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民族瑰寶「景泰藍」失傳命運的,竟是林徽因、錢美華兩位女性

第二自然 發佈 2020-02-25T05:40:38+00:00

景泰藍從沒落走向復甦,再至輝煌這兩位中國女性學者功不可沒甚至可以說,沒有她們的努力景泰藍工藝的傳承都是難題第一位,便是著名的才女林徽因。

用柔軟的扁銅絲

掐成各式各樣的花紋

焊接在銅質的胎型上

再以色釉填充,進行燒制

這就是被人們俗稱的「景泰藍」

正名為「銅胎掐絲琺瑯」



專家據史料分析

銅胎掐絲琺瑯是於13世紀末

由阿拉伯國家流傳至中國的

在能工巧匠的手下

這種舶來品很快便吸收了

這片土地的藝術精華

擁有了中華民族的特色風格

並於明清時代達到了巔峰



製作工藝複雜,

成品奢華尊貴的景泰藍

長期以來僅為皇室所享

據說宮廷為了防止工藝外流

每位工匠只能掌握部分製作工藝

故而清廷沒落

至民國時期時

景泰藍行業奄奄一息

從業者只餘下60多人

這一民族藝術瑰寶

岌岌可危,瀕臨滅絕



然而現在

我國的景泰藍製作工藝

不僅不落後於明清鼎盛時期

反而因製作工藝的改進、文化的發展

能夠創作出明清時代

亦不可能完成的作品


你知道嗎?

景泰藍從沒落走向復甦,再至輝煌

這兩位中國女性學者功不可沒

甚至可以說,

沒有她們的努力

景泰藍工藝的傳承都是難題

第一位,

便是著名的才女林徽因



林徽因為人所熟知的

是她在建築與文學方面取得的成就

人們不知道的是

因著林徽因與景泰藍的一次偶遇

景泰藍幾近失傳的命運才得到了改變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某一天

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

遇見一隻漂亮的景泰藍花瓶

攤主向她感嘆道:

這是正宗的景泰藍花瓶

別處兒你見不到了。

北京的景泰藍熱鬧了幾百年

到這會兒算是絕根兒了。



攤主的話讓林徽因產生了擔憂

她買下了那隻景泰藍花瓶

回去後把這事兒說給了丈夫梁思成聽

兩人一致認為這門珍貴的工藝不能失傳

於是便設法在清華大學

成立了工藝美術教研組



小組成立後

林徽因不僅親力親為地

參與景泰藍的搶救工作

更是為了恢復景泰藍的製作工藝

親自攜帶組員走訪景泰藍製作工坊

深入調查

小組成員每日跟在老工人身邊

掐絲、點藍、燒藍、磨光、鍍金…

7道大流程,

108道小流程

一點一滴,

漸漸都熟悉了起來



並且,林徽因經由調查發現

古代景泰藍僅有

荷花、牡丹、蓮紋幾種圖案

這一局限性

不僅局限了景泰藍的圖案發展

更局限了工坊的銷路

於是她辛勤翻閱資料

研究歷代文獻

在她的指導下

教研組設計出了

飛天、鴿子、卷草等

民族韻味顯著的新圖案

使景泰藍煥發了新的光彩




1955年

林徽因因病入住同仁醫院

有一位組員前去探望她

這位組員便是拯救景泰藍的

另一位關鍵人物

錢美華



彼時,

躺在病床上日漸消瘦的林徽因

仍放不下對景泰藍未來的擔憂

她對錢美華說:

「景泰藍是國寶,

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因著這句話

錢美華便將一生

奉獻給了景泰藍。



錢美華出生在一個

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

父親做菸斗是一絕

母親擅染藍印花布

哥哥精通製作手工鋼筆

大姐則長於手工刺繡

因此,錢美華自小便對工藝品

有著優秀的鑑賞能力

所以

當她第一次見到景泰藍時

便為這種精奢華美的藝術品

著了迷



1951年

錢美華從浙美畢業後

在梁思成的介紹下

加入了工藝美術教研組

開始系統的學習景泰藍製作工藝

並與林徽因一同參與搶救工作

林徽因去世後

錢美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基層

來到北京琺瑯廠

從事景泰藍的設計工作



彼時,錢美華已經很清楚

景泰藍的製作工藝

所以她認為

必須要在圖案、用色及造型上

有所突破

才對得起老師林徽因生前的囑託

她時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

但無人討論

梁思成聽了她的煩惱後

為她引薦了沈從文



時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的沈從文

果然十分了解景泰藍

當他知道錢美華想設計的

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式景泰藍圖案時

便給錢美藍出了個點子:

去故宮臨摹圖案。



然而存放景泰藍的宮殿

是不對外開放的

錢美華就和工作人員打商量

能不能讓她清早進去

把她反鎖在裡頭

晚上再離開

好在故宮的工作人員同意了。

時值寒冬,氣溫極低

錢美華搓著凍僵的手

對著凍得梆梆硬的毛筆頭呵氣

就這樣堅持了十幾天

終於掌握了傳統紋樣的規律

並且還搜集到了很多失傳的圖案。



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到工廠後

錢美華並沒有止步於此

而是一邊鍛鍊自己的

景泰藍製作工藝

一邊利用在故宮的所學

進行設計上的創新

構思、畫圖、反覆修改

於錢美華而言

辦公室就是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

錢美華和工人一起

創造出了「剔染點藍法」

趁釉料未乾

用鋼針剔出六邊形的雪花形狀

以晶瑩的白色釉料進行填充

讓雪花以生動的狀態飛舞了起來



後來,她還從敦煌壁畫中汲取靈感

開發出了「珊瑚紅」、「碧玉」等新顏色

使景泰藍的用色更為豐富;

發明了4種施釉新方法

並突破

景泰藍只能表現工筆畫圖案的局限

將齊白石的水墨寫意畫

應用到了景泰藍中;

造型上也有了更多的突破


由她設計的作品

斬獲了國內外多項頂級大獎

2009年的收官之作《和平尊》

更是集一生功力之大成:

主體造型各異、色彩多變

寓意吉祥的紋樣相互輝映

極為複雜的工藝支

撐起了獨具匠心的創意

美輪美奐,堪稱傳世經典



如果說林徽因使景泰藍得到了傳承

那麼錢美華則讓景泰藍獲得了新生

這兩位偉大的女性

為新中國景泰藍的傳承及復甦工作

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其中必當有許多辛苦與心酸

但查閱資料

竟幾乎不見她們有所提及

可見她們對景泰藍的熱愛之情

有多純粹。


如今,故人皆已隨風去

作為後輩,我們唯有代代傳承

才對得起老一輩工作者們對傳統工藝

無限的熱愛,以及無私的奉獻。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作者所有
微信關注公眾號「第二自然」
登錄【第二自然】官網,關注設計師品牌與創業,瀏覽設計精品→http://www.d2ziran.com

關鍵字: