的罪魁禍首,朱見深為什麼要恢復于謙的名譽?或者說,恢復于謙名譽的,為什麼是朱見深呢?

1.朱祁鎮本就知道是冤殺

朱見深之所以會恢復于謙的名譽,重新加封于謙爵位,很大一個原因,是遵從老爹的遺願。

實際上,當年朱祁鎮本人,雖然冤殺了于謙,但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因為當時的局面在於,不殺于謙,朱祁鎮的統治地位無法得到確立。


很多史學家認為,因為朱祁鈺去世的時候,膝下並無子嗣,如果要擁立皇帝的話,朱祁鎮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就算沒有奪門之變,朱祁鎮也能順順噹噹的再次當上皇帝。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一定的風險。

因為如果沒有奪門之變的話,文官集團會不會選擇讓朱祁鎮再次登基,這是值得商榷的。尤其是當年跟隨於謙,將明代宗扶上位的那些人,他們不一定想看到朱祁鎮再次登基。

所以,朱祁鎮即位之後,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

之前他弟弟朱祁鈺做皇帝合法嗎?


如果合法,那他這場奪門之變奪得的皇位,就是不合法;如果不合法,那就必須要殺掉于謙,殺掉那些之前擁立明代宗的大臣,然後徹底宣布他們非法。

最終,朱祁鎮選擇的是後者,選擇殺掉于謙。

另一方面,當時擁立朱祁鎮的幾個人,也是推動這件事的最大原因之一。對於奪門之變當中,主要的幾名策劃者徐有貞、曹吉祥等人。如果于謙不死,對他們而言就是大麻煩,因為那意味這他們這場政變,將是非法的。事後就算文官集團不敢追究皇帝的責任,但對他們幾個,絕對會趕盡殺絕。

為了自己的安全,這幾位策劃者,也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朱祁鎮下了這個命令。

所以,朱祁鎮在處死於謙的時候,其實就知道于謙是冤枉的。但為了自己能夠做皇帝,他仍然選擇了拋棄自己的良心。但他始終明白,歷史會給於謙一個公道。


也許朱祁鎮生前並沒有下達過相應的政令,但作為朱祁鎮兒子的朱見深,肯定是能明白老爹的這種用心的。

2.朱見深庸而不昏

在很多野史記載當中,朱見深是個相當昏庸的皇帝。這種昏庸,體現在他偏愛比他大二十歲的萬貴妃,寵信梁芳、萬安等奸臣。

朱見深是個昏君,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君主,這點毋庸置疑。

但同時,他卻又是一個非常有血性的皇帝。朱見深或許庸碌,但絕不是沒有腦子。


這一點,從成化年間明朝的幾次對外作戰,就能看的出來。尤其是後來所謂的成化犁庭,更是充分顯示出了朱見深的心狠手辣。

明朝成化年間,明軍主要對外發動了六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廣西叛亂、南漳亂匪、蒙古毛里孩入寇、建州女真犯邊、靖州苗亂、蒙古小王子進犯。

這六次大的軍事行動,全部都是以明軍勝利而結束。有的或許代價很大,但總算還算打贏了。尤其是對待建州女真,朱見深下了應對詔令,詔令裡面的8個字,令人印象深刻。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這就是後世所謂的成化犁庭了。


簡單來說,朱見深這個人,受早年經歷的一些影響,大概是個很喜歡得過且過的人。對於外面一些讓他無法好好過日子的事情,他會選擇狠狠打回去。而對於身邊一些不勝煩擾的事情,他選擇躲避。

所以,成化年間就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幕:對外戰爭節節勝利,朝堂之上群魔亂舞。

朝堂之上的混亂,未嘗不是朱見深主動放縱的原因。

不過,對於于謙這件事,朱見深是很清楚的。他絕對知道,于謙是冤枉的,更知道于謙當初對國家做出的貢獻。而對於一個有血性的皇帝來說,恢復一個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大臣的名譽,這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3.文官集團和皇權的較量

除了先後兩位皇帝的個人因素外,文官集團的原因,其實是最重要的。

這裡面,有私情,也有政治訴求。


對於成化年間的很多大臣們來說,當年他們本就是于謙的手下,親眼看著于謙這種為國做出巨大貢獻的大臣被冤殺,心裡肯定是有所觸動的。

當初朱祁鎮在位的時候,這是一個禁忌。畢竟,誰要是敢提給於謙平反,就等於是質疑朱祁鎮做皇帝的合法性。這種本質上的衝突,誰都不可能去觸及。但是,如今時過境遷,朱祁鎮已經死了,自然就有人重提此事了。

另一方面,這件事對於文官集團來說,也是一個極好的政治藉口。

要知道,在中國古代,皇帝和文官集團之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完全對立的。因為雙方需要爭奪權力。文官集團需要一些藉口,從皇帝手裡爭取來更多的權力。


為于謙平反這件事,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而通過這件事,文官集團也實現了自己的一個利益訴求。自明朝開國以來,言官進言始終被皇權壓制的現象,再也不復存在。在成化年間以後,言官逐漸成為明朝朝堂上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一些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成為文官集團約束皇權的工具。

當然,總得來說,朱見深恢復于謙名譽的這件事,還是很得人心的。相對於成化年間朝政的混亂,這也是朱見深做出的最有名的幾件政績之一。

當年被冤殺的于謙,歷史終究還是還了他一個公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